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最有收藏價值的書法有三大類,一是書法家的字,二是文人作家的字,三是畫家的字。
概括地說,書法家的字因其深厚的功力被世人寶之,文人字因其不俗的格調(diào)跟人文價值被世人珍重,畫家字因其豐富的諧趣被世人偏愛。
下面我詳細說說。
書法家的字,講究繼承,融匯,正入變出,最后寫出自家風格,確立自家面目。
第二類最有價值的書法是文人作家的字。他們的字不是靠下功夫臨帖取勝,而是因為其高度的文化修養(yǎng),天性的自然流露,落筆自然不俗。古人講字如其人,最能體現(xiàn)這句話的我想莫過于文人字了。
比如莫言,賈平凹的鋼筆字手稿,風格不同,各有其美,落筆不俗,頗耐品味。
文人作家的字,除了在書法藝術(shù)上有欣賞的價值,在文化上,歷史上也是價值非凡,像魯迅先生的手稿,書信,如果有新的發(fā)現(xiàn),像他這樣一字千金的大文豪,說不定新的內(nèi)容會讓我們重新認識一個人物,重新解讀一段歷史。
第三類最有價值的字是畫家字。但凡國畫家,都要練字,古人講書畫同源,一方面是說書畫的起源都是象形,另一方面是說書畫創(chuàng)作都離不開筆法。
雖然如此,畫家字并不同于書家字。書家字可以不考慮融通畫理,畫家字卻可以不顧及是否符合書論,寫字時他可以隨心所欲的把畫畫當中的一些元素融入進去,比如夸大結(jié)字,增加水墨暈染,最后使字含畫意,畫有書趣。
縱觀當代書法,越來越多的書法家在自覺的借鑒繪畫的構(gòu)圖,用墨來進行書法創(chuàng)作,準確說,他們不獨借鑒繪畫,篆刻,音樂,西方藝術(shù)等等一切可供借鑒的領(lǐng)域,他們都在想著法的往書法這個筐子里裝,這種融通萬象的創(chuàng)作方式現(xiàn)在最為活躍,為了能夠繁榮書法藝術(shù),這些書法家可謂不畏強權(quán),強忍謾罵,卯足了勁在大融合之路上浩浩蕩蕩的挺進!
發(fā)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