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傳》中的治理智慧 2023-07-17 08:40 《左傳》又稱《春秋左氏傳》或《左氏春秋》,是先秦時期的編年體史書,為解釋《春秋經》而作。《左傳》相傳是春秋末年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記載了上起魯隱公元年(前722),下訖魯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共255年的歷史,共計18萬多字,全面、系統(tǒng)、周詳?shù)赜涊d
-
呂思勉:論讀經之法 2023-06-27 08:02 吾國舊籍,分為經、史、子、集四部,由來已久。而四者之中,集為后起。蓋人類之學問,必有其研究之對象。書籍之以記載現(xiàn)象為主者,是為史;就現(xiàn)象加以研求、發(fā)明公理者,則為經、子。固無所謂集也。然古代學術,皆專門名家,各不相通。后世則漸不能然。一書也,
-
義以為質,《論語》中的名利觀 2023-05-31 08:40 《論語》在重道、崇德、尚仁的主旨中,鮮明闡述了君子的名利觀。作為一種主張積極入世的理論,儒家通常并不回避常人對名利富貴的追求,但強調這種追求應該遵從仁義道德。并且,儒家認為,名利富貴雖好,但世上還有比名利更有價值的東西,那就是仁義。不
-
《荀子》經典20句:古人智慧,人間至理 2023-06-02 08:30 01、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不登上高高的山峰,就不知道天空的高遠;不俯視深深的山谷,就不知道大地的深厚。 02、物類之起,必有所始;榮辱之來,必象其德。 各種事物的發(fā)生,一定有它的起因;榮譽或恥辱的來臨
-
胡赳赳:陸九淵心學大要① 2023-04-15 01:26 陸九淵,(1139-1193),字子靜,撫州金溪人。南宋哲學家、教育家,陸王心學的代表人物。本圖源自明萬歷《三才圖繪》。 遇事逐物皆有省發(fā) 陸九淵(1139-1193)思想之得力處,跟兩位前人最是相關。一個是孟子,一個是程灝。他自況:“因讀孟子而自得之
-
《莊子》10句經典,藏著為人處世大智慧 2023-04-10 08:30 往事跨越千年,永恒的,是智慧,不變的,是思想。作為戰(zhàn)國時代的哲學家,《莊子》給世人留下太多的故事,“莊周夢蝶”、“鼓盆而歌”已經成為知名的典故。更重要的是,《莊子》的思想智慧,跨越千年,依然熠熠生輝。今日與大家分享《莊子》經典
-
常常誦《地藏經》則惡夢消除 2023-02-03 10:34 地藏王菩薩是八大菩薩之一,也是十方世界一切諸佛如來的長子,其功德廣如虛空、深如大海、高如須彌,即使十方諸佛在千萬劫當中,連續(xù)不斷地贊嘆宣說,也說不盡這位大菩薩的功德!兜夭仄兴_本愿經》中說:“地藏!地藏!汝之神力不可思議,汝之慈悲不可
-
一口氣讀完四書五經,精華都在這里! 2019-03-18 23:05 · 讀史看天下 “四書”指《論語》、《孟子》、《大學》、《中庸》,“五經”指《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八臅褰洝笔桥e世聞名的東方“圣經”,光照千秋的文化瑰寶。 數(shù)千年來,它啟迪了炎黃子孫對宇宙自然的體悟、對
-
一生必須熟讀幾部經典 2023-03-30 06:01 杜甫的詩句“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算得上是古今影響力最大的讀書名言之一!白x書百遍,其義自見”,這是《三國志》中一句名言,流傳很廣,此處“見”字讀作“現(xiàn)”,即指熟讀之后,書籍中的許多意思會逐漸呈現(xiàn)出來。 近些年讀到一些毛澤東的讀書故事,
-
劉伯溫的《郁離子》是部什么書 學習時報 2023-3-27 00:17 · 來自北京 · 中央黨校報刊社《學習時報》賬號 《郁離子》是一部寓言故事兼雜議性質的政論筆記集。“郁離子”是書名,亦是作者 劉基 的自稱,也是其寄托其匡時濟世理想和抱負的名作。劉基以辛辣的諷刺和尖
按照發(fā)布時間排序
日志分類
- 全部日志
- 孔子傳
- 論語注解
- 國粹新聞動態(tài)
- 國禮速遞
- 儒家新風
- 感恩
- 節(jié)氣節(jié)日由來
- 時事感言
- 圣賢教育
- 國學知識
- 南懷瑾講義錄
- 修行路上
- 易經風水
- 名人軼事
- 茶文化
- 修身齊家
- 大師是怎樣煉成的
- 曾氏圣教
- 百善孝為先
- 佳節(jié)同喜
- 酒飯桌上規(guī)矩
- 節(jié)日隨筆
- 業(yè)障
- 教之以道
- 朋友之道
- 祭祀禮儀
- 教育之痛
- 性格決定命運
- 教養(yǎng)決定品格
- 說話學問
- dsfsd
- 經典古文
- 好人好報
- 感動時刻
- 家教
- 正能量
- 師范王陽明
- 幸福人生
- 老莊之道
- 應該“拿來”
- 學習友邦
- 看!誰在忤逆父母?
- 美是最好的教育
- 國民素質面面觀
- 生財有道
- 內心的高貴
- 中國人的硬骨頭
- 吉人天相
- 活在自己的風范中
- 老祖宗的話
- 中華禮儀
- 名家佳作
- 經典要義
- 紀念
- 男人的責任
- 名家正論
- 民俗文化
- 鬼谷子
- 女德/巾幗
- 感悟人生
- 成功之道
- 企圣談經
- 陳摶傳經
- 修德改命
- 古今家訓
- 心態(tài)決定狀態(tài)
- 童心幻夢
- 孫子兵法
- 名家稚見
- 天規(guī)人道
- 朱熹
- 文中子
- 張良黃石術
- 壯心不已
- 國學大師
-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 中外教育面面觀
- 魯迅精神千秋魂
- 子何敗家?!
- 至理名言
- 丹青直言
- 網(wǎng)絡文化
- 道在中庸
- 家和萬事興
- 當代人的精神狀態(tài)
- 人性之變
- 領導之術
- 管子經典
- 福善禍淫
- 邱祖
- 可以拿來的國外圣賢奇思妙語
- 辭林精義
- 雅居雅玩
- 劣根性
- 心靈雞湯
- 菜根譚
- “西施”
- 歷史
- 歷史點評
- 國外名家修身正論名言
- 論語
- 戊戌變法諸君子
- 心理疏導
- 道盛和
- 張至順
- 魂歸何處
- 境界
- 紅豆紅杏
- 成在自律
- 教養(yǎng)
- 康壽寶
- 大修在書
- 改過自新
- 靈修
- 情感蜜語
- 禪茶一味
- 情緒療愈
- 關公文化
- 周公周禮
- 童蒙家教
- 子曰詩云
- 君子之道
- 神道仙蹤
- 佛家故事
- 近現(xiàn)代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