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意之旅 | 千萬次提醒自己:沒必要、無所謂、不至于

風景
作者:呂德安
為你讀詩:郝富申 | 演員
經(jīng)過多年的失望
我終于搬走了窗口
但仔細一想,事實上
搬走的只是它的框架
黑洞洞的,世界仍在原處
可我畢竟已經(jīng)離開
在它的遠方行走
背負它的窗子框架
天邊飛過相似的候鳥
想象當年的我也一樣
重復地走過這個或那個遠方
背負著自己的窗子框架
選自《傍晚降雨:呂德安四十年詩選:1979—2019》
雅眾文化 | 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
關于作者
呂德安,生于1960年,詩人,畫家。1981年畢業(yè)于福建工藝美術學校。作品有詩集《頑石》《南方以北》等。

比生活本身更重要的是,你如何看待生活
「留言」:你有放下過哪些執(zhí)念嗎?
﹀﹀
終有一天我會在花朵里
還原出另一個自己。
——呂德安《我的蝴蝶》
其實許多人都長期背負著“自己的窗子框架”而不自知,或者說即使意識到這一點也很難說服自己放下。
當你無限度地沉溺于過去的遭遇,被割舍不下的執(zhí)念所裹挾,它們便在某種程度上化作框架,將你的思想觀念、行為模式等限定于其中。于是,這世間風景萬千,你卻只能看到和接受自己已經(jīng)習慣了的那些,甚至以其為全部。
你應該擁有屬于自己的精神世界,但也要不時打破界限,開疆拓土,讓陽光和鮮花進來,把落葉與黑暗掃除出去。

“除了生病以外,你所感受到的痛苦,都是你的價值觀帶來的,而非真實存在。人世間最大的悲哀,就是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卻是我自找的生活!保ㄞD引自楊瀾《幸福力》)
很少有什么事物本身真的能把人困住,反倒是人對事物的看法往往使其作繭自縛。如果壞事尚未發(fā)生便開始焦慮,那相當于遭遇了兩次壞事,事后若還不斷回想的話,簡直等同于遭遇了三次。
有些事,無論自己曾經(jīng)做得多么糟糕,并不意味著以后也不能處理得很好。再多次地審判過去都于事無補,允許遺憾、錯過和不完美,下次、下下次仍舊試試看,就算事與愿違,也不要被失敗的陰影一直籠罩著。

請不厭其煩地告訴自己——沒必要、無所謂、不至于。人的自由和快樂,更多時候是自己給的!澳銘撨@樣去愛,沒有恐懼,沒有障礙,不用去想明天。然后,之后沒有遺憾!保ㄖ炖病ぐ投魉埂稌r間的噪音》)
生活足夠遼闊,何必主動設限,把“自己的窗子框架”挪開——
現(xiàn)在我可以成為任何人
也可以過隨便哪種日子
去隨便哪種未來
只要我走著
花不敢不開
——曹韻《行歌》

演員。代表作:電視劇:《清明上河圖密碼》《棋魂》《芥子時光》《閃光少女》等;舞臺。骸渡徎恰贰
(內(nèi)容來源于“為你讀詩”)
責編:勾曉慶
發(fā)表評論 評論 (0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