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籍:倔強的人生,不過翻一個白眼!
作者:寒泠
詩詞世界(ID:shicishijie)原創(chuàng)
生命是一場盛大而私人的修行
有血性的人,
絕不會曲意求得社會乃至歷史的理解
他們獨守著自己內(nèi)心的家園,
不遷就,不湊合,
決絕地在這個世界
尋找最真實的自己!
一位兵哥哥家的女孩子漂亮而極有才華,還沒有出嫁就死了,一個陌生的男子聽說后火急火燎地跑去靈堂里痛哭一場,把滿心的哀悼傾訴完了才離開。
女孩的父兄根本不認識這個人,女孩生前也沒有和這個人有任何交往。所有的人都用詫異的目光盯著這個行為怪異的男人。
男人哭完后,拂一拂衣袖,揚長而去,留下一個荒唐但絕對瀟灑的背影。
這個荒唐的男子就是阮籍,他那天的滂沱淚雨是為一具美好而又速逝的生命。
他哭得抽象而又具體,沒有任何世俗的理由,僅僅是真性情的自然流露。為美麗,為青春,為生命,哭得淋漓盡至。
笑,我便仰天長嘯,哭,我便淋漓盡致,這便是阮籍!
01
公元210年,“學二代”兼“官二代”阮籍在河南開封這個地界出生了,和古代大部分名士才子的家世背景相似,阮籍也是出身于儒學世家,當時的文學界有七個奇葩大神,號稱“建安七子”,阮籍的老爸阮瑀便是其中之一。
阮瑀是當年叱咤風云的霸主曹操的高級秘書,上至國家級別的軍國表章,下至曹操個人名義的書信、文賦,多是阮瑀手筆。
一次,曹操在行軍途中要給韓遂寫信,阮大神馬上“具草呈閱”,寥寥數(shù)筆,曹操檢查了半天,愣是一個字也沒改。
曹操在文學上是何等自負,也對阮瑀禮讓三分,可惜大神的身子骨不好,阮籍三歲那年,父親去世,留下孤兒寡母,曹操的兒子曹丕不忍心,親自作賦表達對阮氏一族的同情。
童年除了父愛的缺失外,受曹家恩寵,阮籍的人生過得倒也平靜,至少出色的完成了早期的教育。當然,他也繼承了父親卓越的文學天賦。
昔年十四五,志尚好書詩。
被褐懷珠玉,顏閔相與期。
——《詠懷·其十五》
長大了的阮籍以孔子高徒顏回,閔子騫為人生榜樣,飽讀詩書學富五車,加上他容貌奇?zhèn)ゲ环,又喜歡唱歌,跳舞,無拘無束,過得逍遙自在。
當時的魏國名士朋友圈,阮籍絕對自帶小世界,拽得要死,才不管世俗怎么議論。
02
二十九歲那年,已經(jīng)是四朝元老的蔣濟親自聘阮籍為僚屬,人生的起點已經(jīng)相當高了。但是,一個初出政壇的青年哪里適應(yīng)得了風云詭譎的政治機謀?
他的一些政治理論與當權(quán)派的曹爽集團產(chǎn)生了矛盾,蔣濟屬于司馬懿集團,兩大集團相爭,底下的人全成了炮灰。不久,他就辭官遠遁。
成為炮灰的阮籍對時政相當失望,雖然他意氣風發(fā),有儒家理想的濟世抱負,只是在危亡、衰亂的魏晉之世,人人自危,政爭殺戮是社會主流,他只能用詩文傾訴自己的傷心。
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
薄帷鑒明月,清風吹我襟。
孤鴻號外野,朔鳥鳴北林。
徘徊將何見?憂思獨傷心。
——《詠懷·其一》
漫漫長夜,月色凄清而寒冷,孤鴻哀號,無可安排的一份憂思煩亂煎熬著詩人的情懷,徘徊彷徨,何以解憂呢?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那就喝吧,痛飲三百杯,喝他個天昏地暗,海枯石爛!
政治的黑暗,是非顛倒的現(xiàn)實迫使阮籍以酒避禍,以酒擺脫官場和政治集團對他的束縛,也是以酒疏解心中積郁。
司馬昭取得政治權(quán)力之后,為他的兒子向阮籍女兒求婚,阮籍大醉六十日,硬是給糊弄過去,總不能不清不楚的和酒鬼結(jié)親家吧,想想,也為司馬昭心疼一分鐘。
鐘會當權(quán),三番五次問阮籍對時政的看法,想從中尋找破綻羅織罪名致阮籍于死地,阮籍皆飲酒大醉而故意不理他,總算是靠著這樣的方式避開一次又一次可能招致的殺身之禍。
然而,以酒避世的阮籍內(nèi)心卻十分痛苦,醉耶?醒耶?越沉醉,越清醒!
