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英雄放歌 擷時代精華
-
------ 讀《從放牛娃到公安總隊政委》的幾點感想
李克寒
李克寒
最近,由群眾出版社出版的新書《從放牛娃到公安總隊政委》(儲南君著),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好書。正如編者所說:“這是一部作者盡心傾力獻給社會的一首大風之歌”。
為人立傳,當然主要是寫人。而人是時代的產(chǎn)物,又是時代的騎手。如何把握時代的進程、脈博、氛圍、場景,而又把具體人的思想、情緒、作為放在時代的大背景里加以展現(xiàn);如何通過傳主的經(jīng)歷、人格、業(yè)績給后人以啟示、借鑒,這是傳記作品必須面對,而且很難把握的課題。
傳記文學《從放牛娃到公安總隊政委》涉及的史實時間跨度長、空間大、事件繁紛復雜,特別是涉及到許多敏感的人和事,作者站在時代的高度,以巧妙的筆法或取舍剪裁,或取粗存精,或去偽求真,讀來脈絡清晰,重點突出,詳略得當,環(huán)環(huán)相扣,文筆簡潔、生動,篇幅雖長,而不覺臃長、繁瑣、枯燥。
為人立傳,當然主要是寫人。而人是時代的產(chǎn)物,又是時代的騎手。如何把握時代的進程、脈博、氛圍、場景,而又把具體人的思想、情緒、作為放在時代的大背景里加以展現(xiàn);如何通過傳主的經(jīng)歷、人格、業(yè)績給后人以啟示、借鑒,這是傳記作品必須面對,而且很難把握的課題。
傳記文學《從放牛娃到公安總隊政委》涉及的史實時間跨度長、空間大、事件繁紛復雜,特別是涉及到許多敏感的人和事,作者站在時代的高度,以巧妙的筆法或取舍剪裁,或取粗存精,或去偽求真,讀來脈絡清晰,重點突出,詳略得當,環(huán)環(huán)相扣,文筆簡潔、生動,篇幅雖長,而不覺臃長、繁瑣、枯燥。
我覺得作者在把握時代背景與傳主的關系、處理歷史題材與現(xiàn)實需要的關系上,有許多獨到之處。具體說來,有三點突破:
一是,融傳主于群雄,繪大景而樹人。
該傳以大量篇幅濃墨重彩地描繪了近百年來中國共產(chǎn)黨的革命歷史進程和眾多的革命歷史人物,同時,始終如實地把傳主放在歷史的進程和與歷史其他高層、中下層人物的關系中加以敘述、描繪。這樣,我們不僅對傳主的身世、成長、成熟有清晰地的了解,為他的理想、追求、獻身精神而感動,同時,更對中國革命歷程的艱難曲折、繁紛復雜有了更加立體的觀瞻,被那些與傳主同時代的眾多人物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所感動。與其說作者是在為一個具體人立傳,其實為我們展現(xiàn)的是中國革命波浪壯闊、色彩斑斕的畫卷;與其說作者寫了一個從放牛娃到公安總隊政委的形象,倒不如說為我們塑造了一尊尊巍峨高大而又鮮活生動的革命人物群像。群像培養(yǎng)了個像,個像增彩于群像;歷史造就了英雄,英雄推動了歷史進程。作者為我們揭示的正是這樣一個真理。
今天的燦爛來源于歷史,歷史的光輝應在今天繼續(xù),未來屬于敢于擔當、敢于知難而進的歷史使命的承繼者。今天,我們面臨著比歷史更艱巨、更龐雜、更棘手的課題。中國過去之所以歷經(jīng)艱難、危亡而不敗,中華的英才們之所以一代一代能為實現(xiàn)中國夢而矢志不渝、前仆后繼、綿延不絕,已經(jīng)證明了而且還將繼續(xù)證明,中國不只是薄熙來、周永康、徐才厚、阿q之輩的出產(chǎn)地,她涌現(xiàn)過和正在涌現(xiàn)一代又一代氣吞山河的民族精英。中國的江河湖海中,不只有鱉蟲蛙怪,更蘊積著摧枯拉朽、排山倒海的偉力!
