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收藏界習慣上將歷代皇室稱為“御府”。皇室以特權征集了天下的書畫精品,是古書畫主要的收藏者,其用印的習慣和規(guī)律值得研究。
唐代有御府收藏印。唐太宗李世民在王羲之《雨后帖》(唐摹本)上留有“貞觀”長圓黑色印;《鵲鴿頌》上則有李隆基(玄宗)的“開元”紅色印。唐代韓混《文苑圖》上,南唐后主李煜的“集賢院御書印”比較可靠。
宋徽宗趙估具有相當高的鑒定能力,他所用的收藏印也特別講究,計有七方,也稱七璽,即“御書”葫蘆印、雙龍方印或圓印、“宣龢”方印、“宣和”方印、“政龢”或“政和”方印、“大觀”方印、“內(nèi)府圖書之印”大方印。七璽均為朱文,其鈐蓋的部位也極講究。
南宋趙構往往在書畫心右上角用乾卦朱文圓印、左下部用“紹興"朱文小印,有時還在書畫心右下部用“希世藏”朱文小方印。
元代圖帖睦爾(文宗)有“天歷之寶”朱文大方印、“奎章閣寶”朱文大方印及“奎章”、“天歷”朱文長方小印等收藏印。元代還有“皇女市(女市為姊的異體字)圖書"朱文方印,是元世祖的孫女、魯國大長公主的收藏印章。在現(xiàn)存的一些書畫作品上,時常能看到此印。
清代,乾隆的收藏印最多,有“乾隆鑒賞”圓白文、“石渠寶笈”長方朱文、“宜子孫”方白文、“三希堂精鑒璽"長方朱文、“石渠定鑒"圓朱文、“寶笈重編”方白文、“乾隆御覽之寶”橢圓朱文、“乾清宮精鑒璽”,稱為八璽。另外還有“壽”字白文長圓印、“古稀天子”朱文圓印、“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寶"、“八徵耄念之寶”朱文大印等。
清宮的收藏印多且亂,因此造假者就鉆空子翻刻了許多假章,并漫無規(guī)律地亂蓋,初學鑒定者需特別注意。
學習更多的書畫鑒定知識,請登錄藝術點評網(wǎng)。
了解更多的藝術資訊,請微信公眾號:藝術點評
發(fā)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