一邊喝酒避禍,一邊用筆盡情地宣泄心靈深處的積郁,寫哀傷,寫凄苦,寫哀鴻遍野,寫悠悠歲月,寫慘淡的生活,寫倔強的人生。
03
阮籍有一個肢體神技,史書上說他“能為青白眼,見禮俗之士,以白眼對之,對曠達之士,乃見青眼”,把時間推到他在母喪守靈期間的一次表演。
阮籍是名人,名人死了母親,總少不了來自世俗的各種虛禮應(yīng)酬,很多社會上流人物,也要借此機會蹭蹭名人流量,偏這阮籍不認賬,坐在大門口,緊閉雙眼。
一個叫嵇喜的大官來了,按照當時的世俗禮法,人家恭恭敬敬地上了一炷香,臨走時,就想和自己的偶像打個招呼,話還沒說出來,阮籍冷不丁地拋去一個白眼。
眾目睽睽之下,嵇喜那個尷尬,那個不自在,啥都不說了,就想知道他的心理陰影面積。
甩著袖子回家的嵇喜,一回家就罵罵咧咧,被嵇喜的弟弟聽到了。這位弟弟聽了不覺一驚,猛然醒悟,備了美酒、挾著名琴,瘋瘋癲癲地跑到靈堂。
也是在眾目睽睽之中,阮籍卻站起身來,把青褐色的目光投向這位青年。
他就是阮籍一生的文學好基友,同為竹林七賢的嵇康。
生逢殺伐亂世,生命如草芥,人與人之間多了幾分猜忌和暗算,阮籍喟嘆交友不易,人情難測。
人知結(jié)交易,交友誠獨難。
險路多疑惑,明珠未可干。
彼求饗太牢,我欲幷一餐。
損益生怨毒,咄咄復(fù)何言。
——《詠懷·其六十九》
因為利益,昔日彼此信誓旦旦的好友轉(zhuǎn)眼間也能生結(jié)怨恨,甚至互相屠戮。哪一種感情可以信賴?哪一個人物可以交托?一份金石般堅硬的友情在那個人人自危的年代實在太珍貴了。
他厭煩了身邊虛情假意的來來往往,時間久了,阮籍的青白眼也就成了一種交友信號,同道者亮紅燈,非同道者,請往他處,我阮籍的小廟容不了你們!
走過千山萬水,歷經(jīng)艱難無數(shù),有些人漸漸地被社會同化,磨去了棱角的他們,活得越來越?jīng)]有個性,使勁渾身解數(shù)也要擠進每一個社交聚會,從熱鬧中獲得安慰,從擁擠中抱團取暖。
然而,具有思想熱力的人是不需要與很多人擁擠在一塊的,一位有思想頭腦的同伴,足夠了。
平庸的靈魂千篇一律,有趣的思想萬里挑一,為此,不茍合世俗禮法,不遷就社會輿論,無論做事,還是交友,憑著誠摯和勇氣,讓生命恣意瀟灑。
率真、盡性,這也是阮籍。
04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處。阮籍哭得次數(shù)并不多,但每一次,都讓后人景仰,甚至膜拜。
母親去世的時候,阮籍正和友人下棋,友人請求中止,阮籍不慌不忙,堅持要下完以決勝負。棋,終于下完了,阮籍痛快地飲酒二斗。
報信的人也等了好久,就在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阮籍沒心沒肺的時候,他“哇”的一聲,旁若無人地號哭起來,像個孩子一樣的痛哭無度,隨后吐血數(shù)升昏厥過去,幾乎喪命。
守喪期間,阮籍喝酒、吃肉、彈琴,時光仿佛又回到了他放蕩不羈的青年歲月,那時,母親尚在,歲月安穩(wěn)。
阮籍這純粹的一哭,為他摯愛一生的母親,也為他和母親一起相守的歲月。
所有的規(guī)章制度,所有的喪葬禮法都只是做給世人看的形式,愛至深處,這些形式如同兒戲,他比同時代的任何人都蔑視禮法,卻比任何人都愛得熱烈,愛得深沉,愛得銘心刻骨。
和其他具有詩人氣質(zhì)的才子一樣,阮籍也愛慕有才色的女子,他在詩中寫道:
嘉時在今辰,零雨灑塵埃。
臨路望所思,日夕復(fù)不來。
——《詠懷·其三十七》
像對有才色的兵家女之死痛哭一樣,他對所有其他女子都有著單純的愛慕,那一種愛慕源自于對生命本初的悸動,對人生速逝的悲憫,對歲月深處無可奈何的感慨。
他醉臥于酒肆沽酒的美顏少婦身旁而不懼怕他人誤解;他專程為回娘家的嫂子送行而不管族人非議。于他而言,這些女子是美好生命的代表。而他,甘心拜倒在美的面前,無所顧忌。
