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的話:
2021年走了,2022年來了。值此我順辭七十九,笑迎八零后。
2021年10月29日《今日龍口》報刊發(fā)了劉啟強編輯的《79歲的趙術經,為他人送溫暖,為社會作貢獻》一文,對俺進行了鼓勵鞭策。
謝謝氈王村兩委的推薦,謝謝劉啟強老師的關愛!
79歲的趙術經
為他人送溫暖 為社會作貢獻
東江街道氈王村圖書室,多了一些書籍和書畫報紙,村里的書法愛好者經常來查閱學習。村婦聯主席鄭淑紅說,這是從村里走出去的趙術經捐贈的。
趙術經,今年79歲,現住東城區(qū)南生活區(qū),樓房的二樓是他的書房兼居室,兩側是書柜和收藏多年的書畫報,中間放著一張桌子,筆墨紙硯齊全!白约赫覙纷,拿起筆來什么煩惱的事兒都忘了!
傳承家風勇爭先
趙老中等個頭,腰板挺直,精神矍鑠,笑呵呵地提筆寫字。打小受父親影響,趙老好讀書寫字,15歲到煙臺參加大煉鋼鐵,后進了工廠。1961年,他報名參軍,在部隊里從事文秘工作;1983年轉業(yè)回到龍口。
除了教育子女要讀好書寫好字,父親更囑咐他們要尊老愛幼、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多為家庭謀幸福、為他人送溫暖、為社會作貢獻。無論走到哪里,在什么崗位上,趙術經都牢記家風家訓,矢志踐行。
1981年,趙術經任黃縣人武部供管科科長。那年初冬,進行民兵手榴彈投彈訓練。前六個民兵都順利通過,輪到第七個上場,手榴彈竟從這個民兵手里滑脫,落到了自己右腳后、趙術經的右腳前,尾部還“哧哧”地冒著黑煙,即將爆炸。說時遲,那時快,趙術經迅速彎腰,毫不猶豫地抓起手榴彈扔了出去。這當口,這個民兵感覺到大事不妙,轉身就往后跑。趙術經敏銳地發(fā)現,這哪能跑得過彈片的速度,于是不顧被彈片擊中的危險,上前一把拽住民兵的衣領,將其死死地摁在掩體里!爱敃r啥也沒想,也容不得你想什么,為了民兵的安全別無選擇!币虼耍w術經榮立三等功。
服務他人樂不疲
在趙老的意識里,“傳承好家風家訓是要緊事兒,有什么樣的家教,就有什么樣的人!蓖诵莺蟮2001年,他和親朋好友商議,決定重修趙氏西支家譜,成立了10多人組成的續(xù)譜委員會,還在網上開了博客,及時發(fā)布消息,征集線索。
在五年的修譜過程中,趙老展現了大度和愛心,他騎著自行車,不辭辛苦,東一頭西一頭地“撞”。不光做好自己份內的事兒,有人尋祖找到他,他更是當自家事兒去做。
2007年,有一黑龍江賈氏后人在網上搜索“賈楨”條,進入了“龍口趙氏”博客網頁,聯系上了“族內大總管”趙術經。得知這個遠在黑龍江朋友的愿望,趙術經查閱黃縣縣志,尋訪賈楨資料;跑到賈楨故里黃格莊實地考察,只要有新的消息、新的線索,都及時告知對方。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半年多的努力,趙術經打聽到東萊街道北關村一位90多歲老人手里有《芝陽賈氏族譜》。借到后,他復印了10多份,除了寄給這位素不相識的朋友,還分發(fā)給龍口當地從事史學研究的專家和愛好者。
像這樣的事兒,趙老樂此不疲。“歷史資料相當要緊,承載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要讓一代一代記住自己的根在哪里,延續(xù)下去。不能保守,要和大家分享,保存好!壁w術經說,2009年西支續(xù)譜委員會將趙氏西支族譜捐贈給山東省圖書館,“既給族譜找了個好的保管場所,又便于徙居他鄉(xiāng)宗親查閱,還豐富了國家藏書內容!彼詹亍⑥D贈省圖書館的族譜有十幾部。
雖年近八十 ,但趙術經忙得很,他說:“老有所為,才能老有所樂,有事兒干就是好,哈哈哈——— ” 記者 劉啟強







發(fā)表評論 評論 (8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