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婷婷,在线观看a级片,亚洲人成网站色www,夜夜爽77777妓女免费看,影音先锋啪啪av资源网站

登錄站點

用戶名

密碼

[名人軼事] 紅發(fā)男孩梵高:星空下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6 已有 223 次閱讀   2024-07-04 09:21
小編推薦
紅發(fā)男孩梵高:星空下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搜狐文化 2024-07-02 17:00
梁永安在《〈渴望生活:梵高傳〉導讀》寫道:藝術是無盡的,正如“詩無達詁”,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認知,而有趣的靈魂是無法復制的。藝術家梵高就是這樣一個有趣的靈魂。
凡高《給高更的自畫像》1888年 哈佛大學美術館藏
梵高從他開始學習繪畫,到他37歲那年自殺,時間跨度不足10年,在這期間他一共創(chuàng)作了864張油畫、1037張素描,以及150張水彩畫。
梵高的作品也在拍賣市場屢創(chuàng)新高,《有柏樹的果園》是梵高目前為止最貴的作品,成交價為1.172億美元。其他如《加歇醫(yī)生的肖像》、《田野里的勞工》等畫作也備受收藏家青睞。
然而,這位才華橫溢的藝術家卻長期受到精神疾病的困擾。梵高住進精神病院時的診斷是癲癇,1956年學者更明確指出是病灶在顳葉(由于服用苦艾酒治療邊緣系統(tǒng)的早期病變而導致)。根據(jù)梵高留下的書信往來、周圍人對他的回憶,以及在阿爾勒住院期間的記錄來看,大多數(shù)人認為梵高更可能是罹患了精神分裂癥或者雙相情感障礙,也就是常說的躁郁癥。
此篇我們分為六個章節(jié)來介紹來自荷蘭的藝術家梵高,帶大家拋開這些固有的印象,深入了解這位后印象派畫家短暫而傳奇的一生。
第一章:不完美的“替代品”
文森特·威廉·梵高,這個名字,其實承載了一個家庭的深情與紀念。他與早他一年夭折的哥哥同名,巧合的是梵高的生日,竟然與他哥哥去世的日子一致。這種雙重的巧合,在冥冥中預示著梵高一生的悲劇色彩。
梵高的父母 (左)父親提奧·多洛斯·梵高(右)母親安娜
梵高,他出生在荷蘭的一個牧師家庭,父親提奧·多洛斯·梵高是個相當冷漠的人,而他的母親安娜則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女性。不過,梵高的童年經(jīng)歷可并不太愉快。因為他的父母經(jīng)常帶他到墓地去祭拜夭折的哥哥,這讓他總覺得自己就像是個替代品,好像永遠也得不到父母那種深深的關愛。
這種家庭環(huán)境,對梵高的成長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他早期的學習和工作都表現(xiàn)得相當糟糕,孤僻的性格加上些許叛逆,讓他在學校里并不怎么受歡迎。所以,“退學”和“轉(zhuǎn)學”幾乎成了他學習生涯的代名詞。這些經(jīng)歷,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他后來的藝術風格和人生軌跡。
梵高的叔叔森特
在梵高14歲的時候,他的叔叔——著名的巴黎藝術品銷售經(jīng)理森特,給他在海牙古皮爾總店安排了一個學徒的工作。不過,梵高因為受不了家庭和上司的壓力,最后決定離開藝術品經(jīng)紀人的行業(yè)。之后,他也嘗試過很多其他的工作,比如教師、書店店員等等,但都沒有成功。
說到這里,重點提一下梵高對書籍的熱愛。他曾經(jīng)在書店工作過,而且從他給弟弟提奧的信里,我們可以看出梵高的閱讀量是很大的。據(jù)統(tǒng)計,他在信里提到了200多位作家的數(shù)百部文學作品。梵高自己都說:“我對書籍有種無法抵擋的激情。”這種熱愛不僅體現(xiàn)在他的閱讀上,還體現(xiàn)在他的藝術創(chuàng)作中。比如他在1881年創(chuàng)作的大幅水彩畫《火爐旁讀書的男人》,就充分展示了他對讀書主題的熱愛。
