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為什么要制飲酒為重戒
來源:佛弟子網(wǎng)《凈空法師》
「蓋好酒貪杯」,那就是意業(yè)里頭的貪,就是貪惡!缸砗笠着梗茸碇蟀l(fā)脾氣,這是瞋恚!妇屏钌窕,飲之過度,甚至不省人事」,這是愚癡,頭腦不清楚了,酒喝多的時候發(fā)酒瘋。「可見飲酒一惡,常與三毒并行」,飲酒里面,為什么佛要制飲酒為重戒,道理在此地。飲酒本身沒有過失,它能夠連帶生起貪瞋癡,嚴重的會犯到殺盜淫,殺盜淫那個動機都從貪瞋癡來的。所以酒為遮戒,世尊為防御行人,無論在家出家修行人,不破戒、不作惡,在十善里講叫不造惡,五戒里頭不破戒,酒這一戒就嚴格的遵守。世尊這個意思我們要能夠懂得。
「《資持記》明酒有十過」,飲酒十種過失,這些也都是常見的,只是我們粗心大意沒重視!赣浽啤梗第一「顏色惡」,酒喝了之后,臉很難看,尤其是喝醉,別人看到的時候厭惡,無禮。第二「少力」,酒醉之后東倒西歪,站都站不穩(wěn),這是非常明顯的。「三、眼視不明」,眼花了,看不清楚。第四,「現(xiàn)瞋恚相」,為什么?情緒不能控制,這個時候怨恨心很容易生起。他有抱怨的,酒喝了,醉了,無法控制,自己神智不清。有所謂酒后出真言,講真話,沒有法子隱瞞,全都泄漏出來,這瞋。
第五「壞業(yè)資生」,對你的事業(yè)有傷害,特別是經(jīng)商,實際上任何事業(yè)。為什么?酒醉的時候不正常,酒醉的時候說談生意、談判,很容易出麻煩。不正常狀況之下,這言語能作數(shù)嗎?如果真的簽了約、簽了字,后悔莫及。第六個「增疾病」,有過度的飲酒,有急性的病、有慢性病。如果是常常好酒的話,身體怎么可能會好?第七「益斗訟」,我們講打斗,怨恨發(fā)作,叫瞋毒,這時候會爆發(fā),不飲酒的時候他能控制,飲酒之后不能控制。第八「無名稱」,名稱是別人贊嘆的,常常醉酒,沒人贊嘆他。第九「智慧少」,這就是愚癡。第十,「命終墮三惡道」。前面這九種是痛,你現(xiàn)前受的,死了以后這叫燒,墮三惡道去了!钙渲械谒牡谄呒床_,第九即癡!
「又世云:酒能亂性,指酒能迷亂人之心意與良善之本性」,這是真的,這中國古人所說的,「故令人造惡」。中國古時候,宴會當中都有酒,但是這個酒酒精度數(shù)很低,你不會喝醉的。在宴會當中如果發(fā)酒瘋,那多難看,但是酒又不能少。所以古時候這酒杯子它當中做兩個豎的,你看古時候飲酒的杯子叫「爵」,它有兩個豎上的,這叫什么?這兩個叫「止酒」,你喝的時候它就套在這里,你沒有辦法干杯,你只能夠喝一點點,它這里給你擋住了。古時候人他很聰明,他做出這些方法。就是告訴你,是要用,是禮節(jié),但是表示意思到了就行,決定不許可你喝醉。所以「耽酒嗜美」,這美是美食,美食來下酒,「本身即是貪癡二毒。是故飲酒一惡,實兼意業(yè)三惡」。「故上之兩說,唯開合之異耳」,實際上確實是相同的。所以我們學這一節(jié)經(jīng)文,這兩個意思統(tǒng)統(tǒng)都顧及到了。
發(fā)表評論 評論 (4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