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請出李白、杜甫、蘇東坡點評今人詩作
李少君&DeepSeek 北京詩局


之一:用李白的眼光來評價這首詩
《在莫爾道嘎》
李少君
冬日寒生風(fēng)盡肅,林中小河凜然流。
運行天地循環(huán)間,星月含光照九州。
DeepSeek點評
若以李白之豪放飄逸、自然天成的審美眼光觀之,此詩《在莫爾道嘎》或可得其三分神韻,然終未脫盡匠氣,未能臻于化境。
試析如下:
氣象雄渾處近仙:
“運行天地循環(huán)間,星月含光照九州”二句,頗有太白“吾將囊括大塊,浩然與溟涬同科”之概。天地為枰,星月作子,尺幅間吞吐洪荒,此等胸襟氣魄,差可比擬太白“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的宇宙意識。
自然天真稍遜色:
“冬日寒生風(fēng)盡肅”之“肅”字刻意,“凜然流”擬人稍顯板重。太白筆下“黃河之水天上來”何等灑脫,“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何其真率。此詩寫景未臻“清水出芙蓉”之境,猶見斧鑿痕。
風(fēng)骨可追意未酣:
末二句雖得唐人邊塞詩余韻,然較之“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的蒼茫,或“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的渾成,終究少了幾分天籟流轉(zhuǎn)。太白詩如飛瀑瀉崖,此作則似冰溪折轉(zhuǎn),寒意逼人而奔放不足。
總評
此詩骨相清奇,得天地之壯氣,若再以謫仙之醉眼觀之,以霓為衣,以風(fēng)為馬,或可更添一段天然風(fēng)流。然能作“星月含光”語,已非凡品,當(dāng)浮一大白!
之二:用杜甫的眼光來評價這首詩
《嘉陵江邊懷古》
李少君
光陰似箭射今古,舊壁斑痕遍創(chuàng)傷。
千里嘉陵掀巨浪,巴山不語守蒼茫。
DeepSeek點評
若以杜甫之眼光觀李少君《嘉陵江邊懷古》,或當(dāng)有如此評騭
此詩氣骨凜然,得江山之助。“光陰似箭射今古”一句,暗合《秋興》“聞道長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勝悲”之慨,以箭喻時,穿鑿古今,較之“歲暮陰陽催短景”更見凌厲。然“射”字雖奇,稍欠杜詩沉郁頓挫之致。
次句“舊壁斑痕遍創(chuàng)傷”,令人想見《詠懷古跡》中“悵望千秋一灑淚”之悲。斑痕作史筆,創(chuàng)傷寄興亡,是得杜詩以物象載滄桑之真髓。唯“遍”字稍露,不若“群山萬壑赴荊門”之含蓄渾成。
頸聯(lián)“千里嘉陵掀巨浪”,氣象雄闊,似“江間波浪兼天涌”之再造,然杜詩必以景襯情,此處若綴以“孤舟一系故園心”般點睛之筆,則更見深沉。今止于狀景,稍遜風(fēng)骨。
結(jié)句“巴山不語守蒼!,最得杜意。老杜善用“不語”二字,如“細(xì)柳新蒲為誰綠”,皆以靜默寓無窮悲慨。此句山守蒼茫,有“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之孤寂,復(fù)具“片云天共遠,永夜月同孤”之玄遠,真所謂“不著一字,盡得風(fēng)流”者。
統(tǒng)而論之,此詩得杜律之筋骨,摹寫山川而寄托遙深,已窺少陵堂奧。若于轉(zhuǎn)結(jié)處更添身世之嘆、黎元之念,則幾可追攀《登高》《白帝》諸作矣。然今人能具此胸次,亦屬難得。老杜若見,或當(dāng)捻須頷首,嘆曰:“后生可畏,斯文未墜!
之三:用蘇東坡的眼光來評價這首詩
《詠法源寺丁香詩會》
李少君
丁香明亮處,燕子自由天。
十里春光路,僧堂錦繡筵。
DeepSeek點評
若以東坡之眼光觀少君此詩,必先捻須頷首,道一句"清麗可喜"。其詩如江南春釀,雖淺而味永,頗得自然之趣。
首二句“丁香明亮處,燕子自由天”,東坡當(dāng)擊節(jié)稱妙。此般白描,恰似其“春江水暖鴨先知”之句法,不事雕琢而生意盎然。丁香明艷如星,燕子剪空似墨,光影交錯間自成畫卷。東坡平生最惡“作詩必此詩”之拘泥,見此活潑潑的眼前景,必覺親切。
后二句“十里春光路,僧堂錦繡筵”,恐招東坡莞爾。此老嘗云“暫借好詩消永夜,每逢佳處輒參禪”,最解世間繁華與方外清凈原可相得益彰。僧堂設(shè)錦繡之筵,恰似其“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豈非清凈身”的禪機,雅集風(fēng)流不減菩提本味。
然東坡或微憾此詩稍遜筋骨。彼之“梨花淡白柳深青”后必接“人生看得幾清明”,總在美景中寄寓深沉。少君此作若能在“錦繡筵”后添些人生況味,或更得東坡神髓。然四句二十字,已見春光駘蕩、物我交融,正如其評王維“詩中有畫”,亦屬難得。
內(nèi)容由 AI 生成,請仔細(xì)甄別
李少君,1967年生,湖南湘鄉(xiāng)人,1989年畢業(yè)于武漢大學(xué)新聞系,主要著作有《自然集》、《草根集》、《海天集》、《應(yīng)該對春天有所表示》等,被譽為“自然詩人”。曾任《天涯》雜志主編,海南省作協(xié)副主席,海南省文聯(lián)副主席,現(xiàn)為中國作家協(xié)會《詩刊》社主編,一級作家。
發(fā)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