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各位書友帶來一幅趙孟頫的行書作品《梅花詩》,乃是一幅碑拓,現(xiàn)藏哈佛大學漢和圖書館,這幅作品書于皇慶二年(1313年),趙孟頫時年60歲,屬于其晚年行書的典型風格,與蘭亭十三跋風格接近,非常漂亮。

在書法上,趙孟頫堪稱繼王羲之之后的又一位集大成者,篆、隸、真、行、草,無一不精。他的書法風格,既繼承了魏晉書法的古樸典雅,又融合了唐人的嚴謹法度和宋人的意趣,形成了獨特的“趙體”。這種書體,筆畫圓潤清秀,結構嚴謹規(guī)整,卻又不失靈動飄逸。他的小楷作品,如《道德經》《洛神賦》,筆畫精致細膩;他的行書作品,像《蘭亭十三跋》《赤壁賦》,筆勢流暢自然,如行云流水般一氣呵成,這些作品都展現(xiàn)出了他深厚的書法功底和獨特的藝術魅力。趙孟頫書風影響深遠,后世諸多書家均推崇備至,學趙體者眾多,對后世書法的發(fā)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這幅《梅花詩》,全名《再和楊公濟梅花十絕》,是他60歲時的自作詩。彼時的趙孟頫,已在書法藝術的道路上潛心鉆研數十載,歷經世事滄桑,其書法風格也從早年的“姿媚”逐漸轉向“遒勁”。
這幅碑拓被收錄于《渤海藏真帖》!恫澈2卣嫣肥菤v代著名叢帖之一,由明崇禎三年浙江海寧陳甫伸(元瑞)編次,章鏞摹勒,現(xiàn)藏于哈佛大學漢和圖書館。這部叢帖收錄了從唐代至元代十大書法家——鐘紹京、褚遂良、蘇軾、黃庭堅、米芾、蔡京、蔡襄、米友仁、趙孟頫等十八篇真跡摹勒上石。可謂是非常珍貴的一套字帖,雖是碑拓,但韻味不減,極為難得。

這幅作品,可謂趙孟頫晚年行書風格的典型代表。
首先其筆畫圓潤飽滿,流暢自然,毫無阻滯。在書寫過程中,藏鋒露鋒兼用,中側鋒并舉。藏鋒時,筆畫含蓄內斂;露鋒處,鋒芒畢露,犀利而富有力量。中側鋒的巧妙運用,使得筆畫既有筋骨之力,又具嫵媚之美。可謂剛柔并濟,兼收并蓄。

結構上,呈現(xiàn)出嚴謹端莊的和諧之態(tài),字形端秀而內含筋力,重心都把握得恰到好處,既優(yōu)美又穩(wěn)健。
布局上,趙孟頫善于運用錯落有致的手法,利用字間空白和字形的大小、高低差異來營造整體的平衡和美感,充滿了節(jié)奏感,氣韻通達,一氣呵成。

當我們靜下心來,仔細品味趙孟頫行書梅花詩時,仿佛能感受到那個時代的文人氣息,體會到書法藝術的獨特魅力。它讓我們明白,書法不僅僅是一種書寫的技巧,更是一種表達情感、傳遞思想的方式。
在當今全球化的時代,我們更應該珍惜和傳承傳統(tǒng)書法文化。它是我們民族文化的根脈,是我們區(qū)別于其他民族的獨特標識。讓我們一起走進傳統(tǒng)書法的世界,感受它的魅力,傳承它的精神,讓這古老的藝術在現(xiàn)代社會中綻放出更加絢爛的光彩。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了,小編很努力,只為傳承和發(fā)揚中華傳統(tǒng)書法文化。







發(fā)表評論 評論 (3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