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師今年已經(jīng)91歲高齡了,可很多人并不知道,他在51年前就是一個糖尿病患者,一直疾病纏身。
“我50年前患糖尿病,醫(yī)生說我活不到80歲,但如今我已年近九十,而且還要繼續(xù)活下去!”
“我現(xiàn)在走十步二十步可以,走一百步困難,要靠輪椅。所以,輪椅是個好東西,坐輪椅比走路舒服多了!
“我最好的是腸胃,吃什么都覺得好吃,都消化,值得欣慰!
慢為養(yǎng)生之道
多年以來,星云大師在自身與疾病的和平相處中尋找到了養(yǎng)生之道的真諦,那就是“慢”。大師說,人生不能一味地求速成,所謂“飯未煮熟,不能妄自一開;蛋未孵成,不能妄自一啄”,人間萬事都有其平衡之道。并把“慢”的養(yǎng)生功效概括為四點。
1、慢工可以養(yǎng)藝:“慢工出細活”,精雕細琢就是要靠慢工慢慢來。
2、慢步可以養(yǎng)生:現(xiàn)代醫(yī)學證明,慢步可以養(yǎng)生。長跑、快跑,適合運動員在競技場上大顯身手,真正的養(yǎng)生要靠慢跑。
3、慢活可以養(yǎng)壽:星云大師認為,現(xiàn)代人工作忙碌,生活節(jié)奏快,由于緊張壓力造成許多現(xiàn)代文明病。因此,應該把生活步調(diào)放慢一些,吃飯不要狼吞 虎咽,開車不要超速,講話不要像機關槍,不要有太多的趕場,不要完全為別人而忙,有時也要為自己而活。思維反應不要太快,何妨遲鈍、笨拙一點;每事不一定 都要跟人競賽,也不必每日加班。經(jīng)年累月不休假,即使機器也會有損,F(xiàn)代人要想長葆身心健康,慢活不失為養(yǎng)生之道。
4、慢言可以養(yǎng)量:大師說,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的人拙于言辭,平時總是沉默寡言;有的人好發(fā)議論,喜歡高談闊論。“一言以興邦,一言以喪邦”,好發(fā)表高論的人,不善克制自己,很多話不經(jīng)思考脫口而言,一旦惹出麻煩,才悔不當初。
“面對各種疾病,大家要有一個態(tài)度,就是自己要做自己的醫(yī)生。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身體有病,最重要的是自我治療,自己做自己的醫(yī)師。自己心理健全,就可以克服困難;自己的毅力堅定,就可以克服一切的病苦。”星云大師說。
素食養(yǎng)生
星云大師親自教您煮4種面
現(xiàn)代人推崇吃素,認為這是一種健康的飲食觀念?墒撬厥程宓,如何才能吃得歡喜,吃得健康?星云大師將幾十年來素食烹飪的經(jīng)驗與您分享。
星云大師表示,吃面不需要有菜,倘若吃面的人還要吃菜,那就是不懂得吃面;煮面的人在面里放了很多菜,也是不會煮面,頂多只能放一樣東西。例如:
第一,番茄面。
煮番茄面要先把番茄燙過,然后把皮剝了,甚至蕃茄子也掏出來,剁得很碎,之后放進油里熬爛,熬得如同番茄醬一樣,再加入一點醬油,接著放水,下面條。煮蕃茄面最重要的是不可以煮得太糊。
第二,豆?jié){面。
倘若沒有番茄,豆?jié){也可以派上用場。原味豆?jié){加入一點水,滾過之后,再下面,最后放一點鹽,就可以吃了。
第三,胡椒面。
若說沒有番茄也沒有豆?jié){,家里總會儲備一點胡椒鹽吧!面下鍋之后,再放一點醬油、一點胡椒鹽就可以,而且必定美味無比。
第四,皇帝豆面。
臺灣有一種豆子體型很大,叫作“皇帝豆”。首先把皇帝豆放到果汁機里打碎,然后放入鍋內(nèi),加水,一滾再滾,滾到找不到皇帝豆了,再放鹽、放面。有時候時間緊湊,煮皇帝豆比較費時,改用嫩豆皮也可以,先把它熬成湯,之后再下面,也會很好吃。
星云大師的養(yǎng)生四法
一、多菜少肉:
現(xiàn)代人都懂得吃,也知道不宜食肉太多,因此素食風氣很盛。真正的養(yǎng)生之道,素食最好。你看,牛、馬、大象、駱駝,都是素食者,不但性格慈和,也 有耐力;鳥類的飛鴿,也是以五谷為食,但是鴿子一飛千里,其他肉食鳥類何能望其項背?所以,素食的人生,養(yǎng)成自己溫和的性格、忍耐的力量、工作的勤勞,少 了許多殺業(yè)。
二、多淡少鹽:
中國人有一句話叫“淡而無味”。其實真能懂得淡中之味,才能知道真味。再說,飲食清淡,才是健康之道。因為吃得太咸,容易口渴,需要喝大量的水 來緩解,不但造成腎臟負擔,尤其吃了過量的食鹽,更是引發(fā)高血壓、血管硬化等疾病的重要原因,所以“多淡少鹽”,合乎養(yǎng)生之道。
三、多果少糖:
現(xiàn)代人多數(shù)喜歡吃糖。不但飲料有糖,舉凡點心類的幾乎都是甜食,生活中,不但下午茶要配上甜點,甚至飯后還要來些甜食。糖吃多了,容易發(fā)胖,甚至產(chǎn)生蛀牙,對身體有害無益,因此最好能以自然的瓜果代替對糖類食品的攝取,既能當飽,又能增加營養(yǎng)。
四、多嚼少食:
現(xiàn)代人的生活忙碌,對于三餐飲食,有的人花太多時間在宴席應酬上,有的則是狼吞虎咽爭取時間,兩者對于身體的健康都是很大的損耗。細嚼慢咽能幫助腸胃的消化,有益健康,不能不重視。
養(yǎng)生星云大師:我從出生就開始吃素!
