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謙書法藝術(shù)淺談—— 以《題公中塔圖并贊語》為切入點 鳳凰天中 2025-06-26 13:01 孟云飛/文 于謙(1398 - 1457),字廷益,號節(jié)庵,浙江杭州人。他一生為國為民,靖難之役中抵御外敵,在 “土木堡之變” 后力挽狂瀾,保衛(wèi)北京城,被后世尊崇為民族英雄。然而,在書法領(lǐng)域,于謙的研究卻鮮有人涉
-
回音|《萱暉堂書畫錄》與程琦的書畫收藏 澎湃新聞 2025-06-26 11:39 近現(xiàn)代收藏家程琦(1911-1988)收藏書畫名跡極多,最著名的當為北宋畫家武宗元的《朝元仙仗圖》以及《明皇納涼圖》等,《明皇納涼圖》后被認為是張大千所制,2023年5月30日澎拜新聞刊發(fā)的文章《拆穿張大千作偽手段的背后—— 以
-
李易之:潤物似有聲丨私享藝術(shù) 2025-06-26 13:50 發(fā)布于: 河北省 李易之,字容書,號省齋,山東樂陵人氏。自幼好藝,癡迷于畫。先后求學于山東藝術(shù)學院、中國國家畫院,得諸先生指授,漸入門徑。癸卯之秋,北上京華,求學于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之持正書院,同年入汪為新先生門下,專心于讀書、創(chuàng)
-
原創(chuàng) 惡魔在人間!救助百名棄嬰的和尚“塌房”,已被警方控制,太氣憤 娛樂馨見解 2025-06-26 11:59 文|啾啾鹿鳴 聲明:本文內(nèi)容均是根據(jù)權(quán)威資料,結(jié)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chuàng)內(nèi)容,文中標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道祿的別墅 前言 一個和尚,卻被五百多個孩子叫爸爸,救助孕婦棄嬰,已經(jīng)
-
“蘇超”斗詩|南通VS宿遷:天地英雄氣,凜然貫古今 中國江蘇網(wǎng) 2025-06-25 19:28 讀懂一個人,最好的方式莫過于讀他的詩。而要讀懂一座城,首先讀一讀與其相關(guān)的詩,同樣是快捷方式!疤K超”賽事進入第五輪,6月29日,南通隊將在主場對決宿遷隊。綠茵場外以詩讀城,可以發(fā)現(xiàn),兩座城市都有一股英
-
一場詩意的飛翔(創(chuàng)作談) 人民網(wǎng) 2025-06-26 07:02 張同道 《人民日報》(2025年06月26日第 20 版) 紀錄片《詩美成都》海報。 張同道供圖 詩歌是中華民族的美學花園,那些傳誦至今的經(jīng)典蘊含豐厚的人文積淀與多維的審美意識,每一首都是鮮活的生命體驗、人生思考、生活瞬間。吟誦那些詩句
-
揚州八怪高鳳翰山水畫精品《偶然寄意》冊(高清分頁) 悟空看非遺 2025-06-26 06:45 清 高鳳翰 偶然寄意冊 高鳳翰( 1683 — 1749 ),字仲威,又字西園,號南村,晚號南阜山人等,膠州(今山東省膠州市)人。高鳳翰出生于書香門第,其父親是康熙年間舉人,工詩,善畫梅,其叔父高曰聰,進士,
-
如此書法,才是人間至樂! 悟空看非遺 2025-06-26 06:45 在書法實現(xiàn)了它的實用價值之后,便有了往高級形態(tài)升華的可能性,即書法的藝術(shù)審美。 傳統(tǒng)文人在讀書之余,往往以書法為娛樂的活動之一,即把書法作為審美對象來看,作為一種生活之余的消遣游戲和娛樂,以此從中獲得審美的快感,這個觀點在宋
-
現(xiàn)代性與本土性:章太炎思想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在復旦召開 澎湃新聞 2025-06-24 12:16 2025年6月21日至6月22日,復旦大學中外現(xiàn)代化進程研究中心暨歷史學系、杭州市余杭區(qū)章太炎研究中心、上海人民出版社,聯(lián)合召開“現(xiàn)代性和本土性:章太炎與現(xiàn)代中國學術(shù)”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會議在復旦大學邯鄲校區(q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