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書法熱在藝術界蔓延,一直延續(xù)至今。書法市場的火熱帶動了無數愛好者對書法藝術的癡迷與追逐,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當代書法創(chuàng)作的發(fā)展。與此同時,書法大賽、書法大展將許多非大家、非名家的作品抬到很高的地位,于是在書法界便出現了一大批書法大師、大家、圣手等荒誕現象。那么,產生這種現象
-
書法家協會:路在何方? 文章來源: 光明日報 【 大 中 小 】 時間:2013-8-9 近日,陜西省書法家協會換屆改選在書壇引起震動,一片嘩然。換屆后的陜西省書法家協會主席團,包括名譽主席、主席、常務副主席、副主席、秘書長、副秘書長、顧問,形成一個60余人的龐
-
近年來,古玩字畫收藏之風日盛,收藏愛好者們不惜砸下重金,只求“淘”到真寶貝。然而在河南鄭州,一對兄弟懷揣著家傳的古畫參與某電視臺鑒寶活動,被專家鑒定為贗品后以17萬元的低價賣出,一年后發(fā)現這件家傳寶貝,竟在拍賣行拍出近9000萬的高價。 這個所謂的專家,一邊認定古畫是贗品,一邊積極撮合持有者賤
-
“學習書法不是功利的事情,不是可有可無的事情,而是中國人起碼的義務。拿好毛筆,練好中國漢字,才是一個中國人最根本的文化風度、文化臉面。沒有了這條,就談不上國家的文化安全”。 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郭奔勝 蔣芳 “把書法當作藝術來欣賞就是小看了它。書法不是藝術選修課,而應該跟幼兒
-
傳統中國畫或水墨畫的觀畫標準 2012-11-29 11:20:21 東方美術家網 編輯 鄭道芝 1700 次 我有朋友曾問我在看傳統中國畫或 水墨畫 的過程中究竟應以什么為觀畫的標準?看中國畫尤其是水墨畫又應該看到些什么?我且沒有能力告訴我的朋友們一個萬能的標準
-
書法藝術的三大傷害 丁啟陣 臨習過一些古代書法字帖,對中國傳統書法藝術有一定鑒賞能力的人,在現實生活中,經常會感到失望,痛苦,乃至憤怒。因為,無比美好的書法藝術,總是會受到種種傷害。據我觀察,至少有如下三大傷害現象: 其一是,來自粗人的技術傷害。漢字書法,
-
在書畫文化源遠流長的中國,書畫家請人“代筆”的現象由來已久,如古代吳道子由翟琰、張藏等“代筆”,董其昌由沈士充、趙左等“代筆”,而近現代張大千的代筆人為何海霞,齊白石的代筆人有婁師白等。與其他作偽方式不同的是,“代筆”作品雖不完全由藝術家完成,或根本就不包含藝術家的勞動,但得到了他們本人的認
-
八大書法的性靈 文章來源: 東方早報 【 大 中 小 】 時間:2012-11-6 八大山人以畫知名,但其書法作品亦頗多,已存世出版的書法作品大概有210幅,加上在繪畫作品上的題詩、題詞、題跋(不含名款)共約360多幅(則),其中行書210多幅、行草書70多幅、草書近50幅、行楷書近20幅、篆書4幅、隸書3幅。
-
老百姓當上中國國家書畫院副院長 文章來源: 西安晚報 【 大 中 小 】 時間:2012-10-24 過去只聽說天上掉餡餅的,如今天上竟然還會掉烏紗。這不,我就有這福氣,天上不止一次將烏紗掉到我的頭上。 今日清晨,我從山上散步回家,上樓時順便打開樓下我家的郵箱,見里面有一個偌大的信封,
-
彭先誠藝術簡歷 1941年生于四川成都。四川省詩書畫院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四川美術家協會理事。自幼酷愛繪畫,自學成家。曾作過漫畫、年畫、連環(huán)畫、水粉畫和油畫。20世紀70年代末專攻中國畫人物,曾赴敦煌千佛洞和新疆作美術考察,只身赴大、小涼山寫生,足跡遍行大江南北。80年代初個
按照發(fā)布時間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