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婷婷,在线观看a级片,亚洲人成网站色www,夜夜爽77777妓女免费看,影音先锋啪啪av资源网站

登錄站點

用戶名

密碼

[圈內(nèi)公告] 郭松民:今天,我們?nèi)绾渭o念南京大屠殺?

9 已有 3823 次閱讀   2018-12-13 13:11
郭松民:今天,我們?nèi)绾渭o念南京大屠殺?
點擊:34  作者:郭松民    來源:昆侖策網(wǎng)【作者授權(quán)】  發(fā)布時間:2018-12-13 12:02:20

 

1.webp (6).jpg

 

 

今天,2018年12月13日,是第五個“國家公祭日”,也是南京大屠殺紀念日。

 

現(xiàn)在世界上,每年隆重紀念大屠殺的國家有兩個,一個是以色列,另一個就是中國。

 

以色列紀念大屠殺的目的非常明確:確立并強化全球猶太人對以色列的政治認同。

 

正是納粹制造的對猶太人的種族滅絕,使猶太人認識到,單有錢是不行的,必須要有自己的民族國家。

 

對猶太人來說,選擇非常簡單:以色列,或者奧斯維辛集中營!

 

由于目的明確,以色列紀念大屠殺的效果也是十分顯著的:小小的以色列,團結(jié)、堅韌,獲得了全世界猶太人的支持,歷經(jīng)數(shù)次戰(zhàn)爭屹立不倒,儼然成了中東地區(qū)一個小型超級大國。

 

 

中國對南京大屠殺的紀念,很明顯受到以色列的影響。比如“哭墻”的設(shè)置,就是受到耶路撒冷猶太教“哭墻”的啟發(fā)。

 

但是,中國對南京大屠殺的紀念,目的又是為了什么呢?有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呢?

 

和猶太人遭遇大屠殺時,還沒有建立自己的民族國家不同,中國人遭遇南京大屠殺時,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民族國家——中華民國(1911~1949)。

 

南京是當時中華民國的首都,它之被占領(lǐng)并遭到如此規(guī)模的屠城,是兩個因素共同存在的結(jié)果:一個是日軍的殘暴與獸性;另一個就是民國政府的腐敗無能,不能保護自己的首都,也不能疏散市民。

 

近代以來,中國的首都曾經(jīng)三次被外國軍隊占領(lǐng),并遭遇屠殺和劫掠。

 

第一次是1860年,英法聯(lián)軍占領(lǐng)北京,火燒圓明園;第二次是1900年,八國聯(lián)軍占領(lǐng)北京。

 

1937年,日軍占領(lǐng)南京,則是中國首都第三次淪陷。前兩次發(fā)生在晚清,這一次則已經(jīng)是民國了。

 

這意味著,民國相對于晚清,在保家衛(wèi)國方面,并沒有明顯進步。

 

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才打破了每隔40年左右首都就要淪陷一次的“規(guī)律”。

 

因此,如果今天紀念南京大屠殺,意在總結(jié)中華民國(主要是蔣介石主導的國民政府)失敗的教訓,避免中華民族再遭屠殺,增進對新中國的認同,那當然是有意義的。

 

但現(xiàn)在對南京大屠殺的紀念,看來完全失去了焦點。

 

 

瀏覽了一下近日主流媒體與南京大屠殺有關(guān)的內(nèi)容,發(fā)現(xiàn)主要有兩個主題。

 

其一,是悲情——

 

1.webp (7).jpg

 

其二,是國軍的英勇犧牲——

 

1.webp (8).jpg

 

1.webp (9).jpg

 

這樣的紀念格式就產(chǎn)生了一個嚴重問題:南京淪陷,教訓在哪里呢?

 

合乎邏輯地推論,教訓似乎只有一個:落后就要挨打!

