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婷婷,在线观看a级片,亚洲人成网站色www,夜夜爽77777妓女免费看,影音先锋啪啪av资源网站

登錄站點

用戶名

密碼

[藝術動態(tài)] 李白、白居易,生辰快樂!

3 已有 77 次閱讀   2025-03-01 13:15
李白、白居易,生辰快樂!
北京日報 2025-02-28 23:31
2月28日,既是李白的生日,也是白居易的生日。
他們相差71歲,從未謀面,卻在詩意的長河中相視而笑。李白(701~762年)與白居易(772~846年),一個如烈酒般酣暢淋漓,一個似清茶般溫潤綿長,共同譜寫了唐詩的動人樂章。
“詩仙”李白
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提及李白之名,人們腦海中便會浮現(xiàn)出飄逸絕塵的“詩仙”形象:他俠情恣意,仙姿傲岸,詩如其人,自由昂揚,千百年來引人無限遐想,成為許多人心目中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
李白是盛唐氣象的化身。他在長安的月光下醉舞,在蜀道的險峻中放歌。在他筆下,廬山瀑布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壯美,黃河是“奔流到海不復回”的決絕。這位“謫仙人”用詩歌丈量著大唐的疆域,用想象觸摸著天地的邊界。
李白生長于蜀地(今四川)江油這片尚武之地,自幼便心懷豪情壯志!按簌i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李白初出茅廬,便敢寫詩與當世名流抗禮。什么叫“初生牛犢不怕虎”?來看“E人”李白,簡直全身上下都寫滿了自信↓
李白一生以“大鵬”自喻。少年時,他寫“大鵬一日同風起”,意氣風發(fā);臨終前,他寫“大鵬飛兮振八裔”,理想不滅。只可惜,李白出蜀時,懷大鵬之志欲登青云,卻十數(shù)年干謁無果,所盼功業(yè)一無所成。
年近不惑的李白拜訪好友元丹丘,美酒相伴,唱和之間,李白吟詠出著名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成為古今無數(shù)人自我激勵的豪言壯語,照亮了人生低谷的至暗時刻。你被李白這首詩治愈過嗎?
將進酒(節(jié)選)
唐·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這便是李白,永遠鮮衣怒馬,永遠自由不羈,永遠閃耀于歷史長河。
“詩魔”白居易
1000多年前就火到國外的樂天詩人
作為唐代詩歌最高產的詩人,白居易現(xiàn)存詩作近3000首。他筆下有“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的忠貞不渝,有“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的哀思綿綿,更有“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的悲憫之心。
有人說,白居易在樂天賽道很難找到對手。他早年間顛沛流離,屢遭打擊卻愈挫愈勇。16歲時,白居易寫下“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千年后仍在傳誦;被貶江州時,他寫下“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樂天豁達不言而喻;蘇東坡還因他的“無論海角與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寫下“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的千古名句。網友:白居易的精神狀態(tài)果然領先1000多年!
賦得古原草送別
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有人說,長大后才讀懂《長恨歌》。無論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的畫面感,還是“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的無奈與絕望;無論是“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的如膠似漆,還是“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的深沉嘆息,我們總會在人生的某一時刻不自覺吟出其中一句,和千年前的白居易產生共鳴。
長恨歌(節(jié)選)
唐·白居易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如何只用14字扣人心弦?潯陽江畔,白居易偶遇一位從京城流落此地的琵琶女,琵琶聲里的京都音勾起了白居易的回憶。從“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最后匯成一句“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白居易寫出了大眾的共鳴,也讓“琵琶女”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個經典形象。
琵琶行(節(jié)選)
唐·白居易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白居易秉持“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理念,以通俗易懂之言,道盡人間煙火,這也讓他成為實實在在的“全民偶像”。正如唐宣宗李忱在《吊白居易》中寫道:“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
據(jù)史料記載,1000多年前,白居易之詩不僅通行大唐,在外國也是粉絲眾多。雞林國的宰相最愛白詩,就通過商人以高價收買,而且能辨別真?zhèn)。白居易的詩,可換百金!詩人做到這個地步,謂之“頂流”。
李白與白居易
37年后相遇,唱響千古悼亡詩
李白與白居易,一個是天馬行空的“謫仙人”,一個是扎根現(xiàn)實的“詩魔”。兩位唐代詩壇的頂級高手,一個浪漫到極致,一個寫盡通俗之美,共同鑄就了大唐詩歌的輝煌。
白居易比李白晚出生71年,兩人從未謀面。但在李白去世37年后,28歲的白居易來到李白墓前,寫下了那首經典的悼亡詩《李白墓》。
《李白墓》
唐·白居易
采石江邊李白墳,繞田無限草連云。
可憐荒壟窮泉骨,曾有驚天動地文。
但是詩人多薄命,就中淪落不過君。
△李白像,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白居易像,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有人說,李白和白居易,恰如長江與黃河的交匯,一個奔放豪邁,一個溫潤綿長;還有人說,他們如靈珠與魔丸,一個以浪漫主義的光芒照亮了詩歌的天空,一個則以現(xiàn)實主義的力量扎根生活的土壤。他們雖然生不共時,卻在詩歌的世界里完成了跨越時空的對話。
在這個特別的日子里,我們仿佛看到兩位詩人在時光的兩端舉杯對飲。相隔71載,他們的詩意人生在歷史長河中交織,譜寫著中華文脈璀璨的篇章。兩位大詩人,生辰快樂!
來源:央視一套
分享 舉報

發(fā)表評論 評論 (3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