《火爐旁讀書的男人》1881年
早年的求學和求職的經(jīng)歷讓梵高精神上也受到了很大的打擊。但短暫的挫敗感沒有讓梵高放棄對藝術的追求。
梵高十九歲照片 來源:視覺中國
他曾經(jīng)說過“我夢想著繪畫,我畫著我的夢想!薄盀榱怂,我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險;由于它,我的理智有一半崩潰了;不過這都沒關系……”那么梵高是從何時開始學畫?他又經(jīng)歷了怎樣的故事,請看下一章。
第二章:藝術的覺醒
1880年,梵高在春天的時候去了奎姆游玩,他選擇住在一位礦工家里,而正是這次經(jīng)歷,讓他真正踏上了藝術創(chuàng)作的道路。在那里,他投入地臨摹了大量關于藝術家米勒的作品。
說起米勒,梵高對他非常敬重。我們從他給弟弟提奧的書信中就能看出來,比如在1889年11月2日,他在信中就這樣寫道:“你寄來的米勒的畫讓我非常高興,我現(xiàn)在正狂熱地研究它們。好久沒有見到真正的藝術了,我有些懈怠,但這次的畫重新喚醒了我!彼,這次春游奎姆的經(jīng)歷,對梵高來說,無疑是他藝術創(chuàng)作生涯中的一個重要轉(zhuǎn)折點。從此,他開始了自己的藝術探索之旅。
〈左·米勒〉《播種者》〈梵高·右〉
1881年梵高開始繪畫,同年10月,赴布魯賽爾,學習透視學和解剖學。與布魯賽爾的荷蘭籍畫家凡·拉帕德來往;弟弟提奧開始給予文森特經(jīng)濟支持。
梵高《飯前禱告》炭筆素描/1882年
在1883到1885年這段時間,梵高的繪畫技巧不斷完善。
梵高早期的畫風是比較寫實的,主要受到了荷蘭傳統(tǒng)繪畫和法國寫實主義畫派的影響。這里,我們介紹下梵高的早期作品——《吃土豆的人》。
這幅油畫是他在1885年創(chuàng)作的,在畫這幅畫之前,梵高做了充分的準備工作。他根據(jù)畫面的構想,畫了大量的人物肖像和靜物畫來練習。可以看出,他對這幅畫是寄予了厚望。他在給妹妹威利米娜的信中就曾說過,《吃土豆的人》是他最成功的作品。他還說:“我對自己作品的看法是,我在紐恩畫的農(nóng)民吃土豆的畫,畢竟是我畫的最好的作品!
梵高《吃土豆的人》,1885年,現(xiàn)藏于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館
從《吃土豆的人》這幅畫作中,梵高運用了很暗的色調(diào),全景式地描述了一個貧寒家庭用餐時吃土豆的情景。這與我們通常所見到的梵高那些色彩明亮、濃烈的作品風格大相徑庭。但正是這種真實感,讓我們更加深切地體會到了勞動者的艱辛與力量。盡管當時的梵高在藝術手法上還顯得有些青澀,但真實地展示了真實存在的農(nóng)民生活:不是用色彩來“美化”或者正確地“修飾”的農(nóng)民生活,而是散發(fā)著以上各種味道的農(nóng)民生活。
正如梵高本人所說:“真正的畫家畫物體,不是根據(jù)物體的實際,而是跟怒自己的感受來畫,就像米開朗基羅創(chuàng)造的人物形象腿太長、臀部大,我就是想通過這些不準確和偏差來重塑和改變現(xiàn)實”。
梵高對于勞動人民的關注也離不開他在礦區(qū)做傳教士的經(jīng)歷,梵高在博里納日的一個礦區(qū)做福音傳教士期間,目睹了礦區(qū)人民的悲慘生活,而且在做傳教士期間他通過速寫的形式記錄了礦工的生活,同時也臨摹了大量的素描,他寫到“我經(jīng)常畫到深夜,既為了留做紀念,也為了加深我對周圍事物情不自禁的感觸!
畫作完成后,梵高滿懷期待地將其寄給了在巴黎的弟弟提奧,希望他能帶著這幅畫參加巴黎的畫展。然而,事與愿違,巴黎那邊對這幅畫作的反饋并不理想,他們認為這幅畫在技巧、構圖、色彩等方面都存在問題。這無疑給梵高帶來了巨大的打擊,但他并沒有因此而放棄對藝術的追求。他曾對弟弟提奧說:“許多著名的畫家在遭到不理解和多次的拒絕之后,所做的就只是繼續(xù)畫!