 

由于“國軍”事先已經(jīng)被塑造成了英勇無畏、白璧無瑕的形象,所以這里的落后僅指工業(yè)落后和武器裝備落后。

 

由于工業(yè)落后是“歷史”形成的,“民國”、蔣記國民政府、“國軍”就被洗白了,對于南京的淪陷就變得完全無辜了,于是“民國”不僅不應(yīng)該被拋棄反而應(yīng)該被認同了!

 

這樣的紀念,難道不是在誤導中華民族重蹈歷史覆轍嗎?

 

更嚴重的問題還在于,既然國軍如此英勇無畏,國民政府如此竭盡全力,還是不能避免首都被屠城,那中國還有什么希望呢?

 

這不是要把中國人引入到民族失敗主義情緒中去嗎?

 

難怪抗日戰(zhàn)爭已經(jīng)勝利70多年了,一些人中還存在嚴重的恐日情緒。

 

 

南京淪陷,中國的工業(yè)落后、國軍的武器裝備落后,僅僅是原因之一,甚至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一個可作參考的例子是:抗美援朝戰(zhàn)爭爆發(fā)時,中國人民志愿軍的武器裝備與美軍武器裝備的差距,要遠遠大于南京保衛(wèi)戰(zhàn)時國軍與日軍武器裝備的差距,更何況志愿軍是在異國作戰(zhàn),國軍是在保衛(wèi)首都。

 

結(jié)果如何呢?志愿軍擊潰了美軍,收復了朝鮮首都平壤,解放了韓國首都漢城;而國軍則被日軍擊潰,丟掉了民國的首都南京!

 

南京淪陷,第一個重要原因是腐敗。

 

從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南京衛(wèi)戍總司令唐生智,再到下面的各級指揮官,沒有一個人真正為南京著想,為南京市民著想。

 

蔣介石只想保住自己的面子,唐生智只想借機抓點實力,他們既沒有與南京共存亡的決心,也不認真指揮作戰(zhàn),形勢危急時,就率先逃走,反而要別人死守,甚至連疏散市民的工作都不做。

 

各級指揮官也效法他們都榜樣,如蔣介石的嫡系中央軍88師師長孫元良,戰(zhàn)前主要精力用于在南京夫子廟聽戲嫖娼,城破之后則丟棄部隊跑到相好妓女家躲藏。

 

第71軍軍長王敬久,和孫元良一樣,戰(zhàn)前并不認真布置城防,而是集中精力打麻將,在12日城破之后,竟從部署撤退的軍事會議上直接逃走,甚至懶得通知部隊。

 

指揮官散了,部隊也就散了。南京保衛(wèi)戰(zhàn)就這么一哄而散!

 

失去指揮的國軍士兵脫去軍裝,扔掉武器,四處藏匿,在日軍13日入城后開始的大屠殺中,許多人引頸就戮。

 

1.webp (10).jpg

 

但腐敗還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南京淪陷,最重要、最根本的原因,是蔣記國民政府政治上的落后與反動。

 

蔣介石在1927年建立的政權(quán),是一個以江浙買辦為基礎(chǔ)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政權(quán),政治基礎(chǔ)極其狹窄,具有強烈反人民性。這樣的政權(quán)無法獲得人民的認同,由于不能舍棄自己的利益,也不能有效動員全民族抗戰(zhàn),所以其在抗戰(zhàn)中遭遇慘敗是必然的。

 

南京淪陷,就是這個政權(quán)腐朽、落后、無能的集中體現(xiàn)。

 

如果不能通過紀念南京大屠殺的種種儀式與活動,向今天的人們清晰地指出這一點,汲取歷史教訓,這樣的紀念有什么意義呢?

 

 

用落后就要挨打,遮蔽腐敗、反動就要挨打,就等于為腐敗和反動辯護。

 

紀念南京大屠殺紀念出了對民國的認同,這是荒謬的,因為民國的失敗正是南京淪陷并遭遇屠城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wǎng)【作者授權(quán)】) 

分享 舉報

發(fā)表評論 評論 (7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