現(xiàn)在舉世流行素食文化,很多人借助素食來保健、美容。根據(jù)醫(yī)學研究,素食有益身體健康,而且可以培養(yǎng)耐力,養(yǎng)成溫和的性格。
文:星云大師
問:請問大師,您吃素幾年了?
答:我自己從出生下來到現(xiàn)在都是素食者。我從小生長在亂世里,家鄉(xiāng)經(jīng)濟非常落后,在糧食極為短缺的當時,我吃過麥渣糊粥,我以地瓜當飯,每天三 頓,吃得都怕了起來。十二歲出家后,寺里仍是以稀飯代替干飯,經(jīng)常一個月吃不到一塊豆腐,或一些素菜。有些豆腐渣我們拿到鍋里去炒炒,如果沒有柴火,就放 在外面曬曬,連麻雀也來吃,甚至留下大小便,所以吃到里面常常有蟲蛆,不過總好歹也有點咸味。
很多年都是這樣過去的,也沒生多大的病。我在想,大概是我們每天吃飯前都要念《供養(yǎng)咒》,有佛祖的加持保佑吧。
問:現(xiàn)在素食似乎已經(jīng)慢慢變成一種流行文化,其涵蓋范圍除了中華文化圈,也延伸到歐美國家。能不能請大師談一下素食文化?
答:現(xiàn)在舉世流行素食文化,很多人借助素食來保健、美容。根據(jù)醫(yī)學研究,素食有益身體健康,而且可以培養(yǎng)耐力,養(yǎng)成溫和的性格。一些吃素食的老 和尚,他們每天早起到晚,整天莫不精神奕奕,究竟原因何在?素食最主要的是長養(yǎng)慈悲心,從心靈的凈化來減少嗔怒,達到內(nèi)心的安然、祥和。
對于西方素食文化,據(jù)我所知,在美國有一個市區(qū)只準賣素的,不準賣葷的,他們也不是佛教信徒,全然是基于健康的立場而推廣吃素。
佛教雖然是最早倡導素食,但是最初佛陀時代并非素食,因為當時是靠“沿途托缽”的方式乞食,信徒給什么就吃什么。
中國佛教之所以提倡吃素的原因有二:儒家所謂“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佛教經(jīng)典中提到,要不斷大悲種,慈悲而不殺害動物生命。
另外有人說,植物也有生命,也有感情,若說不殺生,應該既不殺動物,也不殺植物才對。其實植物的生命是“生機”,生長的機能的意思,跟生命不 同。生命是“有心”,你看豬、馬、牛、羊要被宰殺的時候,會產(chǎn)生恐懼。而植物是“無心”,雖有生死的反應,但沒有苦樂的感覺。所以殺生的界定,在于是否 “有心”與“無心”。 吃素,除了出自慈悲心之外,最重要就是尊重生命。
問:吃素,除了幫助身體健康外,還有什么好處?
答:有時父母帶小孩子出去玩的時候,都會弄些小螃蟹、小魚給孩子玩,有的會把魚倒掉起來,有的將螃蟹殼剝開,一直虐待到死。這會讓孩子從小就不尊重生命,不知生命可貴,將來長大以后對人也會不尊重,甚至殺人之類的惡行都會引發(fā)出來。
佛教并不鼓勵人一定要吃素,但卻主張不要殺生,可以買現(xiàn)成的來吃,但自己不要去殺生。父母教導孩子,從小就要養(yǎng)成其尊重生命的可貴,愛惜小生命、小動物的習慣。
所以,我是覺得,今天的家庭教育首先要孩子尊重生命,讓兒童愛惜生命,對未來的社會風氣才會改善。
問:在一篇雜志的研究報告甚至指出:如果世界上每個人吃素的話,世界就不會再鬧饑荒了。大師您的看法如何?
答:我吃素幾十年來,深刻覺得吃素的人比吃葷的好。吃素的人會慢慢減輕殺業(yè)。現(xiàn)在的社會,猴腦蛇膽生吃活燒,如此殺生造業(yè),社會風氣怎么會善良美好呢?
問:如果不是真的很習慣吃素,是不是有循序漸進的一種方法,能不能請大師講解?
答:你講得很對。為了以漸進的方法來吃素,可以選擇初一、十五日或六齋日吃素,或平日只吃肉邊菜、三凈肉也可以。
像禪宗六祖惠能大師頓悟之后,為了避開四處爭奪衣缽的人,在獵人隊中藏身了十五年之久。逢到獵人們把打來的野獸生火煮食的時候,惠能大師就到荒 山野谷找些可以吃的樹葉、野菜回來,放在鍋里煮。人家笑他有肉不吃,他就說:“我只吃肉邊菜!”因此,惠能大師才是真正懂得吃素的意義,真正懂得修行的 人。所謂真正的慈悲,不一定是在形式上吃什么,不能吃什么,素食的意義是不斷大悲種,因此,學佛不只是吃素而已。
沒有見到殺生,沒有聽到被殺聲音,不是特地為我而殺,這就叫做“三凈肉”。
問:我有些朋友,開始吃素之后,只要聞到肉味的時候,他們的頭就會覺得發(fā)臭發(fā)昏,怎么會這樣子?
答:因為他不習慣了。有些人吃素,一定講究所使用的鍋盤都沒煮過肉類,這是不對的想法,吃素不是作怪。我覺得心中清凈才是最重要。所以我們吃素的人,千萬不要造成別人的麻煩與負擔。
發(fā)表評論 評論 (6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