第三章:色彩的狂歡
在1886年,梵高的藝術生涯迎來了重要的轉(zhuǎn)折點。從那年1月起,他開始在安特衛(wèi)普美術學院學習繪畫,不斷錘煉自己的技藝。而到了2月底,他踏上了前往巴黎的旅程,與弟弟提奧同住,這座浪漫之都成為了梵高藝術創(chuàng)作的福地,也是他創(chuàng)作風格的分水嶺。
在巴黎,梵高深受印象派的影響,同時,日本浮世繪也為他的藝術理念帶來了全新的沖擊。這些元素融合在一起,使得梵高的畫作開始嘗試更加明亮的色彩,主題也發(fā)生了轉(zhuǎn)變,由田野風光轉(zhuǎn)向了塞納河畔的美景和生動的人物肖像。
《唐吉老爹》,1887年,梵高巴黎羅丹美術館藏
梵高對日本浮世繪到了癡迷的程度,他1887年創(chuàng)作的《唐吉老爹》就是最好的證明。仔細看這張畫,人物背景幾乎都是浮世繪版畫,其中包括了歌川廣重的《飛鳥山暮雪》,葛飾北齋的《紅富士》,還有歌川廣重的《名勝江戶百景》等等,都是浮世繪的經(jīng)典作品。而且,浮世繪的平涂技法在梵高的很多油畫作品中都有所體現(xiàn)。
我國著名畫家豐子愷對這張《唐吉老爹》的觀感是:流露著一種讓人微笑的、溫和的人間情味。
那么,在1887年,梵高由于與不斷發(fā)展的當代法國藝術運動接觸,他的藝術視野得到了極大的擴展,這也使得他的畫風發(fā)生了巨變。
第四章:瘋狂的邊緣
雖然巴黎時期對梵高的藝術創(chuàng)作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但那時的梵高已經(jīng)開始和精神疾病作斗爭。在這種困境下,他甚至開始覺得自己成了弟弟的負累,因為提奧一度跟凡·高說道:“我就求你一件事,別害我!倍以1888年初,提奧舊病復發(fā),這讓凡·高認為是自己的身體和精神方面的問題害了弟弟。于是,梵高選擇了離開巴黎。
法國阿爾勒航拍圖
1888年,梵高輾轉(zhuǎn)來到了法國南部普羅旺斯的阿爾勒。在這里,梵高的畫作中,色彩的平涂和大面積的色塊使得畫面更加簡潔,但同時也大大增強了藝術的表現(xiàn)力。
像大家耳熟能詳?shù)摹断蛉湛贰ⅰ饵S房子》、《臥室》、《夜晚露天咖啡館》等杰作,都是在這個時期誕生的。
《羅納河上的星夜》1888年 收藏于法國巴黎奧賽美術館
《羅納河畔的星夜》在信件中的草稿,1888年
《羅納河上的星夜》是梵高在剛來到阿爾勒的時候完成的一幅作品,是在阿爾的羅納河創(chuàng)作的。畫星空一直是梵高的一個夢想,他曾寫信給他的朋友埃米爾·貝爾納(Émile Bernard)說:“畫一幅星空,這是我想嘗試去做的。
整個畫面,冷色的深藍短線鋪滿整個夜空,有力的筆觸表達出夜的深沉神秘與無法預測,而點綴其上的微明星子,與倒映在河面上的瓦斯燈燈影相互輝映。
小紅書博主YIREN拍攝巴黎塞納河附近
近日小紅書博主拍攝的巴黎塞納河附近的景象“完美復刻”了梵高創(chuàng)作的《羅納河上的星夜》的場景。
梵高之所以來阿爾勒,除了遠離巴黎外,還計劃打造一個南方畫派,并邀請了他的摯友高更,一同來阿爾勒實現(xiàn)夢想。梵高的弟弟提奧曾寫信給凡·高:“高更會來,這將為你的生活帶來重大改變。我希望你的努力不會白費,讓畫家們把你的屋子當成自己的家吧!”
為了迎接好友的到來,梵高以每月15法郎的價格租下了一套兩層公寓。外墻是他最為鐘愛的黃色,被他叫做“黃房子”。
梵高與高更的通信,以及隨信所畫的《臥室》草稿
這張書信詳細記錄了梵高對阿爾勒房子的裝修布局的設置,但高更似乎并不喜歡梵高的布置,高更到達阿爾勒后很快購入一系列家居用品,把梵高為他準備的床品扔了出去,換上從巴黎帶來的床單,還讓人從布列塔尼寄來了陶器、餐具、銀器、蝕刻版畫和一把劍。
雖然二人有一些小插曲,當高更踏入“黃房子”時,梵高還是非常開心的。二人互相贈予《自畫像》,梵高為高更繪制了《向日葵》,而高更則回贈了《畫向日葵的梵高》。
梵高《花瓶里的三朵向日葵》布面油畫 73.5×60cm 1888年8月美國私人收藏
梵高之所以畫向日葵,是因為在等待高更到來的日子里,他計劃創(chuàng)作12幅曾被高更贊許的“向日葵”,裝飾他在阿爾勒租住的“黃房子”里,但他最后只完成了4幅。他曾在寫給弟弟提奧的信中寫道:“將擁有雪白的墻壁,以精彩的黃色向日葵作為裝飾!
