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物象的同時,更是畫內(nèi)心的生機
陸虹:水墨畫家,美術評論家。中央工藝美院(現(xiàn)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美術史系畢業(yè),北京大學訪問學者,師從新文人畫代表畫家胡石先生!吨袊嬎囆g年鑒》副主編,人民鐵道書畫院理事,《中國書畫》雜志社書畫院畫家,新華書畫院畫家。撰寫藝術評論文字十數(shù)萬字,公眾號《陸虹讀畫》

近期主要展覽:
2018年3月《素心若雪——全國女性藝術家邀請展》北京藝術市場美術館
2018年4月《筆墨印心——中國畫名家邀請展》河北美術館
2018年5月《藝品萬家翰墨傳承——中國畫百家百扇作品邀請展》北京博寶美術館
2018年9月《滿庭芳》中國畫名家邀請展北京光大私人銀行美術館
2018年10月《北京大學120周年紀念全國書畫邀請展》北京大學百年講堂藝術館
2019年3月《她·時代》中國當代女畫家提名展 北京博寶美術館
2019年4月《當代文人畫第二回展》山東臨沂美術館
2019年6月《又·見云》中國畫名家邀請展江蘇無錫雨田藝術館
2019年7月《時代霓裳——獻給母親的歌》中國女畫家邀請展 北京炎黃藝術館

萬種千般,取舍由人
文/陸虹
筆墨于我們是情感的流露。
當筆尖飽含著水、墨落到紙上時,那種深情物化的剎那是什么,是宇宙之境,是東方之境。假如說筆落在宣紙這個積滿了瑞雪的田園,仿佛掃開積雪,能被廣袤的天地吸引,剎那的生成已經(jīng)分不清什么是筆,什么是紙,甚至一切都會分不清。它是萬象之契合,是超越法理情的溢淌。

有時候,我們想知道徐渭的筆墨有怎樣的恣意灑脫,八大的筆墨為什么奇絕孤傲。答案就是,畫如其人。繪者何人,面貌如是。可以說,本質的東西大于學問,本性中閃光的東西,其魅力往往超過學問,想悟道真諦,其實就是去接近心性中閃光的東西。徐渭、八大,他們的筆墨往往情理在先,畫理在后,而又耐人尋味。

好作品的面貌終歸都是由著一種繪者本性的氣貫通著,那是他生命的張力、節(jié)奏力。按繪畫本因來理解,虛實相生,味道縱橫。

中國畫的空間想象力,在于繪者的虛實把控,有時濃墨著染,依然遠淡虛靈;有時淡墨浸染,已然真切通透。
情緒是產(chǎn)生虛實的源頭,筆墨跟著繪者的感覺。所謂虛并不真虛,虛無的空間里卻有著生命的動感,甚至沉甸甸的力量。

用水用墨,把握虛實,在中國畫中出彩的地方無非是這里。徐渭最會用水,便自然會營造一種虛實的效果,水與墨,水在暗處,水像格律,格律所填的詞一如墨跡,這墨跡無處不映出水之格律的粼粼波動,徐渭玩味的是墨跡生成的氣象,是相對于靜的動;而八大最善于空白,因此他抽象的空間與眾不同。

那是八大人生的空間,是他舊王孫的特殊身世,才有放任恣縱、蒼勁圓秀、清逸暢橫的筆墨,不落俗套的章法結構,才會有刻意的筆意中傳達的不經(jīng)意的風神。

中國畫筆墨的變化最根本是心理的變化,心理需要這里深邃渾漭,這里筆墨勢必要表達出這樣的感覺,這里需要空靈婉約,筆墨也勢必把握濃淡干濕的方寸。

“外師造化,終得心源”, 造化是物象,我們畫物象的同時,更是畫內(nèi)心的生機。
虛實相生,氣韻自然,知其解者,旦暮遇之。而氣韻本乎游心,神采生于用筆。古人的解釋,已經(jīng)讓我們了然于心。
一幅畫面,若氣韻生動,若遷想妙得,若真力彌滿,自是我們不斷筆隨手、手隨心、心手合一的學習中國畫的心路歷程。




















發(fā)表評論 評論 (3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