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溪 《漁村夕照》
《道德經(jīng)》中說:
“萬物之始,大道至簡,衍化至繁。”
極簡主義也是這樣,
以簡單到極致為追求,
感官上簡約整潔,
品味和思想上更為優(yōu)雅。
中國人信仰的極簡中國風(fēng),
就是如此。
雖簡約,卻不簡單!
在漫長的中國藝術(shù)史中,
對于極簡有追求的畫家不少。
【八大山人】
八大山人的極簡畫可謂是國畫的最高境界。由于是亡國后裔,又不愿與新王朝往來,所以他的作品往往以象征手法抒寫心意,如畫魚、鴨、鳥等,皆以白眼向天,充滿倔強之氣。
《孤禽圖》
一只小小鳥,價值6272萬!這是一只不平凡的鳥!
瓶花
侘寂之美是殘缺之美,包括不完善的、不圓滿的、不恒久的美;侘寂之美也是樸素、寂靜、謙遜、自然的美。
玉蘭
當(dāng)畫面滿足
“極簡、質(zhì)樸、安靜、
素雅、淡然、沉浸、信任”時,
侘寂之美。
鱖魚
【題識】
左右此何水,名之曰曲河。
求淵注處,料得晚霞多。
八大山人畫并題
貓
【題識】
林公不二門,出入王與許。
如公《法華》疏,象喻者籠虎。
八大山人題
小魚
【題識】
到此偏憐憔悴人,緣何花下兩三旬。
定昆明在魚兒放,木芍藥開金馬春。
八大山人畫并題
水仙
芙蓉
花
葡萄
荷花小鳥清
墨蘭圖
畫眉圖
畫家朱新建曾在《打回原形》的文集中,對明末清初畫家八大山人的極簡畫風(fēng)有著這樣的描述:
八大山人 鳥石
“中國花鳥畫遠(yuǎn)不止是畫了一朵花、兩只鳥這種東西,它只是拿這個題材來做一個借口,其實表達(dá)的完全是一個宇宙觀,就是一個人對世界、對宇宙的一種理解。所以佛教里面有一句話叫做“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一朵花就是一個世界,一片葉子就是一尊如來,在青藤和八大身上非常充分地體現(xiàn)出來了。像八大后來畫的一些鳥,真的就是一個世界。從八大的鳥你能看出來,八大有那種憤怒、清高、孤傲,因為八大也是皇室后人,跟石濤、趙孟頫一樣,所以他有對江山失去的那種憤怒!
牧溪 鳥
文中,朱新建還提到了南宋畫家牧溪:
“而牧溪身上沒有這種東西,牧溪無所謂的,他有的是那種高遠(yuǎn),那種高妙。八大就是憤怒,開玩笑說,一個很有文化的人,水平很高的人憤怒起來肯定是有水平的嘛,表現(xiàn)內(nèi)心的孤憤,表現(xiàn)得很強烈,筆墨里面有一股怒氣。這個怒氣也不低檔,而是很高級的一種表達(dá),就是筆墨畫得很有個性,很渾然,就像喝一口烈性酒那樣。而你看牧溪的作品不只是像在喝烈酒,牧溪的作品就像是在深山里面,突然聽到高山流水的那種聲音,靈魂為之一振,非常高妙,是天籟之音!
【牧溪】
牧溪作品 鳥荷
牧溪,南宋畫家,一個謎一樣的人物,擅長畫山水、蔬果、和大寫意破墨僧道人物。
牧溪的畫被歸為禪畫的范疇,禪畫不同于文人畫,不拘泥于筆墨或氣韻,將“生命的解脫”視為最高存在意涵。一切存在現(xiàn)象都是生命最純真的現(xiàn)實界的烙印……
《六柿圖》
從這張《六柿圖》中,我們可以體會到六個柿子隨機的擺設(shè),用在每個柿子上不同的筆墨、虛實、陰陽、粗細(xì)間的靈活運用,作品呈現(xiàn)出靜物作品的“隨處皆真”的境界。
《煙寺晚鐘》
《遠(yuǎn)浦歸帆》
《平沙落雁》
四幅作品均表現(xiàn)了日暮時分夕陽西沉?xí)r最后一瞬間的光明,以及湖邊濕潤彌朦的空氣。另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大量的余白,點睛之筆均偏于畫面一角,整幅畫卷留下一種空濛清寂的韻味。
蝦
枇杷
石榴
南瓜
除了以上兩位,中國畫歷史上還有幾位有著極簡主義畫風(fēng)的畫家。
【倪瓚】
倪瓚的畫寒煙清靜,很少有人,他寧愿偏執(zhí)地畫上一堆點。
若是許多畫作放在一起,倪瓚的畫絕不會是最搶眼的那一幅。但如果你細(xì)細(xì)品味其筆簡意遠(yuǎn),你一定會記住倪瓚,那疏林坡岸,沒有一絲云翳,也不見一痕鳥影的倪瓚,那筆墨都素凈得幾乎透明的倪瓚。
他簡約、疏淡的山水畫風(fēng)是明清大師們追逐的對象,董其昌、石濤等巨匠均引其為鼻祖。
倪瓚 《容膝齋圖》
有人問倪云林為何山中亭中不畫人?
云林說:
“世上安得有人也!”
《漁莊秋霽圖》 上海博物館藏
《六君子圖》 上海博物館藏
《幽澗寒松》北京故宮博物院
《紫芝山房圖》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發(fā)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