-
黃土塬之歌----黃土情版畫之五 《黃土地的收獲》2013年 創(chuàng)作是畫家生活體驗的自然流露,而良好的心態(tài)則是藝術飛躍的保障。在經過了一番奔波和磨煉之后,經過苦思冥想,我開始覺得自己追求的東西就在眼前,就在腳下,就在我生活的這塊貧瘠但又很神奇的土地上。這里貧窮,但高山厚土卻養(yǎng)育了勤
-
有關山路的繪畫--黃土情之三 “路”對人們的生活有著很大的影響,一直是出行最重要的因素。因為有了好走的路,人們才能省去更多的力氣或時間,見識到外面精彩的世界,F在,我們的國家正在飛速發(fā)展變化中,許多東西都翻身變樣!我們腳下的路不單單是那種坎坷不平的沙石路,已經出現柏油馬路、高速
-
在黃土高原上到處可以看見的古老民居就是窯洞。窯洞有土窯和箍窯之分,寧夏的南部山區(qū)的窯洞大都是土窯,是依山而挖的那種 。生長在這里我們聰明的祖先發(fā)明了土窯洞,不光是因為物質匱乏而就地挖掘窯洞,不用磚瓦木石等材料造屋;更是因為土窯洞其特有的冬
-
《農耕時代》系列藏書票之三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民以食為天這是個幾千年來恒古不變的主題。堅韌不拔,崇尚和諧,順應自然,因地制宜的農耕文化是中華民族繁衍生息的根基。隨著時代的變遷農村的個體勞動生活漸去漸遠,有些生活勞動場景已不復存在了。 本組藏書票共25款,以下是第三組8幅
-
一個以黃土地為題材作畫的人,我站在黃土塬頭,腳下是不盡的黃土嶺延綿的山塬,撒落在溝溝洼洼里的村莊,更有那祖輩生活在這片土地上勤勞淳樸的人民。 這是塊貧脊的土地,又是個神奇的地方。這里有著如黃土深層沉積的豐富文
-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民以食為天這是個幾千年來恒古不變的主題。堅韌不拔,崇尚和諧,順應自然,因地制宜的農耕文化是中華民族繁衍生息的根基。隨著時代的變遷農村的個體勞動生活漸去漸遠,有些生活勞動場景已不復存在了。 本組藏書票共25款,以下是第二組8幅,將陸續(xù)制作發(fā)出。
-
黃土情-王維德 模擬博物館實景,全景漫游看展覽。點擊作品名稱下閃動的圓點,彈出作品大圖和詳細介紹。不方便到現場的朋友,可以進虛擬展館看畫,體驗沉浸式觀展新模式 黃土情-王維德 網頁鏈接 王維德版畫展(虛擬展館)
-
日出而作 14x10cm 5色版套色木刻 2019年12月創(chuàng)作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民以食為天這是個幾千年來恒古不變的主題。堅韌不拔,崇尚和諧,順應自然,因地制宜的農耕文化是中華民族繁衍生息的根基。隨著時代的變遷農村的個體勞動生活漸去漸遠,有些生活勞動場
-
編 號: b182 名 稱: 牧歸(又名:陽春時節(jié)) 作 者:王維德 類 別: 版畫 規(guī) 格: 60×35cm 材 料: 絕版油印套色木刻 印 數:印9幅絕版 年 代: 2019 題 記:經冬的枯草還未退去,樹枝已經纏放出片片新綠,暖暖的夕陽映紅了無盡的山頭,多彩的鄉(xiāng)間小路上傳來了歸圈牛群
-
編 號: b183 名 稱: 好聯(鐮)手 類 別: 版畫 規(guī) 格: 76×56cm 材 料: 絕版油印套色木刻 印 數:印10幅絕版 年 代: 2019. 簡 介:“鐮手”即收割莊稼的能手,一般需兩人默契合作,一人在前邊割邊下腰(麥草擰成的捆麥繩),一人在后面邊割邊圓腰(把割好的麥子捆好),因此也稱為一對聯
按照發(fā)布時間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