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從古至今,中國曾涌現(xiàn)出無數(shù)文人墨客,其中不乏書畫大家。但凡是大家,總會有些怪癖。民國時期就有這么一位畫家,世人將他的畫作視為珍寶,他卻寧愿將這些畫作分給自己的酒友。
這位畫家名叫居廉,他生于清道光八年(1898),是嶺南地區(qū)的著名書畫大家。在拍賣場上,居廉的畫作一向是受人追捧。從雅昌藝術網(wǎng)的數(shù)據(jù)分析來看,2000-2001年,他的畫作每平方米5534元;而在2002-2003年,每平方米漲到了7780元;2004-2005年更是漲到了20171元每平方尺。2010年北京九歌秋季大型藝術品拍賣會上,居廉的12幅花卉冊頁畫就以246.4萬人民幣的價格收官。
居廉壬辰(1892年)作花卉靈石六屏立軸設色紙本
為什么居廉的畫作會拍出如此高價呢?究其原因,還是因為他獨特的繪畫風格。
居廉最初跟著自己的堂兄居梅生學習繪畫,以天地萬物為師,務必求其神似。在這一過程中,他開始領悟到中國傳統(tǒng)的“天人合一”之美。此后他又從畫作中學習了明清書畫大家惲壽平、沈周。惲壽平筆法隱逸,喜用沒骨畫法、設色明麗;而沈周的繪畫技巧更為全面,功力渾樸,有文人的幽閑意趣。
結(jié)合了這兩位大家繪畫之風的居廉,擅長仕女、草蟲、花卉等各種主題的繪畫,既有惲壽平所擅長的妍麗色彩,又有嚴整的筆致,可謂博采眾長。他繪制的山水畫,則有云卷云舒的氣勢,這是因為他在寫生時,感悟到了天地之美,因此才能畫出如此作品。
居廉戊戌(1898)年作抱琴仕女立軸紙本
居廉的畫作雖然價值極高,但他本人卻有個怪癖:尋常百姓們和友人想要求取畫作,只要請他喝酒、或者饋贈一些財物即可。但如果是達官顯貴,即使他們帶著千金上門購買畫作,他也不愿意出售。這又是為何呢?
究其原因,主要有兩點:
一是文人自身的清高所致。中國古代的文人,向來有清高之態(tài)。陶淵明曾說過:“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彼麑幵妇佑谏钌街,也不愿屈從于權(quán)貴的淫威之下。他們之所以如此驕傲,是因為中國古代的社會制度和他們所受到的教育所致。
從中國古代社會階級上看,代表讀書人的士由于擁有知識,能通過參加科舉考試,成為能輔佐君王的官員,掌握更大的權(quán)力,因此民間常說“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而從讀書人受到的教育上來看,讀書人自己平時讀的是儒家經(jīng)典,未來的志向也都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在他們看來,擁有如此多的知識和高遠志向的他們,不該為五斗米折腰。即使面對權(quán)貴,也不會摧眉折腰。
居廉花卉草蟲冊冊頁(八開)設色紙本網(wǎng)絡圖片
二是相比于金錢,居廉更看重的是情誼。中國自古就有“重義輕利”的思想傾向,孟子就曾提出過“舍生取義”的概念,《莊子·山木》:“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贝撕笞x書人一直都對親情和友誼十分看重,甚至不惜為此付出性命,嵇康和山濤、伯牙和子期皆在其列。
居廉雖不是出身于大富大貴之家,但家底也相對殷實,因此并不會過于在于金錢。相比于金錢,他更看重人與人之間的情誼。他賣畫的收入,除了維持自己家人的日常生活外,還用來資助自己的弟子,其大度可見一斑。
結(jié)語:
居廉是一位畫風獨特、可圈可點的畫家。相比于他的繪畫,他的人品更令人敬佩。作為一位畫家,通過賣畫來謀生本就無可厚非,但像他這樣不慕榮祿、不聚資財、專注于藝術的人卻并不多見;蛟S也正是因為這份專注,才造就他的成功吧!
發(fā)表評論 評論 (3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