高更《正在畫向日葵的凡高》布面油畫 73×91cm 1888年梵高博物館
當高更把《正在畫向日葵的凡高》給凡高看的時候,凡高說:“這當然是我,但是神經(jīng)錯亂了!辫蟾哒J為這張肖像畫是對他的侮辱,而且梵高曾回憶與高更爭吵的經(jīng)歷,他是這樣表述的:“高更與我以極度緊張的情況爭論肖像畫問題,以及其他類似的問題,直到我們兩人全部精疲力竭為止!
其實如果深挖細節(jié)的話,高更之所以來阿爾勒很大原因是梵高的弟弟提奧承諾對他藝術上的資助也就是幫他還債。高更之前是股票經(jīng)紀人出身,但因為股市大跌,他轉(zhuǎn)行做了藝術家,而且欠了外債。
而且二人作畫的時候,高更經(jīng)常對梵高吼道:“用你的頭腦作畫!”所以僅僅兩個月的時間,二人關系破裂。1888年12月23日晚上,梵高在一次爭吵中用剃刀割掉了自己左耳朵上方一小塊,并將其送給了一位妓女!抖p繃帶的自畫像》真實地展示了他的精神狀態(tài)。高更的離去也讓梵高的精神狀態(tài)極度崩潰,1889年,梵高前往法國東部接受精神治療。
高更曾在多年后回憶過梵高割耳事件,“……我轉(zhuǎn)過身,看到梵高向我沖過來,手里握著一把剃刀。那一刻,我凝視他的眼神一定非常堅定有力,使他停下來,低著頭,一會兒就轉(zhuǎn)身走回屋里!
《割掉耳朵后的自畫像》1889年,50X45厘米,油畫
《耳朵戴著繃帶的自畫像》這幅作品是藝術家梵高割掉自己耳朵一個月后所作的,從畫面上看其傷勢嚴重而顯著。
梵高的醫(yī)生雷伊畫的梵高耳朵的傷口圖解 來源:全歷史
梵高的耳朵的傷勢是非常嚴重的,他割下了幾乎整只耳朵,而不是耳垂。2016年7月,荷蘭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館舉行名為「在瘋狂的邊緣」所畫的一幅圖畫,畫上據(jù)說是梵高耳朵的狀況,顯示耳朵約八成面積被割去,只剩下耳垂。而且除了割耳朵以外,梵高還有一個怪癖就是吃顏料,最喜歡的顏色是鉻黃,顏料含有有毒的鉛和鉻,長期攝入可能對身體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產(chǎn)生影響。
第五章:最后的歲月
在1890年7月27日的那一天,梵高從旅店老板那里借來了一把左輪手槍。那天下午,他帶著手槍,來到了鎮(zhèn)子上方那片金黃的麥田開始作畫?墒,誰又能想到,這位杰出的藝術家,竟然會舉起那把左輪手槍,對準了自己的腹部扣下了扳機。
在受傷后,他艱難地,一路顛簸著回到了奧威爾的旅館。盡管醫(yī)生竭盡全力,但那顆子彈已經(jīng)無法取出。梵高直到29日的凌晨,他才終于解脫,離開了這個世界。
梵高的弟弟提奧,他無法接受哥哥自殺的事實。在梵高離世僅僅六個月后,也因為悲傷過度而病逝。
《麥田群鴉》(局部) 1890年7月 創(chuàng)作于奧維爾 現(xiàn)藏于梵高博物館
《麥田群鴉》這幅畫作,常常被人們看作是文森特·威廉·梵高自殺前的預告。確實,這幅畫是在梵高自殺前兩周創(chuàng)作完成的,畫面上那肅殺、陰郁的氛圍,仿佛預示著即將到來的悲劇。
然而,關于梵高的死,其實一直存在著巨大的爭議。有一種說法,梵高并非自殺身亡。而是當?shù)氐囊恍┣嗄暌馔獾卮蛑辛怂5蟾咚]有去指控這些兇手,而是選擇了保護他們。這是著名的藝術史學家約翰·雷華德在奧威爾進行采訪調(diào)查后得出的結論。
“他生下來。他畫畫。他死去。麥田里一片金黃,一群烏鴉驚叫著飛過天空!狈▏娙瞬ǖ氯R爾這句短詩寫盡了梵高的一生。
第六章:梵高的“遺產(chǎn)”
梵高生前一直在失敗中掙扎,他生前僅僅賣出過一張畫《紅色葡萄園》。
《紅色葡萄園》1888年 莫斯科普希金博物館
《紅色葡萄園》是他于1888年11月創(chuàng)作的油畫。他在寫給兄弟西奧的一封信中說:“星期天,我看到一片葡萄般深的葡萄田。夕陽西下的余暉在雨后的田野上灑滿了黃金和深紅及暗紫色”,《紅色葡萄園》因此應運而生。
這幅畫是梵高自殺前四個月,在布魯塞爾的一次展覽上賣了400法郎(約合16英鎊)。
然而為什么在他離世后卻聲名鵲起,成為世界級的畫家呢?
