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筆走龍蛇,行云流水,這幅行書,既有書法理論,又有超美書法 齊賞書法 2025-06-20 20:46 中華傳承數(shù)千年,書家眾多,作品如浩瀚星空,數(shù)不勝數(shù),僅目前流傳下來的就不可勝計。眾多作品中,總有那么一幅作品,戳中您的審美神經(jīng)。今天,小編就來分享一幅成親王的行書作品《書論三則》拓本,分別為“結(jié)
-
上海中國畫院5位中青年畫家進京辦展 新民晚報 2025-06-20 12:48 近日,北京畫院美術(shù)館迎來了5位海上中生代畫家中的佼佼者——洪健、鮑鶯、龐飛、孔繁軒、周全。由上海中國畫院、北京畫院聯(lián)合主辦這次展覽,成就為京滬兩地畫院之間藝術(shù)交流的重要活動。展覽集中展示五位上海畫家精心創(chuàng)作的106件繪畫
-
萬芾“花鳥世界”中的二十四節(jié)氣:夏至 央廣網(wǎng) 2025-06-21 09:02 萬芾是上海實力派花鳥畫家,她筆下“花鳥世界”中的二十四節(jié)氣,作品色彩豐富,構(gòu)圖現(xiàn)代而不失傳統(tǒng)韻味。 木槿花·角百靈鳥 萬芾作品 園花笑芳年,池草艷春色。 猶不如槿花,嬋娟玉階側(cè)。 ——唐·李白《詠槿》 木槿,又
-
從鄧紫棋到曾軼可 流行歌手為啥都開始寫起科幻小說?|文化觀察 封面新聞 2025-06-20 12:28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 從唱著《最天使》的“綿羊音”少女,到構(gòu)建“銀殼”數(shù)字烏托邦的科幻作家,“快女”曾軼可的轉(zhuǎn)型令人矚目。 圖來自曾軼可工作室微博 近日,曾軼可的首部科幻小說《TAYOUZI1銀殼
-
原創(chuàng) 從《紅高粱》到諾貝爾文學獎?莫言的文學批判,到底是對是錯 再吃一個蘋果 2025-06-21 00:05 文|令狐伯光 莫言是中國當代文學中無可繞過的一個名字,也是中國唯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然而,關(guān)于他作品的爭議,卻始終未曾消散。近年來,這些爭議愈演愈烈。有些人對他作品的抨擊集中
-
夏至,吃好三樣,喝好三樣,健康就靠這三樣(為家人收藏) 十點心理 2025-06-21 07:08 圖 /來源網(wǎng)絡,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夏至,炎炎夏日味漸濃。 夏至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的日子。 烈日當頭,很多人沒有胃口,也沒有精神。 所以我們必須在生活中做出相應調(diào)整。 那
-
鄧石如晚年絕筆《白氏草堂記》高清單字,不愧為“天下第一大篆” 書畫博學 2025-06-19 17:29 鄧石如的篆書是學的李斯和李冰的,但他又不同于他們二人,他的篆書特點為結(jié)體略長,同時又富于變化,他以隸筆入篆書,這是比較新穎的,因為隸在篆后,以隸入篆確實是比較大膽地改變了“二李”的筆法、形態(tài)
-
70+名家名作真跡近距離看過癮,傅抱石、齊白石、徐悲鴻、林風眠…… 錢江晚報 2025-06-19 16:20 潮新聞客戶端 美術(shù)報 近日,“蘇藝天下·家門口看大展——江蘇省美術(shù)館典藏名家書畫巡展”在蘇州尹山湖美術(shù)館開展。此次展覽從江蘇省美術(shù)館館藏作品中甄選了36位藝術(shù)大家的74件作品,包括齊白石、徐悲
-
小紅書“種草”到了戛納 筆記俠 2025-06-19 22:32 內(nèi)容來源:6月18日,在法國戛納國際創(chuàng)意節(jié)上,小紅書CMO之恒進行了一場主題為《真實的人,真實的影響力》的演講分享。 責編| 柒 排版| 金木研 第 9019 篇深度好文:5632字 | 10 分鐘閱讀 思維方式 筆記君說: 6月18日,法國戛納,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