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韓再芬:黃梅戲第一美人,集演技容貌于一身,今57歲卻仍孤身一人
黃梅戲,作為中國五大戲曲之一,以其獨特的唱腔和情感表現(xiàn)打動了無數(shù)觀眾。而在這一藝術領域中,有一位無可爭議的“黃梅第一人”——韓再芬,她不僅使黃梅戲在老曲目中煥發(fā)新生,還創(chuàng)造了許多新曲目,讓這一傳統(tǒng)藝術更好地融入現(xiàn)代社會。盡管她的事業(yè)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她的感情生活卻波折不斷。如今,這位黃梅戲的女王,過得如何呢?

黃梅戲的發(fā)源地,大家通常會聯(lián)想到湖北黃梅縣。然而,這一戲曲的影響并不僅限于黃梅縣。除了這個發(fā)源地,其他許多地方也對黃梅戲情有獨鐘,其中包括韓再芬的家鄉(xiāng)——安徽省安慶市。

韓再芬對黃梅戲的深厚感情,源自她的母親。她的母親是當?shù)攸S梅戲團的一位“名角兒”,每天早晨,她都會在院子里練習歌聲,這樣的情景成了韓再芬童年記憶的一部分。相比其他孩子在父母催促下起床,她和姐妹們則是伴隨著母親的優(yōu)美歌聲醒來。家里有很多孩子,但大多數(shù)并不對黃梅戲感興趣,反而常常覺得母親的歌聲聽得夠多了。唯獨韓再芬,對黃梅戲有著難以言喻的熱愛,只要母親在家,她便纏著她唱給自己聽。母親為此十分高興,她的衣缽后繼有人,便開始親自教授韓再芬。

初學戲曲最重要的是扎實的基本功,然而這一階段往往最為辛苦且枯燥。母親轉變成嚴厲的老師后,韓再芬便經歷了無數(shù)次的挫折與挑戰(zhàn),盡管她偶爾會撒嬌耍賴,母親依然毫不放松。正是在母親的嚴格教導下,韓再芬的唱腔逐漸有了韻味,盡管起初還顯青澀。然而,由于母親并非專業(yè)老師,她能教給韓再芬的知識終究有限。因此,在韓再芬十歲時,母親將她送入黃梅劇團接受專業(yè)訓練。

黃梅劇團當時只招收了11名學員,而韓再芬?guī)缀跏堑谝粋通過考試的,她的天賦便顯示出了與同齡人不同的優(yōu)勢。然而,進入劇團后,訓練的強度遠超她的預期,劇團的老師比母親更加嚴格,錯一次便要挨批評,盡管韓再芬天賦異稟,依然未能幸免于罰。許多孩子因為承受不住壓力而選擇退出,盡管韓再芬也曾有過放棄的念頭,但每當她想到母親期待的目光,便又重新振作,繼續(xù)堅持。

她的努力沒有白費。憑借天賦和毅力,韓再芬引起了黃梅戲大師麻彩樓的注意。麻大師不時指點她的演唱技巧,幫助她彌補不足。得到了名師的教誨后,韓再芬的進步顯著,外出演出時也屢屢獲得表揚。隨著她不斷積累經驗,韓再芬的唱功越來越成熟,也逐漸獲得了更高的聲譽。

1984年,安徽電視臺決定制作一部黃梅戲電視劇,旨在將這一傳統(tǒng)戲曲藝術推向更廣闊的觀眾群體。在激烈的選拔中,韓再芬脫穎而出,獲得了女主角的角色,這也為她的演藝事業(yè)打開了新的篇章。自此,她開始了舞臺與熒幕兩頭跑的生活,即使日程繁忙,韓再芬依然以卓越的表現(xiàn)贏得了觀眾的喜愛。

但隨著成名,韓再芬逐漸意識到一個問題:黃梅戲傳統(tǒng)的唱段和劇情過于固定,而在快速變化的時代中,如果固守不變,便容易陷入衰退。為了黃梅戲的未來,也是為了自身的藝術探索,韓再芬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1989年,她創(chuàng)作并改編了《徽州女人》,這部劇采用了新的創(chuàng)作方式,特別是在情節(jié)上做出了大膽的調整,結尾的悲劇色彩也打破了傳統(tǒng)戲劇的“大團圓”模式。意外的是,這部作品受到了極大的歡迎,觀眾熱烈的掌聲不斷,后續(xù)的演出場場爆滿,韓再芬也憑此劇獲得了梅花獎等多個獎項。

這一成就標志著她戲劇生涯的全新起點。她在新老黃梅戲之間找到了平衡,一方面大膽創(chuàng)新,另一方面又不忘傳承傳統(tǒng)。她的努力使黃梅戲煥發(fā)了新的生命力,并且開始擔任更多重要職務,如黃梅劇院院長、中國戲劇協(xié)會副主席等。即便身居高位,韓再芬依然保持著低調務實的風格,繼續(xù)為黃梅戲的傳承與發(fā)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然而,事業(yè)上的順遂并未彌補她在感情上的遺憾。韓再芬雖然不缺乏追求者,卻依舊單身。年輕時,她曾有過一段真摯的感情,那位男孩和她同屬一個劇團,兩人也曾一度十分親密。然而,由于男孩因身材變化離開了劇團并去經商,兩人最終因異地戀的壓力選擇分手。此后,韓再芬雖曾有不少有意的人追求,但都未能成行。

她的工作繁忙,每日的戲劇改編與發(fā)展幾乎占據(jù)了她所有的時間。此外,韓再芬并不是那種愿意將就的人,雖然父母常勸她結婚生子,避免晚年孤單,但她認為,孤獨并非來自于婚姻,而是來自于內心的貧乏。如果一個人精神上得到了滿足,孤獨就不復存在。盡管如此,作為女人,韓再芬依然渴望一份真正的愛情,只是合適的人尚未出現(xiàn)。

如今,韓再芬已經57歲,事業(yè)已登頂,感情方面依然空白。她享受著這樣充實的生活,并為自己曾經的選擇無悔。她或許一生都未能遇見那個理想的伴侶,但她相信,自己的內心已經足夠豐盈,黃梅戲便是她最愛的“伴侶”。

發(fā)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