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窮秀才一上聯(lián):“親戚親齊,親不齊不親戚”,下聯(lián)寫盡世態(tài)炎涼
五代十國的時候,發(fā)展出了一種新的文化載體——對聯(lián),此后,這種載體正式流傳了下來,且受到歷朝歷代才子們的追捧和喜愛,直到今天,逢年過節(jié)的,我們都會貼對聯(lián),選擇一副有意義的對聯(lián),期待著來年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

話說清朝乾隆年間,福州府有個張秀才,由于自小父母雙亡,不得已只得跟著舅父舅母度日,慶幸的是,兩位老人對待張秀才如同自己的親生子女一般,也是非常的疼愛。
后來,張秀才的舅父因病去世,這舅母漸漸的便對張秀才沒有了親情,疏遠了他,最后還想著將張秀才趕出家門,還好這張秀才有自知之明,知道了舅母的意思,便自己離開了舅母家,返回了自己的老家。

回到老家后,張秀才依靠著父母親留下的家當,決定要努力讀書,早日取得功名,但是,沒想到的是,親戚朋友一聽說張秀才回到老家后,三天兩頭的就來找他,張秀才是個老實熱情的人,既然親戚朋友來了,不免要盛情款待一番。

后來,令人惋惜的是,張秀才連考了幾次,均年年落榜,以至于家中的財物已然枯竭,家景日漸貧寒,這時候,昔日那些三天兩頭上門的親戚朋友也不再上門找他了,個個似乎有種避之而無不及的感覺。
張秀才體會到了世態(tài)炎涼,有吃有喝時,親戚朋友常常上門,啥都說,如今家景日微,這些個親戚朋友都躲之不及,心中感慨不已,于是在這年的春節(jié),他寫了這樣的一副對聯(lián)
上聯(lián):親戚親齊,親不齊不親戚
下聯(lián):朋友朋有,朋沒有沒朋友

對聯(lián)一貼在大門上,左鄰右舍的鄰居們一看,紛紛感嘆到世態(tài)炎涼,其實如今也一樣,有吃有喝時,就跟你稱兄道弟的,你落難時,誰來看你聽你傾述一番,對不?
如您有不同的意見,歡迎在下面留言評論,【煮酒侃歷史】每天與你分享原創(chuàng)的歷史趣事,歡迎關(guān)注,點贊,謝謝!
發(fā)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