讀過這本傳記,深深感悟到,熱愛中國這塊土地的人們,不能不思考中國的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獻身于中國這塊土地上的人們不能不從已經(jīng)為這塊土地獻身的前驅者身上吸取營養(yǎng)。醉生夢死的,已經(jīng)腐敗和正在腐敗的,不能也不可能陷住中國繼續(xù)朝前走的腳步。因此,我們堅信:中國藏龍臥虎,英才輩出,過去沒有亡,中國現(xiàn)在和今后也不會亡。
二是,從歷史中覓實,撥迷霧而現(xiàn)真。
讀過這本傳記,深深感悟到,熱愛中國這塊土地的人們,不能不思考中國的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獻身于中國這塊土地上的人們不能不從已經(jīng)為這塊土地獻身的前驅者身上吸取營養(yǎng)。醉生夢死的,已經(jīng)腐敗和正在腐敗的,不能也不可能陷住中國繼續(xù)朝前走的腳步。因此,我們堅信:中國藏龍臥虎,英才輩出,過去沒有亡,中國現(xiàn)在和今后也不會亡。
二是,從歷史中覓實,撥迷霧而現(xiàn)真。
書中大量的篇幅涉及到張國燾以及四方面軍有關事跡。實在說,這是一個很難回避的題材,也是一個十分燙手的山芋。錯誤路線的頭子與英雄將士、錯誤路線的惡果與將士們的英勇舉動等等,如何記敘、評價,這是擺在史志作者面前繞不過去的難題,也是歷史要求每一個嚴肅的史學工作者必需回答的難題。本書的作者雖然不是專業(yè)的史學家,但他始終本著嚴謹、公正、客觀的治史態(tài)度,既不回避歷史漩渦,也不掩飾人物的是非功過,而是以翔實的史料作依據(jù),撥開歷史的迷霧,尋真覓實,褒、貶憑據(jù),實事求是地肯定了張國燾在創(chuàng)建鄂豫皖革命根據(jù)地的地位和作用,同時也揭露了他野心膨脹、分裂紅軍給四方面軍將士和整個革命全局帶來的種種惡果。在這個復雜、慘烈、悲壯的背景下,作者一方面真實地記錄了紅四方面軍的將士們遭遇險惡的程度和陷入絕境的悲憤,同時又熱情洋溢地敘述了紅四方面軍的將士們以堅韌不拔的意志和忍受難以想象的毅力,戰(zhàn)勝種種艱難困苦,取得了一個又一個輝煌的戰(zhàn)績。紅四方軍多災多難,三次過草地、九番爬雪山、浴血大西北------可以說,這一段歷史迷霧重重、扯不斷理還亂,雖然它早已消失于歷史的煙云之中,無數(shù)革命英烈已經(jīng)與祖國的河山融為一體。如今,誰還記得或者有興品評當年的是非曲直?誰還能想象、體會到當年的酸甜苦辣?誰還在乎先輩們?yōu)槲覀儺斀竦钠桨残腋6獮R山河?這部傳記難得之處就在于為我們栩栩如生地再現(xiàn)了當年征戰(zhàn)、生活、愛情以及敵我友相互糾葛的細節(jié)、過程;真名實姓地記錄了許許多多紅軍將士的音容笑貌、趣聞軼事、奮斗業(yè)績。讀來如臨其境,如暏其面,親切生動,感人肺腑。所有這些,對于我們重新認識這段歷史,認識那個時代人物的風采既有認識價值,也有深刻的啟示意義。
三是,攝傳統(tǒng)之精華,昭后人以借鑒。
