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網(wǎng)丨王鐸草書《為葆光張老親翁書》 2025-06-09 22:48 發(fā)布于: 廣東省 《為葆光張老親翁書》是王鐸為友人張葆光所作,書于庚寅年,即清順治七年(1650年),為王鐸五十九歲時所作。作品為紙本,縱30厘米,橫364.5厘米,現(xiàn)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 該作品筆法豐富多變,結(jié)構(gòu)奇崛險絕,章法連貫
-
龔自珍 | 避席畏聞文字獄,著書都為稻粱謀。 金陵讀書 2025-06-10 00:02 詠史 龔自珍〔清代〕 金粉東南十五州,萬重恩怨屬名流。 牢盆狎客操全算,團扇才人踞上游。 避席畏聞文字獄,著書都為稻粱謀。 田橫五百人安在,難道歸來盡列侯? 譯文 在那繁華綺麗的江南富庶之地,無限的恩寵和
-
原創(chuàng) 十九世紀法國喬治斯·安東尼·羅什格羅斯繪畫作品 藝術名畫 2025-02-21 14:49 喬治斯·安東尼·羅什格羅斯(Georges Antoine Rochegrosse),(1859-1938)是法國畫家,,以其對歷史題材的深刻詮釋與裝飾主義的精湛運用而著稱于世。他的畫筆下,歷史不再是冰冷的過往,而是被賦予了感性的
-
李世民游終南山時,寫下一首律詩,首聯(lián)雄峻豪邁盡顯帝王的氣象! 云邊有一個小院 2025-06-10 05:52 李世民在位期間開創(chuàng)“貞觀之治”,政治清明、國力強盛。然而,帝王之責亦伴隨壓力與紛擾。 終南山作為長安附近的隱逸勝地,其雄奇壯美之景為李世民提供了短暫超脫塵世的精神寄托。 一次,李世民游
-
【境非境】從具象到意象的藝術跨越——孫建東 北京墨真閣 2025-06-09 08:36 序言 藝術的探索,始終是一場關于“境”的追尋與超越。從具象到意象,不僅是形式上的轉(zhuǎn)變,更是藝術家心靈深處對世界認知與表達的升華。本次“境非境——從具象到意象的藝術跨越”展覽,旨在通過一系列精心策劃的作
-
原創(chuàng) 南宋劉過:秀才休離愁,留下一首經(jīng)典詩詞,讓無數(shù)中年人俯首嘆息 玲瓏蜻小蜓 2025-06-10 11:13 金庸的經(jīng)典小說《神雕俠侶》中的男主角楊過,以其斷臂大俠的形象、出色的武藝和行俠仗義的精神,深深地刻在了讀者的心中。楊過的傳奇故事讓人印象深刻,但很少有人知道,楊過的歷史原型竟然和他同
-
古代經(jīng)典山水畫50幅,太養(yǎng)眼了 藝術名畫 2025-02-11 14:57 (唐)李思訓.江帆樓閣圖 這些畫作,宛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與畫家匠心獨運的完美結(jié)合,山巒起伏,云霧繚繞,水流潺潺,松柏蒼翠,每一處細節(jié)都生動形象地躍然紙上,令人仿佛置身于那青山綠水之間,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感受著大自然的韻律
-
原創(chuàng) 德國寫實畫家Dietrich Moravec繪畫靜物 藝術名畫 2025-03-13 23:50 德國寫實大師迪特里希·莫拉維克(Dietrich Moravec),以其精湛的筆觸,賦予了靜物以不朽的生命。他的作品,宛如一曲靜默的交響樂,每一件靜物都是那錯落有致的音符,躍然于畫布之上,奏響著無聲卻強烈的視覺旋律。
-
藝壇同仁筑高峰 殊途同歸開新境 文旅中國 2025-06-09 00:42 在中國近現(xiàn)代美術史視域下,吳作人與李苦禪構(gòu)成了一組極具研究價值的比較案例。二者雖同屬徐悲鴻師承譜系,卻在藝術本體論層面呈現(xiàn)出差異化的現(xiàn)代性轉(zhuǎn)型路徑!八噳省獏亲魅伺c李苦禪作品展”近期在蘇州拉開帷幕,集中展現(xiàn)了兩人在
-
以“北宗”山水之體格,表現(xiàn)“南宗”山水之精神,溥心畬筆下的胸中逸氣! 評文論詞 2025-06-08 13:30 溥心畬山水畫風簡論 作者:陳新 吳國保 溥心畬是現(xiàn)當代對中國畫壇有著重要影響的畫家。溥心畬的少年時代經(jīng)歷清王朝滅亡,處于“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李鴻章語),國家的政治、經(jīng)濟、軍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