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嵐(1917-1991)原名蔡仁俊。
浙江杭州人,重慶市著名畫家。
擅長工筆人物仕女,于抗戰(zhàn)時期遷居重慶南岸。
蔡嵐由于家境清貧,
1929年他在杭州市讀完小學,進入照相館當學徒,
后轉到藥房當學徒。
后來才在杭州“王星記”字號正式開始繪畫生涯。
后期則往返于上海、杭州兩市鬻畫,
其間飽覽了不少“海上畫派”名家墨跡,
于是眼界大開,技藝突進。
從此他以明清諸家大師畫作入手研習,
尤以陳洪綬、費曉樓、改奇香為其師承,
以扎實的線條功夫為以后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人以品重,畫以格傳,人品高則畫格自高”,
式觀歷代畫家,靡不若是。
錢塘蔡嵐先生為人撝謙蘊藉,
處世淡泊沖和,有風人之遺。
年甫十三即從師習畫,矻矻垂六十余載。
后專攻傳統(tǒng)工筆人物,
初從改七薌、任伯年、費丹旭、仇十洲入手,
上溯唐宋諸家,旁及彩塑、石刻、帛畫,
均潛心臨摹,極慮專精,摭以兼通,
故能傳神在阿堵間。
蔡嵐的工筆仕女畫,獨辟蹊徑。
目的在于表現古代東方女性的“潔”,
這是他的價值觀。
曹雪芹為林黛玉立言,
則高詠“質本潔來還潔去”,
可見這個“潔”字也可以概括蔡嵐的工筆重彩仕女畫。
白描是中國畫技法名,
指單用墨色線條勾描形象而不施彩色的畫法;
原是中國畫的一種技法,
指描繪人物和花卉時用墨線勾勒物象,
不著顏色,稱為“單線平涂”法。
它源于古代的“白畫”。
白描也是文學表現手法之一,
主要用樸素簡練的文字描摹形象,
不重詞藻修飾與渲染烘托。
白描是畫家基本功之一,
對畫家要求比較高,
每一根線條的來龍去脈,都要交待清楚,
人物的比例造型,要求準確,
這和寫意畫不一樣,
白描的嚴謹,造型準確,
是畫家必備的基本功之一。
看了蔡嵐先生的白描人物,
感覺他扎實的基本功,著實讓人佩服,
后人評價他的白描是“當代第一”,也是實至名歸。
發(fā)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