當今,能立大傳者,多以高層人物為主。這些傳記濃墨重彩,長篇巨制,而且大多是由官方集中人力、物力,歷經(jīng)多年打造而成。這是必須的,也是應該的。然而,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歷史上,像盧福貴這樣經(jīng)歷的老紅軍,像他這樣職級的紅軍干部,何止千千萬。而我們能夠看到真正具有史料價值、血肉豐滿的中、下層紅軍人物的傳記作品卻寥寥無幾。作者一反立傳必歌功頌德、立傳必立大人物的套子,不因傳主的地位或為立傳而立傳,而是選取了一個小人物作為傳主,以中下層政工干部的業(yè)績入手,傾盡全力,從古來之稀一直寫到耄耋之年,不顧體弱多病,自出經(jīng)費,四處奔波,搜集資料,歷經(jīng)數(shù)年寒暑,字酌句斟,不立不說,一立就是大傳。這部傳記長達二十六多萬字,分十一個章節(jié),詳盡、生動的敘述了一個從放牛娃成長為黨和軍隊的一名中高級干部的歷程。這種頑強拼搏、矢志不移為之立傳的執(zhí)著,我覺得一方面發(fā)自作者對傳主的真摯感情和仰慕、崇拜,但更重要的是來源于作者洞見傳主事跡重大意義的特殊視角。這個特殊視角就是為思想政治工作者立傳,為黨和軍隊的思想政治工作正名。
盧福貴參加紅軍后,一直活躍于基層政治工作崗位上,在中國革命的各個歷史階段,為做好部隊的思想政治工作嘔心瀝血,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梢哉f,這是《從放牛娃到公安總隊政委》記敘的重點,也是這本傳記不同于其他同類人物傳記的亮點。
“歷史往往在經(jīng)過時間沉淀后可以看得更加清晰”。這是2014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他倡導召開的新古田會議上說的一句意味深長的話。86年前紅軍在江西召開的古田會議,確立了人民軍隊建設的基本原則、性質、宗旨和任務,提出從思想上建黨和從政治上建軍的原則,為后來的農(nóng)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思想的形成、發(fā)展和實踐奠定了基礎。習近平曾先后七次來到這里,并一再倡導和弘揚古田會議精神。他強調,“革命的政治工作是革命軍隊的生命線。實行革命的政治工作,保證了我軍始終是黨的絕對領導下的革命軍隊,為我軍戰(zhàn)勝強大敵人和艱難險阻提供了不竭力量,使我軍始終保持了人民軍隊的本色和作風。”
然而,曾幾何時,思想政治工作被淡化、被譏諷、幾近處于癱瘓狀態(tài),進而導致人心渙散,精神潰爛,物欲、私欲、貪欲橫流。這固然是因當年林彪搞假、大、空的所謂“突出政治”而產(chǎn)生的負面影響所致,但真正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質、作用、影響,一些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傳統(tǒng)、經(jīng)驗,由于長期缺乏弘揚、傳承,而不為當代人所了解和理解。思想政治工作實際上是以革命的理想和精神團結人、教育人、幫助人,召喚人、啟示人,引導人的工作。是聚集、提升、發(fā)揮精神正能量的的孵化器。正是基于此,習近平同志要求全黨全軍,要“著力抓好政治工作創(chuàng)新發(fā)展。積極推進政治工作思維理念、運行模式、指導方式、方法手段創(chuàng)新,提高政治工作信息化、法治化、科學化水平,形成全方位、寬領域、軍民融合的政治工作格局,增強政治工作主動性和實效性!
