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作賞析] 紀(jì)念納蘭 | 十二首最情深的詞作,寫盡納蘭一生
熱5 已有 3123 次閱讀 2017-01-22 08:54 標(biāo)簽: position relative style 納蘭紀(jì)念納蘭 | 十二首最情深的詞作,寫盡納蘭一生
公元1655年1月19日,納蘭性德出生。他的詞不但在清代詞壇享有很高聲譽,在整個中國文學(xué)史上也占有光彩奪目的一席之地?v觀納蘭性德的詞風(fēng),清新雋秀、哀感頑艷,頗近南唐后主。今年是納蘭363周年誕辰,小編在這里選取十二首他的代表作分享給大家,以紀(jì)念這位偉大的詞人。
【愛情】
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fēng)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零鈴終不怨。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dāng)日愿。
攤破浣溪沙
風(fēng)絮飄殘已化萍,泥蓮剛倩藕絲縈。珍重別拈香一瓣,記前生。
人到情多情轉(zhuǎn)薄,而今真?zhèn)悔多情。又到斷腸回首處,淚偷零。
詩詞君:這首詞以景起筆,因景誘情。風(fēng)絮飄殘,蓮花盛開的季節(jié),詞人由此景回憶起了同在此季逝世的愛妻。拈一瓣花香,追憶亡妻生前的美好情景。全詞表達(dá)了詞人對亡妻的思念之情。
【相思】
畫堂春
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
漿向藍(lán)橋易乞,藥成碧海難奔。若容相訪飲牛津,相對忘貧。
臺城路
白狼河北秋偏早,星橋又迎河鼓。清漏頻移,微云欲濕,正是金風(fēng)玉露。兩眉愁聚。待歸踏榆花,那時才訴。只恐重逢,明明相視更無語。
人間別離無數(shù),向瓜果筵前,碧天凝佇。連理千花,相思一葉,畢竟隨風(fēng)何處。羈棲良苦,算未抵空房,冷香啼曙。令夜天孫,笑人愁似許。
詩詞君:納蘭不單在他的悼亡之作中表現(xiàn)了凄懷苦情,即使寫扈駕出巡、奉命出使等理應(yīng)有所開懷的作品中,也是溶滿了戚戚苦語,悵悵苦情。本篇所寫的塞外七夕之景之情,無不凄遲傷感。羈棲之苦,懷念閨人之意,可謂淋漓盡致。
【悼亡】
浣溪沙
誰念西風(fēng)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dāng)時只道是尋常。
蝶戀花
辛苦最憐天上月,一昔如環(huán),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
無那塵緣容易絕,燕子依然,軟踏簾鉤說。唱罷秋墳愁未歇,春叢認(rèn)取雙棲蝶。
詩詞君:這首詞把作者內(nèi)心對愛妻的悲悼之情,盡情表露。不做作,無雕飾,纏綿凄切,感人至深。納蘭詞既凄婉又清麗的風(fēng)格在這里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
【詠物】
采桑子·塞上詠雪花
非關(guān)癖愛輕模樣,冷處偏佳。別有根芽,不是人間富貴花。
謝娘別后誰能惜,飄泊天涯。寒月悲笳,萬里西風(fēng)瀚海沙。
臨江仙·寒柳
飛絮飛花何處是,層冰積雪摧殘,疏疏一樹五更寒。愛他明月好,憔悴也相關(guān)。
最是繁絲搖落后,轉(zhuǎn)教人憶春山。湔裙夢斷續(xù)應(yīng)難。西風(fēng)多少恨,吹不散眉彎。
詩詞君:上闋寫柳的形態(tài),下闋寫人的凄楚心境,借寒柳在“層冰積雪”摧殘下憔悴乏力的狀態(tài)寫處在相思痛苦中的孤寂凄涼,自然渾脫,意境天成。同時匠心別具的用經(jīng)受冰雪摧殘的寒柳,暗詠身在皇宮皇威重壓的戀人。立意既新,手法也不俗。句句寫柳,又句句寫人,物與人融為一體。委婉含蓄,意境幽遠(yuǎn)。
【知己】
金縷曲·贈梁汾
德也狂生耳!偶然間、淄塵京國,烏衣門第。有酒惟澆趙州土,誰會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盡英雄淚。君不見,月如水。
共君此夜須沉醉。且由他、娥眉謠諑,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問,冷笑置之而已!尋思起、從頭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緣恐結(jié)他生里。然諾重,君須記!
荷葉杯
知己一人誰是?已矣。贏得誤他生。有情終古似無情。別語悔分明。
莫道芳時易度,朝暮。珍重好花天。為伊指點再來緣。疏雨洗遺鈿。
詩詞君:全詞圍繞“知己”,發(fā)端顯旨,直抒傷痛之情,已是先聲奪人。而后全篇皆以情語鋪敘,都是傷痛悔恨之語。哀音低婉,凄惻纏綿,至真之情一泄而下,頗能引發(fā)共鳴。
【羈旅】
長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guān)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fēng)一更,雪一更,聒碎鄉(xiāng)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如夢令
萬丈穹廬人醉,星影搖搖欲墜。歸夢隔狼河,又被河聲攪碎。還睡,還睡,解道醒來無味。
詩詞君:這是一闋頗具特色的邊塞詞,景象與心境交織交感,既雄渾又悲涼。王國維特別贊賞其中‘萬帳穹廬人醉,星影搖搖欲墜’二句,以為可同唐詩中‘明月照積雪’、‘大江流日夜’、‘中天懸明月’、‘黃河落日圓’等句媲美,‘此種境界,可謂千古壯觀’。
【版權(quán)說明】詩詞世界編輯整理,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發(fā)表評論 評論 (5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