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繼蘭 ,號蕙質蘭心 。曾用筆名,蘭妮 ,陳浩。1966年3月出生,祖籍山東曲阜,1994年移居北京。
職稱:主任編輯 ,最高學歷:碩士。美術評論家、畫家 、詩人、記者、編輯。
歷任中國中央電視臺《新聞聯(lián)播》記者;中國中央電視臺《中國財經報道》首席記者;中國中央電視臺農業(yè)頻道《每日農經》主編。美國多元文化傳播集團華語電視著名主持人、制片人、駐中國首席代表;何延喆北宗山水研究會副會長。
1994年9月就讀于中國傳媒大學管理系電視節(jié)目管理專業(yè),本科。
1996年9月就讀于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新聞學專業(yè),第二學位。
2006年9月就讀于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金融學專業(yè),碩士。
2013年進修于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全國理論與創(chuàng)作師恩釗北派山水高研班。
2014年9月,拜北宗山水畫第三代傳人何延喆為師并任北宗山水研究會副會長。宋繼蘭自幼酷愛藝術,8歲習畫,擅長素描、油畫,后轉為國畫。先后從師于何延喆、師恩釗、黃振西等著名畫家,其作品《太行春色》被中國書畫報選登;水墨山水畫《琴韻》被中國美術報選登;其代表作《春江水暖》被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收藏。
廣院96級二學位班合影 宋繼蘭后排左二
宋繼蘭和央視同事在河北西柏坡植樹
宋繼蘭與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副主席黃格勝在一起
宋繼蘭與何延喆老師和同學在清華大學
宋繼蘭與張仁芝老師在中國美術館
合影
采訪
創(chuàng)作作品欣賞畫作精選
畫作點評
鳴秋(國畫工筆畫) 畫:于汝旺 評:宋繼蘭 王勇力 在畫界,提起向日葵,人們自然就想到梵高和他著名的油畫作品《向日葵》。這個畫界圣者作品達到的高度,讓人望而卻步?墒窃诔錾诤颖贝蟪强h的畫家于汝旺看來,梵高的《向日葵》的確充滿了神性的輝煌色彩,那就讓它飄在天空,高高在上好了;自己則要扎根沃土,另辟蹊徑,以工筆勾勒,飽滿鮮明地為向日葵造像,體現(xiàn)豐收的喜悅和濃郁的鄉(xiāng)土風情。于汝旺堅信生活是創(chuàng)作的源泉。他在自家屋前空地上種了許多向日葵,并經常到原野、農田寫生,和農民交朋友。春去秋來,星移斗轉,看向日葵四時變化,心里總會有不同感受。把這些感受傾注于筆端,在他的向日葵畫里,就無一不透著飽滿的生命印跡。 他的向日葵總是帶著泥土氣息,區(qū)別于梵高花瓶中的盛放,顯得從容、平和、豐盈,尤為明艷親切。特別是在深秋,那花葉一點也不現(xiàn)凋零之勢,醉紅的葉子依舊映襯著花,花依舊保留著夏天的色彩,頭莊重低下,那是收獲,是沉甸甸的果實。筆勢順遂自然,籽粒顆顆飽滿。我們仿佛能聞到被太陽曬了一整天的向日葵香,韻味是那樣悠長。于汝旺現(xiàn)為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民族畫院特聘畫家。他自小喜歡畫畫,用他自己的話說:“繪畫,是我兒時的夢!倍褪沁@個兒時的夢,陪伴他走過了幾十載春秋,讓他在繪畫藝術上碩果累累,獨樹一幟。他的藝術之路,以山水畫和工筆向日葵為創(chuàng)作主線。山水畫在傳統(tǒng)的基礎上,筆墨、丘壑、意境并重。工筆向日葵在沒有前人范本可參照的前提下,經多年摸索,他自創(chuàng)出一套獨特的表現(xiàn)技法,以自己的方式塑造了所見、所愛、所想的向日葵。他畫的是走過了漫漫春季和夏季的葵花,展示出的是向日葵生命最后時刻步入輝煌的品性。他的畫作《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曾參加第十屆全國美展,并先后獲得全國教師美術作品優(yōu)秀獎、全國青年美展銀獎!蹲砦枨镲L》等作品及專介刊載于《美術報》、《中國書畫報》、《人民日報海外版》、《時代美術》等多種報刊和大型畫集。
發(fā)表評論 評論 (10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