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歐陽修很有趣的一首詞,寫古代夫妻的趣事,很多人不相信是他所寫
提起歐陽修,不少人能想到的標(biāo)簽是北宋名臣和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朝堂上的歐陽修歷仕三朝,官至參知政事,位同副相,死后謚號“文忠”公。在文壇,他不只是一代文學(xué)巨匠那么簡單,還提攜了蘇軾、蘇轍、曾鞏等人。當(dāng)年他欣賞蘇軾的才華,便在給好友梅堯臣的書信中寫道:“老夫當(dāng)避路,放他出一頭地也”,這就是成語出人頭地的來歷。

正因為歐陽修身上既有著權(quán)官的威嚴(yán),又有著文人的儒雅,他便成為了后世心中一個再正派不過的謙謙君子。所以很多人讀到本期的這首《南歌子》時,都不相信是他所寫。清朝文人陳廷焯就曾表示:“大率皆年少時筆墨,亦非近、后人偽作也”。但事實上,各種典籍中確實將此詞歸于歐陽修名下。
這是一首很有趣的詞,算是歐陽修的一首“俗氣”之作,寫的是一對新婚夫妻的趣事。以往歐陽修每有詞作便會引來文壇眾人一片的叫好聲,但這首詞兩宋名家卻都不點評。雖如此,此詞照樣流傳至今,成為一首膾炙人口的名篇。讓我們來品一品:

《南歌子》
北宋.歐陽修
鳳髻金泥帶,龍紋玉掌梳。走來窗下笑相扶,愛道畫眉深淺入時無?
弄筆偎人久,描花試手初。等閑妨了繡功夫,笑問鴛鴦兩字怎生書?
這首詞純寫閨情,頗有五代之風(fēng),為我們塑造了一位可愛的新嫁娘形象。詞的上片,開篇就用極綺麗的語言來描繪女子的服飾之美。她的發(fā)髻如鳳般高盤,發(fā)帶金光閃閃,頭上玉梳雖只有手掌大小,卻刻著龍紋!白邅泶跋滦ο喾觥睂懙氖茄b扮好的女子挽著愛人下了樓,這個“笑”既可以當(dāng)成是寫女子見到丈夫時的嬌笑,也可以當(dāng)作丈夫?qū)λ暮┬Α?/div>



上片最后一個問句是詞中的絕妙之語,女子問丈夫:“我的眉毛畫得深淺如何?”很顯然這是一個“送分題”,丈夫只需要回答一個“好”字就可以了。女子這么問是在打趣丈夫,顯然她對自己的美是很自信的,這個問題也可見這對夫妻的感情是不錯的。

詞的下片繼續(xù)描寫二人接下來的相處時光。妻子看丈夫在寫字,也拿起筆來擺弄了幾下,實在覺得無聊了才起身一旁繡花去了。或許是繡得久了,便覺得被寫字入了神的丈夫冷落了,她又問了第二個問題:“你說鴛鴦兩個字怎么寫來著”。很顯然這是為了吸引丈夫的注意力,也是向丈夫表白,他們倆此時不正是一對多情的鴛鴦嗎?對于這個問題,其實丈夫不用回答,只需心領(lǐng)神會地多陪陪她就可以了。

縱觀這首詞,雖然通篇都在敘事,沒有一句抒情語,但卻洋溢著濃濃的愛意。這位新娘子的調(diào)皮和可愛、多情和自信,都令人會心一笑。清代詞論家許昂霄對此詞的評價是:“真覺娉娉裊裊”,這話說得確實是沒錯的。與一般的閨情詞相比,這首詞無論是遣詞用句,還是結(jié)構(gòu)意境都令人眼前一亮。
發(fā)表評論 評論 (3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