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遠東,國畫大家,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書畫研修中心研修員,中國當代藝術研究院常務理事,中國革命博物館東方美術館藝術家協(xié)會會員,東方藝術研究院名譽院長。
劉遠東作品 《起航》
他出生于傳統(tǒng)藝術世家,幼年提筆學畫,而立之年即聲名鵲起,所獲獎項無數(shù)。他在山水畫方面,遠宗宋,明,清諸家畫派,近習張大千,傅抱石,陳少梅等大師。作品氣勢磅礴,厚重雄壯,煙嵐飄渺,雄強蒼勁。他就是“畫壇才子”劉遠東。
劉遠東作品 《浴牛圖》
傳統(tǒng)是根,個性是魂,脫離傳統(tǒng)就縹緲無根,缺乏個性就泯然眾人。劉遠東深諳此理,多年來,他在山水畫的研習與創(chuàng)作苦心造詣,堅持不懈以傳統(tǒng)為根,以生活為源,潛心師法眾家,苦心畫風出新。終集眾家之長,成一家之風,與傳統(tǒng)一脈相承又別開生面。
劉遠東作品 《聽松圖》
劉遠東尤擅青綠山水畫。他師古而不泥古,脫俗而不媚俗,形成了其獨特的畫風。劉遠東作品 《鶴鳴圖》
因劉遠東山水畫風遠宗諸家畫派,要理解其作品的畫風,首先要溯源青綠山水畫科。青綠山水作為獨立畫科正式確立于隋唐。董其昌在他的“南北宗”思想中,褒文人畫,貶青綠山水畫,使二者相互背離。劉遠東作品 《江山遠眺》
宋代以后青綠山水逐漸式微,但在文人畫中也多見青綠設色的山水,且明顯區(qū)別于院體青綠畫風。青綠山水中院體畫和文人畫的區(qū)別正如清代方薰《山靜居畫論》中所述:宋人青綠多重設,元、明人皆用標青綠,此亦唐法爾。以大小青綠相互區(qū)別:大青綠多鉤廓,少皴筆,著色濃重,裝飾性強;小青綠則是在水墨淡彩的基礎上薄罩青綠,青綠相呈。
劉遠東作品 《湖畔飛舟》
通過劉遠東《江山遠眺》、《湖畔飛舟》、《春江遠帆》、《絕壁飛虹》等作品,不難看出其作品屬于文人畫的小青綠。其中“文人畫”指的是劉遠東作品中的意境,小青綠指的是技法。在文人畫的意境方面,劉遠東的青綠山水取五代北宋法度,遠承晉唐『古意』,讓人盡享“臥游之趣”。劉遠東作品 《春江遠帆》
劉遠東所繪之山水、人物,皆立意于古人的詩意之美,取其精神而進行藝術的再升華,營造一片清幽之境,引人入勝。在小青綠的技法方面,劉遠東從五代的董源、宋代的趙令穰、王希孟,到元代的趙孟頫、盛懋、明代的文徵明、唐寅、仇英,他皆取其精華,尤其將趙孟頫的“簡淡秀逸”化為己用。
劉遠東作品 《江山樓觀圖》
他將董巨系統(tǒng)從傳統(tǒng)水墨變而為青綠的面貌,區(qū)別于南宋院體畫風的大斧劈皴,又區(qū)別于元代文人仿古的設色勾填少用皴法的特點,將個人特色的皴、擦、點、染、勾等技法,線條、筆墨、色彩運用自如,尤其以卷云皴為主、其他多種皴法為輔表現(xiàn)山石質感,渾然天成;畫面色調溫潤細膩,氣韻生動;畫面大膽留白,取舍有當,烘托意境,充分展現(xiàn)了他“師古而不泥古,脫俗而不媚俗”的個人特色。劉遠東作品 《金牛報春》
劉遠東不僅長于繪畫,在書法上也頗有心得。正體現(xiàn)了書畫相通之論。元代書法家畫家趙孟頫,在《題秀石疏林圖》的一首詩中說:“石如飛白木如籀,寫竹還應八法通。若也有人能會此,須知書畫本來同!劉遠東作品 《絕壁飛虹》
在《絕壁飛虹》一畫中,“絕壁飛虹”四字的轉折用筆和畫面松樹樹干用筆有異曲同工之妙,堅挺遒勁,富有筆墨趣味。除了畫面題字,劉遠東還創(chuàng)作了很多書法作品。他擅長隸書,隸書主要分為秦隸、漢隸、魏隸。觀其作品,可見受漢隸影響最大。結構呈現(xiàn)扁平特征,字體規(guī)整精致,橫穩(wěn)舒展。在形態(tài)上,呈現(xiàn)“蠶頭燕尾”的獨特形態(tài),有燕飛靈動之勢,卻又盡顯雍容大方;在筆法上以方筆為主,兼有圓勢,逆人平出虛實結合,波磔彰顯;在總體風格上,上下緊湊,左右舒展,樸拙中見精巧靈妙,古雅中見秀美情趣,嚴謹而不失生動活潑,規(guī)整而不失變化自然;章法上,縱橫分明,疏密勻整。
劉遠東作品 《老子出關》
天地有大美而無言,劉遠東揮毫而寫之。他在繼承傳統(tǒng)上以最大的力氣打進去吸收古人之精華,用最大的勇氣再打出來與大自然相結合形成獨具特色的中國畫風格。他注重傳統(tǒng)文化內修外練的積淀。他追尋傳統(tǒng)之源,博采眾家之長;他緊隨時代,自成一家之風。在傳統(tǒng)中領略藝術的真諦,在大自然的造物中尋求靈感,辛勤耕耘數(shù)十載,實力譜寫藝術新華章。
發(fā)表評論 評論 (4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