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經(jīng)過了文化大革命之后很長一段時期都萎靡不振。我們的國粹已經(jīng)名存實亡,人們都很麻木,說話辦事大都小心謹慎,大家都在為解決溫飽和提防政治迫害而努力掙扎著,沒有任何娛樂更勿言“藝術”。但是,總有一部分人在極度艱難的日子里,卻沒有放下手中的筆以致“年輕而卓然有成績”!王家琰就是其中之一。
早在1976年,33歲的王家琰行書作品魯迅先生《贈日本歌人》詩,被國家文化部、對外文委選赴日本參加《現(xiàn)代中國書道展》,轟動日本并一舉成名,日本東京學藝大家高佃常信評曰:“閃光書法,富有動力”。1977年,他的作品入選《中國現(xiàn)代書法選》第一集。一九八三年,全國書畫鑒定組成立,成員包括謝稚柳、啟功、徐邦達、楊仁凱、劉九庵、傅熹年、謝辰生七位頂級書畫鑒定專家。87年他們來到安徽,王家琰成為唯一的書法家相伴其左右,啟功在認真看了王家琰的書法作品后,贊道:“有鄧石如的力量!” 謝稚柳亦稱:“奔放豪縱”。而張凱帆先生更是慧眼識英雄,把王家琰從工廠轉(zhuǎn)入文化部門并贊其書法為“惜墨如金”、“潑墨如水”。
王家琰不僅書法厲害,也擅作國畫大寫意,著名畫家蕭龍士先生在多次看過王家琰的書畫作品后,便欣然授其藝術真諦。于是,王家琰在蕭龍士的指導下,從學齊白石入手,師宗青藤、八大、揚州八怪、徐悲鴻、潘天壽等諸家。山水、人物、花鳥、走獸均有很深造詣。書畫作品頻頻入選國內(nèi)外高層次大展并多次獲獎,被眾多博物館、藝術館、美術團體、畫廊等機構收藏,被《人民日報》、《人民政協(xié)報》、《中國書畫報》、《中國神州書畫報》、《神州書畫雅集》、《書法雜志》等各種報刊、出版物發(fā)表,并為全國各地風景區(qū)、佛教名山、寺廟、文物古跡書聯(lián)題匾。上世紀70年代后,在日本、新加坡、美、英、法、德等國及港臺等地都有大量作品流傳,并受歡迎。書畫論著有《論鄧石如行草藝術》、《論揚州八怪李方膺》、《論明清繪畫流派》、《論葛介屏書畫藝術》等十余篇。出版有《王家琰書畫集》等。是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成立后第一批會員,是成立安徽省書法家協(xié)會發(fā)起人之一,是安徽省青年書法家協(xié)會創(chuàng)始人之一。被載入《中國美術家人名辭典》、《中國當代書法家名人辭典》等數(shù)十部辭書,F(xiàn)為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安徽省書法家協(xié)會藝術顧問,安徽省青年書法家協(xié)會名譽主席。從1979年起連任安徽省青聯(lián)四、五、六屆常委;1988年起連任安徽省政協(xié)六、七、八、九屆常委至今。
2011年,中國神州書畫院成立,總部就設在合肥,我任院長。因此會經(jīng)常出席參與一些藝術活動,漸漸的和王老接觸就多了許多。我見過很多所謂的“大家”,有相當一部分人是很有“派頭”的也很“山精”。令人奇怪和費解的是:越是如王老這樣有相當藝術造詣的老藝術家們越是很“平凡”,王老沒有“架子”,見面只覺得和藹可親。他和陶天月、童乃壽、王道良幾位在皖老藝術家對中國神州書畫院的發(fā)展寄予厚望并大力支持。他經(jīng)常會問一些情況并給予適時指導。特別是“首屆神州杯全國美術書法民間工藝大展賽”,作為評委會主任,從評審到展覽王老都很認真細致。中國神州書畫院現(xiàn)已在山東青島設立分院,今后還將會在全國乃至世界各地展開業(yè)務。我們信心滿滿,就是因為有王老這樣的老前輩藝術家支持和關懷,給了我們前進的動力!王老曾說:領導者在位要為民謀福利,老藝術家要多幫助年輕人,中國神州書畫院雖然只是民間藝術機構,只要一心為大家服務我們就要支持,不為藝術家真心謀利那就是“不下蛋的公雞”。王老對年輕后輩的幫助支持常令我感動!
王老有個學生很年輕才30來歲,但悟性很高,來合肥很多年了。王老每次和我聊天,總會提到這個學生,總問他現(xiàn)在的工作情況,擔心他過得不好,還讓我們多多幫助他,讓我們之間搞好關系等等,慈愛之情溢于言表!這就是王家琰,一個真正的書畫大家,如此平凡、可親的長者。 2012年12月16日17時于集賢齋。
更多圖文進入:http://www.chinaszshy.com/UserIndex/message.aspx?userid=34&id=402
與王家琰老師在拙作前
發(fā)表評論 評論 (14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