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四季文史
提起古代的女詩人,眾人只知道宋朝有個“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卻很少有人提及名動大唐的魚玄機。
沒錯,魚玄機也是個才華橫溢的女子,她有49首詩作流傳于世,最有名的莫過于一句“易求無價寶,難得有心郎”。
魚玄機才學與相貌都是一絕,不過她最后卻落得個被腰斬的悲慘結(jié)局。
生活跟魚玄機開了個大大的玩笑,總說女人一生中都會遇到渣男,魚玄機也未能逃過此劫。她所期待的愛情和男人,最終把她推向萬劫不復的深淵。
從聲名遠播的才女,到開門迎客的風流坤道,魚玄機究竟遭遇了什么?
與恩師的忘年交
不知道魚玄機被人抨擊,被縣太爺押赴刑場的時候,有沒有后悔遇到溫庭筠這個足以改變她一生的男人。
魚玄機,原名魚幼薇,唐會昌四年(公元884年)生于長安一個普通家庭。父親是一個文弱的秀才,空有一腔報國志向,但卻無處施展,母親也是一個極其普通的農(nóng)村婦女。
在這樣一個家庭環(huán)境中,魚幼薇卻像一個小小的精靈,給這個平凡的家注入一絲活力。她冰雪聰明,懂事孝順,小小年紀尤其喜歡看父親讀書的樣子。在父親的熏陶下,魚幼薇5歲能詠詩百篇,7歲出口成章,12歲詩名遠播長安城。
那一年,魚幼薇隨母親返鄉(xiāng)的時候,偶遇溫庭筠。溫庭筠初見魚幼薇,她那娉娉裊裊的身段,那渾身上下無不透露出聰慧且靈動的氣質(zhì),讓溫庭筠眼前一亮,認為魚幼薇將來一定是個不平凡的女子。
溫庭筠頓時起了愛才之心。就這樣,溫庭筠成了魚幼薇的老師。
如果說魚幼薇的父親是她生命中第一個重要的男人,那么溫庭筠就是第二個。遇到這位老師,是她一生當中的劫數(shù),是幸運的也是不幸的。
初見溫庭筠,他以《江邊柳》為題讓她作詩,魚幼薇不假思索,張口就來:“蕭蕭風雨夜,驚夢復添愁”。一個10歲的女孩能有這樣的表現(xiàn),讓老師贊嘆不已。
不過,魚幼薇錯不該是女兒身。
父親因病去世后,魚幼薇和母親相依為命,為了生活,甚至跑去青樓幫忙洗衣掙錢,期間,溫庭筠沒少幫助過母女倆。
朝夕相處間,魚幼薇少女心萌動,對溫庭筠暗生情愫,雖然那時候她并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愛情,但女人的直覺告訴她,她已經(jīng)愛上了這個中年大叔。
后來,溫庭筠因做巡官,不得不去襄陽上任。雖然兩人分開了,但魚幼薇對老師的愛卻沒有時空限制,經(jīng)常鴻雁飛書表達自己的思念。
要知道,溫庭筠比這位女弟子整整大了30歲,而且橫亙在兩人之間的不單單是年齡差,還有難以逾越的階級,溫庭筠更害怕世俗的眼光。即便自己對魚幼薇有過一絲情愫,但他最終選擇了堅守底線。
遇人不淑,錯嫁狀元郎
很快,溫庭筠娶妻生子,魚幼薇和老師的一段忘年戀最終畫上了句號。為了讓魚幼薇斷了念想,溫庭筠打算為她找一個可以托付終身之人。
云峰滿目放,春晴歷歷銀鉤指下生,自恨羅衣掩詩句,舉頭空羨榜中名。
魚幼薇15歲那年,溫庭筠帶著她去崇禎觀游玩,當時正趕上朝廷公布新科進士名單,一些榜上有名的男子得意洋洋的題詩留念。魚幼薇也在嘴里念念有詞。
聽了這些話后,溫庭筠陷入沉思,感嘆魚幼薇不是男兒,這樣的心志和抱負,如果走上仕途,前途一定無可限量。
說巧不巧,當年新科狀元李億是溫庭筠的舊識,有一次,李億到溫庭筠府上做客,恰巧魚幼薇也在。
溫庭筠主動向老友介紹起自己這個得意女弟子,尤其當李億看了魚幼薇的那些詩歌后,更是欽佩不已。對魚幼薇直言道,不但有傾國傾城的容貌,還有傾世的才學。這一番夸贊,讓魚幼薇兩腮緋紅。
一段時間的交往,兩人逐漸熟絡起來。溫庭筠“以愛為名”,想促成這一段美好姻緣。
豆蔻年華,很容易讓人迷醉而不知歸途。魚幼薇雖然嫁給了狀元郎,但卻沒有做誥命夫人的命,因為李億已經(jīng)有了正室。不過,在魚幼薇看來,身份并不重要,她看重的是李億這個人。
“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本以為這是一樁良緣,但不曾想魚幼薇遇人不淑,這樁婚姻猶如潘多拉魔盒最終被打開,魚幼薇的悲慘結(jié)局才剛剛開始。