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繼承、弘揚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攝取精華,為現(xiàn)實服務。儲南君先生這本《從放牛娃到公安總隊政委》的傳記,以大量活生生的歷史事實證明了:思想政治工作是我軍歷經(jīng)磨難不潰、發(fā)展壯大、克敵制勝的法寶;全方位地挖掘出了傳主如何充分發(fā)揮政治思想工作威力,用許多生動感人的細節(jié)展示了他如何帶領、團結、引導、感化、教育同志們的感人事跡。同時,書中也詳細介紹了紅軍在面臨物質匱乏、處境險惡的情況下,如何進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方式、方法。這在當前思想政工作式微,精神力量被漠視、靈魂修為被嘲笑、意志鍛鑄被拋棄的時代背景下,為我們提供了精神凝聚的成功范例,也提供了精神凝聚者如何在不同情況下,針對不同對象進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實際經(jīng)驗。因此,縱觀歷史和現(xiàn)實,這本書不僅具有珍貴、特殊的歷史意蘊和魅力,更具有很多現(xiàn)實的啟示和借鑒作用。
如今,書海茫茫,信息鋪天蓋地。如果說,我們需要有選擇地讀那些有價值的書的話,那么,這本傳記的價值就在于此。
“歷史往往在經(jīng)過時間沉淀后可以看得更加清晰”。這是2014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他倡導召開的新古田會議上說的一句意味深長的話。86年前紅軍在江西召開的古田會議,確立了人民軍隊建設的基本原則、性質、宗旨和任務,提出從思想上建黨和從政治上建軍的原則,為后來的農(nóng)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思想的形成、發(fā)展和實踐奠定了基礎。習近平曾先后七次來到這里,并一再倡導和弘揚古田會議精神。他強調,“革命的政治工作是革命軍隊的生命線。實行革命的政治工作,保證了我軍始終是黨的絕對領導下的革命軍隊,為我軍戰(zhàn)勝強大敵人和艱難險阻提供了不竭力量,使我軍始終保持了人民軍隊的本色和作風。”
然而,曾幾何時,思想政治工作被淡化、被譏諷、幾近處于癱瘓狀態(tài),進而導致人心渙散,精神潰爛,物欲、私欲、貪欲橫流。這固然是因當年林彪搞假、大、空的所謂“突出政治”而產(chǎn)生的負面影響所致,但真正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質、作用、影響,一些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傳統(tǒng)、經(jīng)驗,由于長期缺乏弘揚、傳承,而不為當代人所了解和理解。思想政治工作實際上是以革命的理想和精神團結人、教育人、幫助人,召喚人、啟示人,引導人的工作。是聚集、提升、發(fā)揮精神正能量的的孵化器。正是基于此,習近平同志要求全黨全軍,要“著力抓好政治工作創(chuàng)新發(fā)展。積極推進政治工作思維理念、運行模式、指導方式、方法手段創(chuàng)新,提高政治工作信息化、法治化、科學化水平,形成全方位、寬領域、軍民融合的政治工作格局,增強政治工作主動性和實效性!
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繼承、弘揚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攝取精華,為現(xiàn)實服務。儲南君先生這本《從放牛娃到公安總隊政委》的傳記,以大量活生生的歷史事實證明了:思想政治工作是我軍歷經(jīng)磨難不潰、發(fā)展壯大、克敵制勝的法寶;全方位地挖掘出了傳主如何充分發(fā)揮政治思想工作威力,用許多生動感人的細節(jié)展示了他如何帶領、團結、引導、感化、教育同志們的感人事跡。同時,書中也詳細介紹了紅軍在面臨物質匱乏、處境險惡的情況下,如何進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方式、方法。這在當前思想政工作式微,精神力量被漠視、靈魂修為被嘲笑、意志鍛鑄被拋棄的時代背景下,為我們提供了精神凝聚的成功范例,也提供了精神凝聚者如何在不同情況下,針對不同對象進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實際經(jīng)驗。因此,縱觀歷史和現(xiàn)實,這本書不僅具有珍貴、特殊的歷史意蘊和魅力,更具有很多現(xiàn)實的啟示和借鑒作用。
如今,書海茫茫,信息鋪天蓋地。如果說,我們需要有選擇地讀那些有價值的書的話,那么,這本傳記的價值就在于此。
2015年3月7日--1 2日三稿于北京
發(fā)表評論 評論 (11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