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網(wǎng)丨王鐸草書《秋夜宿西寄友卷》(附參考釋文)
《秋夜宿西寄友卷》是王鐸于明崇禎四年(1631年),辛卯三月廿九日創(chuàng)作的草書作品。內(nèi)容包含盧綸的《秋夜宿西寄友》、《偶宿山中憶暢當》和《秋夜梁七兵曹同宿》等古人詩作,以及王鐸自己創(chuàng)作的一些詩句。

作品藝術特色:
在筆法上方面,筆力厚拙穩(wěn)健,點畫遒勁婉轉,粗細起伏帶顫動韻律,摻入唐人狂草之法,運鋒抑揚頓挫且變化豐富,落筆頓筆藏頭,收尾陡然起筆,輕細點畫引帶至下一字開首,氣脈貫通;

在墨法方面,墨色渾厚,干濕濃淡變化豐富,從濃墨下筆到色淡墨干,由渾厚漸變?yōu)榭轁a(chǎn)生強烈韻律感;在結體方面,大小錯落,崎側多姿,避免字與字之間單調(diào)平庸,使作品充滿生機活力;

在布局方面,行距疏密相間,揖讓開合,增強奇逸之勢,整幅作品流暢、淋漓、狂放、恣肆,氣勢雄闊磅礴。

該作品融合了顏真卿的渾厚與米芾的跳宕,兼具“連綿草”的奔放與理性控制,展現(xiàn)了王鐸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情感表達,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是研究王鐸書法藝術和明末清初書法風格演變的重要資料,對后世書法創(chuàng)作和研究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












釋文: 秋夜宿西寄友,暗蟲喧暮色,默思坐西林,聽雨寒更盡,開門落葉深。昔因京邑病,并起洞庭心。亦是吾兄弟,遲回共至今。偶宿山中憶暢當。盧綸。深山夜雪晴,坐憶(曉)山明。讀易罷三卷,彈琴當五更。薜蘿枯有(影),巖壑凍無聲。此夕一相望,君應知我誠。秋夜梁七兵曹同宿。錢起。一笑不可得,同心相見希。摘菱頻貰酒,待月未扃扉。星影低驚鵲,蟲聲傍旅衣。卑棲歲已晚,共羨雁南飛。以上古人詩,辛卯三月廿九日,書于瑯華館。留別,夢禎傅老親家之作。世載同游似,驅馳未得閑,交情愁去路,老病隱河山,猴子虛空內(nèi),雷書靜默間,愿同一壑住,意鍊變紅顏,共有深林趣,青蒿不必鋤,寇兵千里燧,鄉(xiāng)井幾封書。凋翠槐根簇,斗紅蓼尊疏,唯應銜醉盞,坦率混元虛。其六,別抱幽憂疾,非關自茲閑。算年愁白首,報祿愧青山。象系欄中藥,虎塞韜上輾。殷勤君輩祝,勿遽講煙鬟。其八。安得瓊糧給可堪祭谫詩。聊尋淡漠景,一與故交期,河雒傳新寇,邊郵卜定龜,*膺惟報效,詛楚淚羞石。寓老親翁改指,(辛)卯八月鐙下擬率更醴泉銘,癡庵王鐸。
發(fā)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