李億的正室裴氏是個“河東獅”,雖然李億人前有光鮮亮麗的一面,不過這全都得仰仗他的岳父,換句話說,李億非!皯謨(nèi)”。
為了家庭和睦,他偷偷買了一處宅院,將魚幼薇“金屋藏嬌”。但世上哪有不透風的墻,當裴氏得知此事后,將魚幼薇按在地上就是一頓毒打。
事后,李億雖然知曉此事,但他卻不敢替魚幼薇做主。身為小妾,渾身遍體鱗傷,卻得不到心愛之人的保護,魚幼薇這才知道,自己又錯付一人。
但,愛一個人始終對其抱有幻想,甚至是不切實際的幻想。為了安全起見,李億背著原配,偷偷將魚幼薇安置到咸宜觀,李億承諾說:“只要等我三年,我還是我,你也一定是你!濒~幼薇天真地信了。
詩文候教,卻開門迎客
江陵愁望寄子安,楓葉千枝復萬枝,江橋掩映暮帆池,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
寒來暑往,冬去春來,3年早已過去,期間,魚幼薇一封接著一封的情詩寄給李億,但這些信函最終石沉大海。魚幼薇再沒有見到李億。
癡情的魚幼薇經(jīng)過多方打聽才知道,她曾經(jīng)深愛著的丈夫,迫于原配的壓迫,早已轉(zhuǎn)身去揚州走馬上任了。
寬大的道袍與日漸消瘦的身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和諷刺,整日望著丈夫離去時的方向,魚幼薇儼然成了一塊望夫石。
一切都結(jié)束了,她再也等不來丈夫了。其實魚幼薇心里早有了準備,只是她不愿意面對自己被拋棄的現(xiàn)實。
可是現(xiàn)實還是結(jié)結(jié)實實給了自己一記響亮的耳光。魚幼薇孱弱的身體已經(jīng)經(jīng)不起折騰,她覺得自己這樣的才貌雙全,不該因為一個人的離開而煩惱?
一簪可惜三秋白,蠟燭猶殘一寸紅。
當魚玄機再次把目光投向溫庭筠時,他果斷將情感和道義分開,意思是兩人根本就是兩個世界的人,不可能走到一起的。
心死莫大于哀,魚玄機覺得自己的人生走上了絕路。
臨風興嘆落花頻,芳意潛消又一春。應為價高人不問,卻緣香甚蝶難親。紅英只稱生宮里,翠葉那堪染路塵。及至移根上林苑,王孫方恨買無因。
魚玄機以殘敗的牡丹花自比,感嘆無人賞識她高貴美麗。一個“賣”字極為傷感,主動兜售都無人問津,一腔哀怨傾泄而出,這種情緒表達感人至深。
從此之后,魚幼薇不再把幻想寄托在“有情郎”身上,她要跟過去一刀兩斷。道觀里一個年邁的道姑為魚幼薇起了一個新的名字:魚玄機。
一段得不到的忘年戀,一份錯付的青春,這些讓魚玄機肝腸寸斷。心灰意懶之時,他在道觀邊上插上一面旗子,貼上了“魚玄機詩文候教”的帖子,沒過幾天,這件事轟動長安城。
自嘆多情是足愁,況當風月滿庭秋。洞房偏與更聲近,夜夜燈前欲白頭。
魚玄機的詩開始變得直白,很多才子為她吟詩作賦,拜倒在她的道袍之下。沒錯,魚玄機開始“黑化”自己。她以一種外人看起來或許有些可笑的方式對抗這個世界的不公。
與那些所謂的文人墨客整日把酒言歡、吟詩作對,魚玄機逐漸在放縱中迷失自己。在眾多才子中,一個名叫陳韙的樂師對她頗有真情。
有一次,魚玄機應王孫之約出城游玩,想到陳韙會來道觀找他,便匆匆返回。不過侍女綠翹卻支支吾吾地告訴她,陳韙來了之后沒發(fā)現(xiàn)她便離開了。魚玄機覺得綠翹欺騙了她,覺得綠翹跟陳韙已經(jīng)私相授受。
盛怒之下,魚玄機用皮鞭將侍女鞭打得奄奄一息,最后不治身亡。魚玄機怕事情敗露,將綠翹埋在道觀的花園中。一年以后,有個醉漢無意發(fā)現(xiàn)了綠翹的尸首,上報了官府,這才真相大白。
魚玄機獲罪被判腰斬。臨刑前,她在獄中寫下了最后一首詩作——《獄中作》。一代才女,在27歲的芳華年紀香消玉殞。
我們應當感謝生命中的那些貴人,然而魚玄機生逢逆境,又遇人不淑,原本可以和李清照、薛濤一樣青史留名,最終卻因為一念之差掉進無盡的深淵,讓人惋惜不已。
(圖片源自網(wǎng)絡,侵權(quán)必刪。)
發(fā)表評論 評論 (3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