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婷婷,在线观看a级片,亚洲人成网站色www,夜夜爽77777妓女免费看,影音先锋啪啪av资源网站

登錄站點

用戶名

密碼

[名人軼事] 她是張大千的女弟子,幼年喪父、中年喪夫,卻以畫成為民國女神!

4 已有 360 次閱讀   2024-06-09 09:32
她是張大千的女弟子,幼年喪父、中年喪夫,卻以畫成為民國女神! 

民國時期從來不缺女神。

她們或是風華絕代的閨秀名媛、或是才華橫溢的才女佳人,更有著書立傳的名家學者。

林徽因、陸小曼、張愛玲,這一個個名字,我們早已耳熟能詳。

可是有一位女神卻堪稱遺珠,被人們忘卻在滾滾的歷史長河之中。

她拜張大千為師,是其最有成就的女徒弟。

她將西方現(xiàn)代抽象藝術與中國傳統(tǒng)國畫相結合,成為享譽中外的藝術大師。

她的作品被大英博物館、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美術館等爭相收藏。

在上世紀90年代,她的一張畫可換一套房子。

戴安娜王妃與查爾斯王子結婚之時,倫敦大學就以她的畫作作為賀禮。

這個傳奇女子就是方召麐。

而比起她的藝術成就,她一生的個人經(jīng)歷更是耐人尋味。

1914年,方召麐出生在一個大戶人家。

她的父親是一個實業(yè)家,自己經(jīng)營著紡織廠,家境頗為殷實,父母也思想開明,注重教育。

方召麐從小不僅學習書法繪畫,還早早接觸了西方文化和英語。

原本,她應該和彼時大多數(shù)大家閨秀一樣平凡一生。

可身處亂世,命運的洪流卻是讓其幾番沉浮。

隨著戰(zhàn)爭爆發(fā),在一家子在坐船逃難的時候,她的父親中彈身亡。

年幼的方召麐眼睜睜看著父親留著鮮血倒下,再也沒有站起來。

隨著父親的離世,一個家族也隕落了。

方召麐一夜之間從養(yǎng)尊處優(yōu)的大小姐成為了緊衣縮食的普通人。

可慶幸的是,她的母親卻堅持在精神上富養(yǎng)子女,一如既往地送孩子去上學讀書。

她們一路顛沛流離,方召麐先后進入無錫、上海、青島等學校就讀。

并拜師著名國畫大家錢松喦、陳舊村學習書法繪畫。

她很快就顯露出自己的繪畫天賦,年僅19歲就參加了人生第一個畫展,連錢松喦都贊她“此女子必有大成”。

而這句話宛若一句應驗的預言,卻也暗伏她將經(jīng)歷無數(shù)跌宕。

隨著年齡的增長,方召麐受到了新思潮的影響,她越來越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一個念頭在她心中油然而生——去留學。

1937年,她帶著一件行李,只身前往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成為該校建校113年以來第一個中國女學生。

而在這里她遇到了一生摯愛方心誥,他是抗戰(zhàn)時期著名將領方振武的長子,跟隨父親在歐洲流亡。

兩個風華正茂的年輕人很快就相愛,結婚。

為了愛情,方召麐放棄了學業(yè)、放下了畫筆,披上了圍裙,過上了家庭主婦的生活,可是卻并沒有迎來歲月靜好的光陰。

戰(zhàn)爭再一次打亂了她的生活。

二戰(zhàn)的爆發(fā),讓這對夫妻帶著剛剛出生的兒子被迫過上了躲藏戰(zhàn)火的日子。

此后更是再無太平,戰(zhàn)火紛飛中,方召麐一共養(yǎng)育了8個孩子,曼生、安生與寧生、順生、桂生、林生、慶生、津生。

僅僅從名字就可以看出,他們何其盼望平穩(wěn)美好的生活。

可是,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在國破家亡的時代大背景之下,個人只能被裹挾、被犧牲。

這不只是屬于方召麐一個人的痛,更是刻在歷史里的傷痕。

終于在1948年,他們一家移居到香港,過上了較為平穩(wěn)的生活。

方召麐又開始拿起了畫筆,可是命運再一次將她推向了深淵。

方心誥在一次手術中意外離開了人世,再也沒有醒來。

只留下了無人接管的貿易公司,和8個尚未成年的子女。

那時的方召麐也才只有36歲。

幼年喪父,中年喪夫,對于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是生命無法承受之痛。

但是在一場場的人生風暴之中,方召麐如寒冬中傲然枝頭的臘梅,不敗不折,每一次受挫之后,則更為恣意地怒放。

丈夫去世后,她代替丈夫經(jīng)營貿易公司,同時開始更加醉心于畫畫。

在1953年,她拜張大千為師,成為了大風堂的門人。

在民國,會畫畫、愛畫畫的女子不少,但是真正有繪畫自知性與自覺性的卻不多。

對于很多女子來說,畫畫大多只是一項從小被培養(yǎng)的技藝,是為讓別人瞧的見的才情與雅興,可以彰顯家族門第的良好教育與素養(yǎng)。

而對年近40,歷經(jīng)無數(shù)人生風浪的方召麐來說,棄筆十幾年,再開始畫畫,是她完全對于自我覺醒的選擇。

她想畫,她要畫!而且她還不要只是普普通通地畫。

她結合自己多年在國外的游歷,跟隨張大千在美國的學習,再加上自幼學習傳統(tǒng)國畫的童子功,她想畫出中西結合的繪畫,畫出讓全世界認可的中國畫。

因此她的畫作有西方抽象藝術的痕跡,又是中國大寫意山水的底子。

用筆氣勢如虹,大膽果斷,完全不似尋常女子的嫵媚嬌羞。

張大千多次贊她是自己最優(yōu)秀的弟子。

林散之曾評價她的畫:“守法不是法,問君敢不敢,千筆只一筆,驚破畫人膽”。

在方召麐的筆觸里沒有猶豫與婉約,盡是自然、豁達、灑脫,奔騰,看罷頓感酣暢淋漓。

而這又何嘗不是方召麐的人生態(tài)度?

縱有疾風起,人生不言棄。世界以痛吻她,她卻回報以歌。

此后人生的50多年, 方召麐不曾再婚,獨身一人撫養(yǎng)8名子女長大。

而她即使到了80多歲,依舊堅持每天花7、8個小時畫畫,依舊在嘗試繪畫變法。

在2006年,92歲的方召麐因心臟病發(fā)作離開了人世。

在方召麐身上最難得的并不是她捱得過苦難的堅韌與不屈,而是哪怕遭遇過最壞的,她卻依然保留著天真。

正如她的恩師張大千所說:藝術最高的境界便是“拙”與“生”,在方召麐的畫中始終有一份童稚。

她的筆下毫無媚俗之氣。

山水燦爛,人物無邪,透漏著一股子可愛,令人莞爾,卻又心向往之。

即便人生起起伏伏,而方召麐的心中卻依然有一片桃花源,正是這份純粹,讓她為畫而畫,為己而畫。

遙想1914年,方家人懷中抱著呱呱墜地的女嬰,給她起名召麟,寓意下一胎召來個男孩。

可這襁褓中的女嬰在長大后,則把自己的名字毅然改為方召麐。

據(jù)說 “麐”是母麒麟之意,想必那時人們定笑她癡狂。

而誰又曾想到跨越近百年,當年的女娃真的活成傳奇,成為了當代國畫大師,在中國山水畫中留下了一方專屬于自己的天地。

分享 舉報

發(fā)表評論 評論 (4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