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秦可卿和王熙鳳:做人,要么家世厲害,要么自己厲害,要么都厲害
秦可卿和王熙鳳,家世不同,所以思考問題的角度很不同。
王熙鳳是個狠辣的人,可或許是同病相憐,她將自己僅剩的溫柔都給了秦可卿。
第十一回、第十二回,賈瑞和秦可卿同時走向死亡。對賈瑞,王熙鳳連人參都舍不得,可對秦可卿,確實寧愿兩斤人參一天吊著。
看著秦可卿的病不好了,每天雜事纏身的王熙鳳,也天天往寧國府去,只為了陪秦可卿坐一坐。
但說到底,她們思考問題的角度,還是不同的。

一、寒門嫁豪門,豪門入豪門
秦可卿是寒門嫁入豪門的媳婦,雖然得賈母看中,得王熙鳳喜歡,卻還是處處委屈。
她沒有強悍的娘家傍身,連她的婆婆也沒有強大的娘家傍身。而寧國府呢,賈敬不管是,把爵位給了賈珍。
賈珍是個非常無恥的人,一味高樂不了,把天都翻過了也沒有人管他。
從各處細節(jié)來看,秦可卿的死,并非病死,而是因為名節(jié)問題不得已的自盡。

或許,因為秦可卿的思慮多,所以她才得了這個病。王熙鳳來探望,將賈蓉和賈寶玉都趕走了,自己坐在床邊和秦可卿說體及話。等到尤氏幾次打發(fā)人過來請,必須要過去看戲時候,王熙鳳說了這樣一段話。
“咱們若是不能吃人參的人家,這也難說了;你公公婆婆聽見治得好你,別說一日二錢人參,就是二斤也能夠吃的起。”
王熙鳳的父親,官比賈家還大,雖然人參是個金貴的東西,可在王熙鳳眼中,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
她擔心秦可卿因為藥方里每日二錢人生,而思慮過多,才說出這樣的話來寬慰。
但是秦可卿卻是有顧慮的。

二、寒門媳婦,步步留意
在病中,秦可卿說過這樣一段話。
“這都是我沒福。這樣人家,公公婆婆當自己女孩兒似的待。嬸娘的侄兒雖說年輕,卻彼此相敬,從來沒有紅過臉兒。就是一家子的長輩之中,除了嬸子倒不用說了,別人也從沒不疼我的,也無不和我好的。這如今得了這個病,把我要強的心,一分也沒了。公婆跟前未得孝順一天;就是嬸娘這樣疼我,我就有十分孝順的心,如今也不能夠了。我自想著,未必熬的過年去呢!
古代女子的出路,無非先看父親,再看丈夫。
都說嫁人就是另外一次投胎,且看迎春這樣的侯門千金,千恩萬寵著長大,最后嫁給了一個家暴的男人,竟然也只能受著。
那時候,女子奉行的就是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
父親如何,丈夫如何,兒子如何,幾乎決定了這個女人的命運。

賈母就是父親好、丈夫好、兒子孝順的女子,所以她富貴了一生,也享福了一生。
秦可卿這樣說著,或許是客套,卻也是透露了心思。
病到掙扎不起來,她想著的,是“公婆跟前未得孝順一天”,有人來看病,她便幾次更衣起來,要留著體面。
賈母對秦可卿的印象,是重孫媳婦中第一得意之人,可見秦可卿素日里的禮數(shù)到位到了何種地步。

三、豪門入豪門,尚且不易
豪門,卻也是一個關系錯綜復雜的大家庭。
王熙鳳那樣的家世,素日處理事情強勢的手腕,卻也給自己招惹了多少罵名。
秦可卿沒有娘家傍身,單那群丫頭婆子便沒有一個好惹的,秦可卿要管理家,卻因為沒有母家,要面臨來自方方面面的壓力。
當然,最可氣的還是她的公公和丈夫。

賈蓉,也不是什么好人。
尤二姐尤三姐來寧國府的時候,他和自己的父親一起,和尤家姐妹廝混。秦可卿和自己父親的事情,他未必不知道,或許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或許還做了更過分的事情。
脂硯齋說:“焦大之醉,伏可卿之死!
或許,正是因為焦大的夜罵,讓秦可卿知道,自己的事情已經(jīng)人盡皆知,才有些承受不住,選擇了自殺。

若是王熙鳳遇見這種狀況,要么鐵血手段處理奴仆,要么扔掉羞恥心,要么在事情第一次發(fā)生,便強硬擺脫。
如《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的白淺上神,是素素時候,什么都沒有做,卻失了一雙眼睛;是白淺上神的時候,哪怕奪了人眼睛,也毫發(fā)無傷。
做人啊,要么家世厲害,要么自己厲害,要么都厲害,這才能滋潤過完一生。
發(fā)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