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司馬推送的第 594 個與眾不同的人
石勐堯知道有一天,爺爺終將會離自己而去。
這個念頭每冒出來一次,她就按下一次快門,她拍下所有不想忘記的,深深眷戀的……7年,200多張照片,充滿溫情與真實,在這個流行貓咪胡須的美顏自拍時代,顯得異常珍貴。
這組照片是叫《我和爺爺》,是石勐堯和爺爺?shù)墓适,也是每個人和爺爺?shù)墓适隆?/STRONG>
“老石頭兒,跟你孫女照相呢?”
鏡頭前穿著牛仔褲、白襯衫,配一件筆挺馬甲的爺爺,得意地向路過的鄰居揮了一下手:“哎,是呀。”
嘴角藏不住的笑意,語氣里的小驕傲,“咔嚓”一聲,恰好都被孫女拍了下來。
照片里那位扎著麻花辮,踢著腿,
和爺爺穿著一樣衣服的年輕女孩,
就是孫女石勐堯。
身邊最親愛的人,
究竟是從哪一天開始變老的?
故事的一開始,
石勐堯和現(xiàn)在很多年輕人一樣,
從來沒有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
直到2010年的一個下午,出差兩個月剛回家的石勐堯,收拾行李準備再出發(fā)時,她轉(zhuǎn)身看見爺爺正坐在床上。
那天的陽光特別好,透過玻璃窗落在他干凈的白襯衫上,落在他不再濃密的睫毛上,爺爺整個人都在發(fā)著光,他很安靜,就像一個孩子一樣。
石勐堯突然發(fā)現(xiàn):我的爺爺老了。她想不顧一切留下來,但她又不能不走。于是她掏出相機:爺爺,我們拍張照片吧。
“那些從未曾開口對你說出的話,
我把它們放進了照片里!
照片洗出來的當天,石勐堯哭了好久好久。
她知道有一天,
他終將會離自己而去,
這個念頭每冒出來一次,她就按下一次快門,
她拍下所有不想忘記的,
深深眷戀的,《我和爺爺》的故事。
石勐堯是單親家庭的孩子,從小是爺爺奶奶一手帶大的。爺爺是一名中學(xué)的校長。
撫順,這座中國最具幸福感的城市,每天早上,都會看到一老一小兩個人,緊緊牽著手,走過一個又一個街道。
于是她拍下的第一個鏡頭,是兩人一起出門的樣子。只是這一次,換成她牽著他。
石勐堯十一歲那一年,奶奶去世了。
一年后,她考入沈陽軍區(qū)的文工團。
她離開了老家,
離開了那條每天都走過的熟悉街道,
離開了最親愛的爺爺。
成為一名舞蹈演員后,回家的時間,越來越少了。
但這么多年,爺爺堅持一個人生活。
他很講究,穿著也很體面。每次孫女回家,都看到他穿著一件白色的襯衫,配一件日系的馬甲,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
他抽著煙,他正看著遠方,厚厚的鏡框掩不住他的思緒。他是在回憶奶奶嗎?還是在操心孫女的未來?
沒有人知道。石勐堯悄悄按下了快門,讓時間為眼前這位老頭兒,多停留一個瞬間。
偶爾爺爺也童心大發(fā),
為孫女摘下一朵漂亮的野花,
她依靠在爺爺?shù)募绨蛏希?/SPAN>
熟悉的安全感,就像小時候一樣。
小時候,她記得爺爺總是用一雙大手幫她洗臉,
也是那雙大手,牽著她去上學(xué),
教她走路,“被爺爺牽著”,
是個子小小的石勐堯永遠都忘不掉的場景;
“因為他的手就像大樹的根,
扎在我的心里。”
時間會模糊記憶,但是它不能抹掉生了根,
發(fā)了芽的愛。
石勐堯很忙,但一有空她就會趕回家陪爺爺。有一天她回到家,發(fā)現(xiàn)爺爺安靜地坐在板凳上,眼神特別空洞,又很無助。
其實我們成長的速度有多快,老人衰老的就有多快。
只不過,我們現(xiàn)在很多人都“太忙了”,忙到忽視了身邊最重要的親人的喜怒哀樂;忙到讓白發(fā)和皺紋,趁虛而入了他們所剩無幾的歲月。
“忽然間,
我就覺得我們兩個可能換了一個位置,
小時候是他照顧我、保護我,
現(xiàn)在應(yīng)該是我去保護他了!
夏天的時候,石勐堯聽爺爺說了幾次自己腳疼。她立馬脫掉爺爺?shù)男,捧起他的腳一看,原來人的年紀大了,指甲都嵌到了肉里。
打一盆熱水,幫爺爺洗腳,再認真修剪指甲,成了后來她每次回家必做的一件事。
一點也不嫌棄嗎?石勐堯說:“因為這些都是小時候他為我做過的。”
包括洗澡。爺爺是個不喜歡麻煩別人的老人,80歲的他總是自己一個人洗澡。害怕地太滑,讓老人摔倒,孫女總是不放心地想去看一看。
那天,從門縫里看到爺爺,瘦的像樹干一樣,怎么努力也夠不到自己的后背。石勐堯一下子就心疼起來:“來吧來吧,我來幫你洗!
