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陶淵明家里失火,全家人住在破木船里,他居然有心情寫詩
陶淵明,大家都知道,就是那個不為五斗米折腰,起義山下種桃樹的詩人。
我們先來品嘗一下他寫的這首詩:草廬寄窮巷,甘以辭華軒。正夏長風急,林室頓燒燔,一宅無遺宇,舫舟蔭門前。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將圓。果菜始復生,驚鳥尚未還。中宵佇遙念,一盼周九天?偘l(fā)抱孤介,奄出四十年。形跡憑化往,靈府長獨閑。貞剛自有質(zhì),玉石乃非堅。仰想東戶時,馀糧宿中田。鼓腹無所思,朝起暮歸眠。既已不遇茲,且遂灌我園。
看明白沒有?原來是他家失火了。
這次失火,給陶淵明家?guī)砹司薮蟮慕?jīng)濟損失和財產(chǎn)損失。

損失有多大,就要說到陶淵明的做官。陶淵明做過五次官,最后一次是做“彭澤令”,相當于今天彭澤縣的縣長。剛做了八十多天,突然,上面派來一個“督郵”的檢查人員,讓陶淵明覺得人格遭到極大的侮辱。
督郵這個官,一直都不是什么好東西,三國前期,因為責難劉備,被張飛綁在樹上暴打一頓。
從漢代開始設(shè)立的“督郵制度”,是郡這個上級部門對下屬縣派出的“工作小組”,檢查人員,主要檢查縣里的各項工作。這些“狗屁官”官不大,權(quán)不小,因為他可以代表太守督察縣鄉(xiāng),宣達教令,甚至司獄訟捕亡。他們經(jīng)常到縣里找茬,要吃、要喝、要拿,一般地方縣令都要討好他;但陶淵明不會;而且,他從心底看不起這些“鄉(xiāng)里小人”,于是把官帽和大印掛起來,不為五斗米折腰,自己炒了自己的魷魚——從此辭官,歸隱田園,不再做官。
這次和上兩次,陶淵明在任職的時候,積蓄了一點官俸,在回歸之前,陶淵明也修建了幾座很不錯的房子。就是他在《歸園田居》中寫的“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焙苡迫蛔缘玫摹槭裁凑f這次火災(zāi)對陶淵明損失巨大呢?是因為多年來,辛辛苦苦、忍辱負重做官蓋的這八、九間房舍全部被大火燒光了。
房子被燒光以后,不僅財產(chǎn)損失,更直接的是,陶淵明沒有地方住了。怎么辦呢?他想了一個辦法,就住在門前的破船里。但一般人不知道,破船里怎么住呢?那就是全家人把擱淺在岸邊的漏船拖到岸上,把船翻過來,船底朝天,遮蔽風露。一只船,全家人怎么住呢?肯定還有別的辦法,譬如住到鄰居或親戚家里,但傳里沒有寫,具體什么情況,我也不知道。

陶淵明住的房子,怎么會失火的呢?陶淵明給出的原因是——夏天,風大。但是,夏天不是失火的原因;“風大”也不會引起失火;具體什么原因,是因為燒飯或是孩子的不慎?“失火”的時候,鄰里有沒有人來救?都沒有寫。因為他只想把“失火”寫成“詩”,而不想寫成“檢討書”。
過了一個多月,大概是農(nóng)歷七月半的光景吧!新秋的月亮出來,而且快要圓了,住沒有房頂?shù)钠拼,離天更近,看新月更明亮。這是晚上的情景,早晨起來,看見院子里的蔬菜秋果已經(jīng)重新長出來,只是被大火嚇著的鳥雀還沒有飛回來;也是詩人的余悸和期待復蘇心情。
夜半,他長久地站立在廢墟前,抬頭看遍圓圓的天地,“中宵佇遙念,一盼周九天!庇蛇b看宇宙引入下文的思考和回顧。但他思考的,不是怎么想辦法重新蓋房,另起爐灶,安頓一家老小;而是“仰想東戶時,馀糧宿中田!毕蛲糯弁鯑|戶季子時,路不拾遺;雖然是古書里記載的理想社會,農(nóng)具和馀糧都存放在田里的時代。但這與你失火有什么關(guān)系呢?其實,馀糧放在田里是極端而言之;因為雖然沒有人偷,但田鼠一定會嚙咬;社會制度再好,但田鼠你是消滅不了的。

蔣薰《陶淵明詩集》卷三評說:“他人遇此變,都作牢騷愁苦語,先生不著一筆,末僅仰想東戶,意在言外,此真能靈府獨閑者!
在大火中意志變得更堅強的陶淵明,在二十四句詩中,沒有一句是寫總結(jié)經(jīng)驗,今后如何防患未然的。而是以詩人的心態(tài),描寫了“遇火”后的生活和復雜的心情,此詩明志,作為對躬耕之志的勉勵。也許,過份地坐在房屋的廢墟前唉聲嘆氣或痛哭流涕沒有積極意義,反不如通達一點好。
一百三十年前的管寧就已經(jīng)做出表率了。正史上許多關(guān)于管寧的記載,從曹魏的黃初年間開始,對管寧的征召不斷,曹睿征召,曹芳征召,均不赴,八十四歲的管寧去世了,朝廷還在征召他!妒勒f新語》里大家都熟悉的兩件事:管寧和華歆一同在菜園里刨地種菜,看見地上有一小片金子,管寧不理會,在他的眼里,這片遺金與瓦礫石頭沒有什么兩樣;但華歆卻把金子撿起來再扔出去;后人以此分出兩人的高下。還有一次,他們同坐在一張坐席上讀書,有達官貴人的車馬場面很大地從門前經(jīng)過。管寧照舊讀書,姿勢不變;華歆卻放下書,跑去看。管寧割開席子說:“你不是我的朋友。”

鋤地不撿遺金也好,達官貴人的車馬從門前經(jīng)過也好,家里失火也好,都正可以反襯一個人的精神力量。這就是“知識分子”,讀書人的——精神定力。
陶淵明的偉大,歸根結(jié)底是他“精神定力”的偉大,所以,承載這種思想的詩也偉大。何況,最后陶淵明還是回到了現(xiàn)實!凹纫巡挥銎,且遂灌我園”,放棄幻想,還是灌澆我的田園吧!努力在廢墟上重建家園,期待生命的綠葉成長,自己的世界將是一片“綠光芒”。
在中國詩歌史上,在陶淵明以前,從來沒有一個詩人,沒有一首詩,是寫自己家里失火的;也沒有人寫房舍全被燒光,住在破船里,還在那里寫詩,表達自己從大火中涅槃出堅貞思想的詩人,顯示出中國脊梁一般的知識分子、讀書人的人格力量——這就是陶淵明家“失火”的意義了。
發(fā)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