這背后,我們要感謝一位女性,她就是梵高的弟妹——喬·邦格。說起喬·邦格,雖然她沒有專業(yè)學過藝術經(jīng)紀,她來自一個普通的保險員家庭,手上也沒有什么特別的資源和渠道,但她卻擁有哥哥文森特的2000多件作品和超過900封信。但她對梵高作品的推廣是她人生的一個目標,她在日記中寫道:“除了把孩子養(yǎng)大成人,他還留給我另一項任務——文森特的作品,讓它們被盡可能多的人看到、欣賞到!
這張圖片是喬·邦格和提奧的家,可以說不大的空間掛滿了梵高的畫作。
喬·邦格主動聯(lián)系到了一位著名的藝術評論家Jan Veth,希望通過他的評論來擴大梵高的知名度。但Jan Veth認為梵高的作品“近乎粗俗”,不愿意為他寫評論。但喬·邦格交給Jan Veth一個信封,里面裝滿文森特的信件,鼓勵他也通過這些信來理解畫作。
她在寫給費特的信中說:“我閱讀這些信件——不僅是用我的頭腦——還深入整個靈魂。我一讀再讀,直到文森特仿佛就站在我的面前!
后來,這位評論家被喬的真誠打動,并認真讀了梵高的信件,在為梵高撰寫的一篇評論文章中寫道:“我現(xiàn)在看到了一位藝術家所具有的令人驚嘆的洞察力。我既然了解了梵高的魅力,就可以全盤接受關于他的一切!
同時,喬也細心地整理了梵高和他弟弟的書信,并在1914年歷經(jīng)艱辛出版了《文森特·梵高信件集》。這本書讓更多的人開始了解并欣賞當時還未成名的梵高。
所以,梵高之所以能在逝世后獲得如此高的聲譽,喬·邦格的貢獻是功不可沒的。她通過智慧和努力,讓梵高的藝術才華得以被世人看見和認可。令人感動的是,喬其實僅僅和提奧結婚21個月,雖然這段婚姻并不長,但她確用一生的時間完成她愛人提奧生前的愿望。而且在生命最后階段,喬安娜安排將提奧的骸骨從墓地掘出,重新安葬在文森特墓旁,以致敬梵高兄弟。
喬·邦格
喬·邦格(中)在她的客廳里,周圍是梵高的畫作。照片左邊是她的兒子文森特。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館(文森特·梵高基金會)
除了喬的努力,還有一位傳記作家同樣為梵高日后的成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就是一位名叫歐文·斯通的美國傳記作家。
1927年春,歐文·斯通在法國的巴黎看到梵高的畫展。距離梵高已去世37年,但美國公眾對這位荷蘭畫家知之甚少。通過這次畫展斯通決定為這位荷蘭畫家寫一部傳記,而且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他研讀了大量梵高的書信,實地走訪了梵高生前旅居過的地方、采訪了很多梵高在世親友等。
當時他完成梵高的傳記《梵高傳:對生活的渴求》年僅26歲,但因為梵高當時名氣不大許多出版社拒絕出版,直到斯通跑了17家出版社后才找到朗曼格林出版社(今朗文公司)愿意出版此書。沒想到這本不被看好的書1934年出版后便爆火,并被譯成8O余種文字,發(fā)行數(shù)千萬冊。這也讓梵高的知名度迅速擴張,逐漸成為世界級的藝術家。
1973年6月2日,梵高博物館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成立,這所博物館收藏有世界上最多的梵高作品,成為人們“朝拜”梵高的“圣地”。
梵高和提奧的墓在巴黎西北方、瓦茲河畔的奧威爾小鎮(zhèn),這是梵高最后生活的地方。
梵高曾經(jīng)在寫給弟弟提奧的信中寫道“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團火,路過的人只看到了煙,但總有一個人,總有那么一個人能看到這團火,然后走過來,陪我一起!毕Mㄟ^本篇文章,讓你越過琥珀色的麥田,看到梵高心里的這團火。
文/袁立聰 審/錢琪瑤
分享 舉報

發(fā)表評論 評論 (4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