他對母親的孝順,對女性的崇敬,已經(jīng)幻化為一種對人事的純情,這純情也外化為他對人生,對自然的細膩體悟和感傷,以及他對人間真情的真摯,誠懇的追求與向往。
阮籍的最后一哭,是為了他最好的知己,也是為那個走在人生荊棘路上倔強地不曾回頭的自己。
05
公元262年夏天,一個風度翩翩的人披枷帶鎖,被兵士從大獄一路押解到刑場。
這一天,洛陽東市的刑場異常熱鬧,只見這個人神情縹緲,如孤松獨立,又如玉山巍峨,竟然對即將到來的死亡毫無懼色。
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阮籍的好友,被鐘會構(gòu)陷,以“不孝”罪名入獄的嵇康。
亂世,沒有什么冤不冤的是非之論,只有當權(quán)者的個人意志,孤傲了一輩子的嵇康不僅沒有屈從于任何政治集團,還以剛烈的姿態(tài)應(yīng)對已經(jīng)奪取統(tǒng)治意志的司馬氏政權(quán)。
阮籍自然是傷心欲絕。
感物懷殷憂,悄悄令心悲。
多言焉所告,繁辭將訴誰。
——《詠懷·其七》
你倒是瀟灑地走了,可我以后再找誰喝酒去?還會有誰陪我瘋、陪我在喪禮上耍潑?你走了,我還能向誰傾訴抑郁、哀傷和寂寞?
阮籍常常駕車出行,他沒有一定的目的和方向,任憑車馬顛簸,等走到一條窮途之路上無路可通的時候,他就放聲慟哭。
這一天,也是黃昏時分,他駕著木車在山林間越走越慢,頭發(fā)散亂,車上的酒瓶子發(fā)出窸窣地聲音,他嗚咽著,剛才哭了太久,哭得累了,再怎么哭,知己也已經(jīng)仙去了。那么,接下來他該怎么辦呢?
是像王戎那樣拼命收斂錢財以表明自己胸無大志,還是像山濤那樣積極投身當權(quán)者的懷抱,或者死扛到底,最后像嵇康那樣以死成全自己的名士風范和理想人格?
他不知道,他只知道他始終擺脫不了選擇的苦痛,出世還是入世,妥協(xié)還是強硬,都是對他的煎熬。他想起他年輕的時候,鮮衣怒馬,仗劍遠游,他曾躊躇滿志,寫下了他一生中最勇敢的一篇作品《大人先生傳》。
然而歲月蹉跎,光陰遲暮,理想被無情地打壓,想到這里,他不哭了,只是突然間喉頭處涌出一股沉郁的氣流,他長長一吐,渾厚而悠揚的音調(diào)響徹群山。
他的長嘯,婉轉(zhuǎn)而高亢,美麗而孤寂。
平生少年時,輕薄好弦歌。
西游咸陽中,趙李相經(jīng)過。
娛樂未終極,白日忽蹉跎。
驅(qū)馬復(fù)來歸,反顧望三河。
黃金百鎰盡,資用常苦多。
北臨太行道,失路將如何。
——《詠懷·其五》
終其一生,阮籍都沒有實現(xiàn)他塑造的“大人先生”的人格境界,人生短暫,一失足成千古恨,他有些膽小,顧慮太多,不能完全為他的理想粉身碎骨。
但他不懦弱,知道世風江河日下,寧可用怪異的行為掩蓋他對時局的失望,用犀利的文筆痛斥禮教的虛偽,用大醉逃避官場的傾軋,也要努力地讓自己不失去本心。
他的悲壯,他的深邃,他的率性任性以及他凄愴蒼涼的命運浮沉共同構(gòu)成了他倔強的一生。
嵇康被司馬昭殺害的第二年,阮籍在大醉中被迫寫了一篇勸司馬昭進封晉公的勸進表,幾個月后阮籍去世,終年五十三歲……
作者簡介:
寒泠(ling), 90后雙子女,小通琴棋書畫,略知詩酒花茶。雖為商科畢業(yè)生,卻不甘心汲汲浮名,在喧囂的世界里尋幾縷詩情詞意。
-------------------
感謝原作者的辛苦創(chuàng)作,如涉及版權(quán)等問題,請作者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謝謝!E-mail:917293188@qq.com,電話:0377-62751636。
哦
發(fā)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