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蘇東坡西門慶之死以及王朔的。蛲砜煸u

把蘇東坡和西門慶放在同一個標(biāo)題里,大概要被人指責(zé)為鬼迷心竅。然而,確實是因為一場講座,讓我同時想起了這兩個人。
6月14日,中大教授彭玉平在《嶺南大講堂》舉行了一場關(guān)于蘇東坡的講座,帶領(lǐng)聽眾體悟蘇軾從苦難困厄中修煉出的豁達超然境界。聽眾反響極為熱烈。
除了朝堂上的紛紛擾擾,蘇軾長期為病痛所折磨,目疾、痔瘡、瘴毒、瘡癤等等,幾乎令他一年到頭沒幾天安生日子。從蘇軾自述的各種文字看,他還患有嚴(yán)重的糖尿病。彭玉平感嘆這么柔弱多病的身體卻撐起了如此強大的生命力。

疾病最容易摧毀一個人的意志,它帶給人們的不僅是身體上的痛苦,更是精神上的折磨,同時也影響著一個人的社會認(rèn)同。但蘇軾顯然不在此列。羸弱的肉體或許不免痛苦,但強大的內(nèi)心一直保持著澎湃的能量。我們無意于去敘述他一生的事功,但是從他的詩文中,人們可以清晰地感知,這是一個熱愛生命、絕不怨天尤人的智者。“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兒”,這是他的包容、豁達,其實又何嘗不是一種自信滿滿的自我肯定。
他也留戀生命!俺冀裥心炅辛,死亦何恨,但草木昆蟲有生之意,尚復(fù)留戀圣世”,他大概也留戀江上之清風(fēng)、山間之明月;哪怕身體羸弱,他始終保持著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心,更不用說胸懷天下的一貫情懷。他活得豐盈、自洽,他的自洽系統(tǒng)更在千百年后成為療愈當(dāng)代人焦慮的一劑良藥。

蘇軾以羸弱的身軀活出了強大的生命力。另一個著名的人物卻以強壯的體格活出了非常狹窄的人生。那就是《金瓶梅》里的西門慶!皬男阂彩莻好浮浪子弟,使得些好拳棒”,西門慶稱得上是孔武有力的,這倒也符合他后來提刑官的身份。在他生命的尾聲之前,其府中不時有郎中進出,但都是給他的妻妾、兒子看病,我們在前60回之中絕少看到有對西門慶生病的描寫。繡像本第78回,西門慶“這兩日春氣發(fā)也怎的,只害這腰腿疼”的自述——其實是漸漸寫來,大有油盡燈枯之勢了——大概是第一次出現(xiàn)關(guān)于他身體不適的直接描寫。就是這樣一個強壯的人,因為縱欲無度終于把自己早早送上了不歸路。他的一生,作奸犯科、欺男霸女、買官鬻爵、荒淫無度,以最強壯的肉身,活出了最不堪的底色。《秋水堂論金瓶梅》對他并不是一味地批判,而是同情,為紅塵俗世中的男男女女克服不了人性的懦弱、克服不了自身的貪嗔癡而深深地嘆息。
久未露面的作家王朔最近亮相短視頻,66歲的他掰著指頭述說自己身上的疾。焊裳郯Y、失眠、痛風(fēng)、心腦血管疾病、高尿酸。百年三萬日,老病常居半,我們深知眾生皆苦,唯有嘆息。雖說人生而平等,但終其一生,不得不承認(rèn),生命真的有崇高與庸常、優(yōu)美與鄙俗的分野。我們崇拜蘇軾,我們也同情西門慶;我們品讀蘇軾的詩文,我們也了解西門慶的種種不堪。雖說這樣也是一生,那樣也是一生,但是在有限的生命里,努力活出廣度與深度,還是令人神往的。
文|記者 林如敏
發(fā)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