獺的游樂場
世界如此精彩,值得我們探索、感受、記錄、分享。
705篇原創(chuàng)內(nèi)容
公眾號
,
上海博物館的中國歷代繪畫館,是國內(nèi)唯一系統(tǒng)展示中國繪畫發(fā)展的常設(shè)通史展。這篇主要分享明初宮廷畫家的花鳥畫以及浙派的作品。
上海博物館書畫展
關(guān)于中國書畫發(fā)展史,我在上博東館第一輪書畫的分享中已有簡介,感興趣的可以查看上方合集。
明,邊景昭,花竹聚禽圖軸。
邊景昭(十五世紀),字文進,福建沙縣人。明永樂間任武英殿待詔,宣德間仍供事內(nèi)殿,工畫花鳥。此幅禽鳥近黃筌一派,工整妍麗,石法重勾斫。
明,林良,蘆雁圖軸。
林良(1426-1500后),字以善,南海(今廣東佛山)人。景泰、天順、成化年間供奉內(nèi)廷,擅畫花鳥,工筆、寫意俱能。此幅寫意作枝頭雙雀相依,葦間野雁數(shù)頭,筆墨蕭散,摹寫生動。
明,呂紀,浴鳧圖軸。
呂紀(1477-?),字廷振,號樂愚,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弘治中供事仁智殿,官錦衣衛(wèi)指揮。擅畫花鳥,工筆、寫意俱能。此畫描繪水中野鳧(鴨)四只,石上一只鸛鸰俯視水中,石用皴染,色彩淡雅,神采流暢,為其少見之作。
明,王履,華山圖冊。
王履(1332-1384后),字安道,號畸叟、抱獨老人,江蘇昆山人,擅畫山水。此冊為游覽陜西華山后,感物動情而作,是為較早的紀游圖。作于洪武十七年,作者時年五十三歲,為其傳世唯一畫跡。
明,戴進,春山積翠圖軸。
戴進(1388-1462)字文進,號靜庵、玉泉山人,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擅畫山水、人物、花鳥等,取法馬遠、夏圭,筆墨多變。此圖為其典型,筆墨爽利。作于正統(tǒng)十四年,作者時年六十二歲。
明,吳偉,松蔭小憩圖軸。
吳偉(1459-1508),字士英,號小仙,江夏(今湖北武昌)人。成化間任仁智殿待詔,弘治中授以錦衣衛(wèi)百戶職。擅山水、人物,為“江夏派”創(chuàng)始人。此幅作拖枝長松,松下三人,石用勾斫法,取法馬遠、夏圭。
明,李儀,攜琴賞月圖軸。
此幅款署“斗亭”,鈐“李儀”“斗亭居士”二印,知作者為李儀,其生平傳記不詳。用筆方折,畫法以勾斫渲染為主,風格近吳偉。
明,謝縉,云陽早行圖軸。
謝縉(約1360-約1435),字孔昭,號蘭庭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工畫山水,喜作峰巒層疊之景,故自稱“謝疊山”。此幅為送別友人盛寅而畫,取法王蒙、吳鎮(zhèn),筆墨沉著。用羅紋紙,紙墨相發(fā)。作于永樂十五年,為其晚年手跡。
明,夏昶,松泉竹石圖卷。
夏昶(1388-1470),字仲昭,號自在居士,江蘇昆山人。自中書舍人累進太常寺卿,直內(nèi)閣。工畫竹石,師承王紱。此卷臨仿王紱《松泉竹石圖》,筆墨沉著,石法略帶側(cè)筆。作于天順六年,作者時年七十五歲。
明,孫龍,花鳥草蟲冊。
孫龍(公元十五世紀),一名隆,字廷振,號都癡道人,江蘇常州人。擅畫花鳥、草蟲,以沒骨寫意見長。此冊以沒骨、飛白法作花鳥、草蟲、水石,極少勾描,畫風闊略。每開有姚綬對題詩。
發(fā)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