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靠語言玩弄世界!他寫下一篇無法超越的奇文,全文96字讀音全一樣

"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清華大學老校長梅貽琦
《施氏食獅史》——是民國第一鬼才趙元任,寫下的一篇至今讓人無法超越的奇文,96個字的讀音居然都是"shi",出奇地相同一致。其原文如下:
"石室詩士施氏,嗜獅,誓食十獅。施氏時時適市視獅。十時,適十獅適市。是時,適施氏適市。施氏視是十獅,恃矢勢,使是十獅逝世。氏拾是十獅尸,適石室。石室濕,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施氏始試食是十獅尸。食時,始識是十獅尸,實十石獅尸。試釋是事。"
我們在感嘆于原文的神奇時,也為其作者趙元任的語言技巧所折服。那關(guān)于趙元任,他到底是何方神圣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清華國學院"四大導師之一

也許大家都在網(wǎng)上看到過這么一張畢業(yè)證書,上面有王國維、梁啟超、陳寅恪、趙元任這四個名字,其中前三個也許大家早已耳熟能詳,但后一位我們卻相知甚少。其實,這四位都是"清華國學院"的導師,而排列在最后一位的趙元任也是其中的一位。
雖然我們對他不太了解和熟悉,但既然能作為"清華國學院"的四大導師之一,相信趙元任也一定有他的過人之處的領(lǐng)悟與能力。
想低調(diào),但實力的光芒太大
大家都知道,在人才輩出的民國時期,想在眾多優(yōu)秀的人才中脫穎而出的,那就得有傲人出彩的實力。而趙元任,則就是在眾多優(yōu)秀人群中最與眾不同的那一位,被稱為"民國第一鬼才"。
有人說,他是語言天才,單單靠語言就能玩弄整個世界的可怕男人。

小時候的趙元任因為祖父的工作調(diào)動而經(jīng)常搬家,每次搬家都是從一個城市搬到另外一個城市去。所以,趙元任搬一次新家就學會了一種新的方言,并且讓趙元任驕傲的是,他學語言的速度比一般的同齡人都快,且語感很好。
久而久之,全國各地的方言差不多都被趙元任學會了。如官話、山東話、蘇州話、閩南語等一系列的方言,這也就為趙元任的語言學研究打下了堅實牢固的基礎(chǔ)。
聽說有一次,在一個五湖四海朋友的聚餐飯桌上,為了與這群來自全國各個地方的朋友交流,趙元任隨機切換了八種方言。
到了17歲的時候,趙元任到北京參加了留美考試?荚嚨膬(nèi)容有十幾門的語言學課,其中就包括英、德文與拉丁文。但趙元任之前并沒有過任何對拉丁文的接觸,于是他就借了三叔的一本《第一年拉丁文》在考前的二十多天里臨時抱抱佛腳。

成績出來后。讓人出乎意料的是,在七十多個留學生里,趙元任的排名居然排在第二位。
而后,趙元任便開始了更深入的語言學習。至今粗略計算趙元任已精通界三十三國的語言與掌握了上百種各個地方的方言。
每到一個地方,趙元任就切換該地方的語言與當?shù)厝私涣,讓該地方的本地人都不禁感嘆與發(fā)出疑問:"老實說,你到底是不是我們這里土生土長的人?"
以語言為例,趙元任的語言成就在世界上稱"第二",可能不會再有人敢稱"第一"。
緊接其后的是,趙元任以其雄厚的實力與高超的語言技巧寫下了這篇96個字讀音完全相一致的《施氏食獅史》。這篇文章叫做"同音文",是由趙元任首創(chuàng)。

而后,他又創(chuàng)作了另一篇字數(shù)很少的"同音文"——《熙戲犀》,這一篇的讀音也是完全相同,全文都以"xi"為音。
有此雄厚實力的趙元任也想低調(diào),可是實力的光芒實在太大了,不允許他低調(diào)。
"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博學多才之士
一個人在一方領(lǐng)域上取得卓越的成就已經(jīng)很了不起了,而且成就往往是需要付出一輩子的心血才能獲得的。但是,趙元任并不僅限于語言學方面,可以說,他比一般的大師都有精力,比一般的大師都瘋狂。
趙元任以第二名的好成績進入美國康奈爾大學,開始主修數(shù)學與物理,并打破了當時康奈爾大學的平均最高記錄,在1914年順利拿到理學學士學位。

而后,他又開始轉(zhuǎn)向語言、哲學與音樂學科,把語言、哲學、音樂等學科的所有選修課都給安排上了。
他在語言學科中,為了上法文,專門跑到另一個學校去蹭課;1914年畢業(yè)后,他又投向了哈佛的懷抱,進入了哈佛學習哲學;在就讀哈佛期間,又選擇了心理學與科學史作為選修課程,同時也繼續(xù)學習音樂和語言學。
雖然學的雜、學的廣,但是趙元任學的質(zhì)量卻很好。他不僅拿到了一系列的博士文憑,也斬獲了一大批豐厚的獎學金。
再后來,趙元任回到了母?的螤柎髮W做了物理老師;但第二年,祖國的清華大學又請他回國教數(shù)學,回去后,清華大學的教務(wù)處原本是讓他教英語和代數(shù)的,但又改成了哲學和中國史,最后的最后,他教的卻是心理學和物理。
但對此,趙元任沒有任何的不滿,因為不管教什么,在這些學科的領(lǐng)域里他都取得過一系列的成就,教什么都能教。
看到這里,我們不禁感嘆,果然學霸就是不一樣,趙大師真是"學霸本霸"啊!

結(jié)語:
讀完趙元任的《施氏食獅史》,我們可以為他精深的語言藝術(shù)技巧所折服,也為我國博大精深的漢語文化所驕傲。雖然是相同的字音,但卻是不相同的字形,也是不一樣的意蘊與意味。
在感受到了趙元任大師帶給我們的神奇知識的同時,我們也從中了解到了他的個人經(jīng)歷,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到一代大師學者的"瘋狂人生"。原來,"大師"之所以能成為大師,大師之所以能寫出如此奇妙的作品,這都與他的博學多才脫離不了關(guān)系。
我們不僅僅要感嘆作品語言技巧的高超,作品本身的豐富藝術(shù)價值與中華漢語文化的博大精深,更要學習創(chuàng)造作品作者內(nèi)在的那股"好學的瘋狂勁兒"。
我們不僅要向作品致敬!更要向大師致敬!
發(fā)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