人老了,手抖得厲害,
孫女就定期幫爺爺清理耳朵,
他躺在她的懷里,像極了當年襁褓中的女孩,
只不過現(xiàn)在她長成了大人模樣,
他老得抱不動她了;
爺爺越來越享受和孫女一起拍照的過程,
等待孫女回家,一起拍一張合照,
成了兩個人平淡生活里的一個儀式感。
一臺三腳架,經(jīng)常手持拍攝,
地點就在家里或是小區(qū)附近,
沒有學(xué)習(xí)過攝影的孫女,
所有的照片只是憑著感覺去拍,
這些照片對她來說就是日記。
于是,她拍下兩個人一起穿“情侶裝”;
一老一少在做同一個表情;
一老一少安靜對視的目光;
7年,200多張照片,石勐堯都整理了出來。在這個流行兔子耳朵,貓咪胡須的美顏自拍時代,這樣“真實”的照片,讓越來越多網(wǎng)友淚目。
孫女回家后,常常和爺爺打報告:大家都在夸你,說你非常帥氣呢。
老頭子自然是高興的,找出自己的放大鏡,認真地凝視著照片里的每一個角落,然后驕傲地說:“拍黑白的照片,穿顏色深一點的會更好看!
2015年,爺爺?shù)纳眢w開始慢慢地變得不好。有一天,呆在房間里的石勐堯,透過門縫,看到爺爺正坐在外面看電視。
“那個高高大大的男人,怎么突然就縮成一個小孩了呢?”她想不明白,也無比舍不得,她拼命按下快門,想要用照片留住爺爺。
直到有一天,她回家時發(fā)現(xiàn)爺爺正在睡午覺。那天家里的陽光特別好,軟軟地鋪在他的身上。
她像小時候一樣,悄悄躺到他身旁。爺爺緊緊地拉著她的手,看著遠方。
回憶起那一天,石勐堯眼眶一下子紅了,她哽咽地說:“那次特別神奇,我一邊拍,一邊流眼淚,可能是一種預(yù)感吧,拍完那張照片之后他就住院了,就再也沒回家。”
今年的正月初五,爺爺進了重癥監(jiān)護室。戴著呼吸器不能說話,可能知道自己快離開了,他就一直不肯睡覺,看著一直陪著他的孫女,
那個眼神里充滿著不放心,好像是在和孫女說:你要好好的,你一定要好好的。
石勐堯知道,這是一種關(guān)心,也是一種告別。已經(jīng)衰老到即將枯萎的爺爺,依舊把自己當成孩子。
“爺爺哭了,我也哭了。
我想在那一刻把他留住,永遠地留住!
但是時間,不肯為任何人停下來。
2017年的正月初九,爺爺石連啟,離開了他最愛的孫女,享年83歲。那天,她送爺爺回家,跟奶奶還有他自己的爸爸媽媽,永遠在一起。
老家的規(guī)定,老人合葬時,是要把遺像燒毀的。“其實我不覺得它是遺像,只覺得那是在這個世界上,他能留下的最后的東西。”
“他走的那天,天空忽然變的好美,我知道,那一定是他怕我傷心,為了安慰我,才會讓我看見那么動人的景色……”
這是爺爺和孫女最后的一張合影。這也是他倆離得最遠的一次距離。
七年來,相機和膠片幫她留住自己和爺爺最最珍貴的回憶,也填補了爺爺離開的空白。
她無數(shù)次摩挲著照片,思念到發(fā)瘋,恨不得擁有黑魔法,可以輕易揉碎時間。把一切記憶用照片拼接回去,這樣就可以再一次回到最親愛的人身邊去……
她回憶往事,常常覺得后悔,爺爺為家庭付出了太多,而自己對他做得還是太少了。沒有花更多時間陪陪他,沒有和他多說會兒話......
有人好心安慰她,別怕,這種失去至親的疼痛感覺,會隨著時間的消逝慢慢淡去。
但她選擇永遠都不忘記,
因為愛會在記憶里,延續(xù)。
只要那些快樂的記憶還在,所有的想念就是活著……
最終我們都會變成星星,
去照亮我們曾經(jīng)深愛過的人,
直到永遠。
“我和爺爺會在照片里永恒!
石勐堯回到老家,在那間已經(jīng)沒有爺爺?shù)姆孔永,鼻子紅紅的,帶著哭腔肯定地說:“因為爺爺對我的愛,和我對他的愛,都放到了里面。”
發(fā)表評論 評論 (9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