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大中文系教授蔡璧名辭世,曾呼吁當代人讀《莊子》療愈身心 南方都市報 2025-10-23 17:39 10月21日,臺灣大學中文系教授蔡璧名因病辭世,享年60歲。據(jù)知情人士透露,蔡璧名教授辭世的原因不是舊病復發(fā),但也與之前的病相關!2007年治療癌癥過程中使用了過量輻射治療,導致一種罕見病。目前醫(yī)療無
-
《論語》的養(yǎng)生智慧:仁、樂、食、節(jié)、戒 明倫書院 2025-10-24 06:00 孔子是我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在經(jīng)濟落后、社會動亂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他活到73歲,可謂高壽之人。 孔子的長壽之道在《論語》中亦有所涉及,概括起來有五個字:仁、樂、食、節(jié)、戒!墩撜Z》是一部智慧的寶典
-
人生絢爛如花,綻放源于自我雕琢 渡河香象 2025-10-21 00:16 人生的好壞,很大一部分是自己造就的。當你能夠保持學習、善于規(guī)劃、懂得自律、保持樂觀、學會感恩,自然人生必將綻放出絢麗的光彩。人生如同一塊璞玉,其成色與光澤,三分天賜,七分自琢。那些在歲月長河中熠熠生輝的生命,無不是用學習
-
東西問·中國學|楊慧林:“中國學”何以是“世界的”? 中工網(wǎng) 2025-10-14 16:22 中新社上海10月13日電 中新社記者 樊中華 第二屆世界中國學大會即將在上海開幕,來自全球的500余位學者共為“中國之學”帶來“世界視角”。從昔日的古典文獻譯介到今日的全球對話,世界認識中國的方式何以發(fā)生演變
-
資治通鑒:內心豐盈的人,獨行亦如眾 金沛的國學筆記 2025-10-14 17:26 司馬光用了19年的時間,在一間書房里寫完了《資治通鑒》。沒有人與他討論學問,沒有人為他的發(fā)現(xiàn)而歡呼,只有案前的燈火陪伴著這位老人。他在昏暗的光暈中,一頁一頁地記錄著歷代興衰,一點一點地思索著治國之道。沒有同行者的
-
約500位中外學者齊聚,他們眼中的中國學是什么 第一財經(jīng) 2025-10-14 20:00 據(jù)新華社報道,第二屆世界中國學大會10月14日在上海開幕。 本屆大會以“世界視野下的歷史中國與當代中國”為主題,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上海市人民政府主辦,文化和旅游部、中國社會科學院和有關高校協(xié)辦。會上發(fā)布了《文
-
像石磯娘娘那樣做自己:看見自我邊界的心理力量 www.sohu.com 2025-10-14 16:01 《封神演義》中的石磯娘娘,為徒弟討說法,與哪吒、太乙真人對抗,最終落得被煉化的結局?商觥罢皹撕灐,這個角色藏著一種現(xiàn)代人稀缺的特質:不討好、不妥協(xié),始終守住自我邊界。她或許“偏執(zhí)”,卻用最直白的方
-
原創(chuàng) 什么是天道?什么是地道?什么是人道?做人為何要精通三道? 千秋文化 2025-10-14 12:10 山腳下的小村落里,炊煙裊裊。一個十六歲的少年阿明正蹲在田埂上,望著遠處被晨光染成金色的山巒,眉頭緊鎖。他手中握著一把鋤頭,卻遲遲沒有下地。母親在屋前喊他:“阿明,春耕了,別發(fā)呆!”阿明沒有
-
本頁有 2 篇日志因作者的隱私設置而隱藏
按照發(fā)布時間排序
日志分類
- 全部日志
- 孔子傳
- 論語注解
- 國粹新聞動態(tài)
- 國禮速遞
- 儒家新風
- 感恩
- 節(jié)氣節(jié)日由來
- 時事感言
- 圣賢教育
- 國學知識
- 南懷瑾講義錄
- 修行路上
- 易經(jīng)風水
- 名人軼事
- 茶文化
- 修身齊家
- 大師是怎樣煉成的
- 曾氏圣教
- 百善孝為先
- 佳節(jié)同喜
- 酒飯桌上規(guī)矩
- 節(jié)日隨筆
- 業(yè)障
- 教之以道
- 朋友之道
- 祭祀禮儀
- 教育之痛
- 性格決定命運
- 教養(yǎng)決定品格
- 說話學問
- dsfsd
- 經(jīng)典古文
- 好人好報
- 感動時刻
- 家教
- 正能量
- 師范王陽明
- 幸福人生
- 老莊之道
- 應該“拿來”
- 學習友邦
- 看!誰在忤逆父母?
- 美是最好的教育
- 國民素質面面觀
- 生財有道
- 內心的高貴
- 中國人的硬骨頭
- 吉人天相
- 活在自己的風范中
- 老祖宗的話
- 中華禮儀
- 名家佳作
- 經(jīng)典要義
- 紀念
- 男人的責任
- 名家正論
- 民俗文化
- 鬼谷子
- 女德/巾幗
- 感悟人生
- 成功之道
- 企圣談經(jīng)
- 陳摶傳經(jīng)
- 修德改命
- 古今家訓
- 心態(tài)決定狀態(tài)
- 童心幻夢
- 孫子兵法
- 名家稚見
- 天規(guī)人道
- 朱熹
- 文中子
- 張良黃石術
- 壯心不已
- 國學大師
-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 中外教育面面觀
- 魯迅精神千秋魂
- 子何敗家?!
- 至理名言
- 丹青直言
- 網(wǎng)絡文化
- 道在中庸
- 家和萬事興
- 當代人的精神狀態(tài)
- 人性之變
- 領導之術
- 管子經(jīng)典
- 福善禍淫
- 邱祖
- 可以拿來的國外圣賢奇思妙語
- 辭林精義
- 雅居雅玩
- 劣根性
- 心靈雞湯
- 菜根譚
- “西施”
- 歷史
- 歷史點評
- 國外名家修身正論名言
- 論語
- 戊戌變法諸君子
- 心理疏導
- 道盛和
- 張至順
- 魂歸何處
- 境界
- 紅豆紅杏
- 成在自律
- 教養(yǎng)
- 康壽寶
- 大修在書
- 改過自新
- 靈修
- 情感蜜語
- 禪茶一味
- 情緒療愈
- 關公文化
- 周公周禮
- 童蒙家教
- 子曰詩云
- 君子之道
- 神道仙蹤
- 佛家故事
- 近現(xiàn)代哲人
- 海外哲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