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歷史上那些最偉大的思想家,
在生命的最后時刻,
他們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蘇格拉底
蘇格拉底,古希臘哲學家,思想家
有個人告訴蘇格拉底:“三十僭主已經判你死刑了!彼貞溃骸半S他們吧。”同樣地,蘇格拉底將問題扔給了起訴者以及陪審團,聲稱他們應該自信地面對死亡。被判決死刑之后,蘇格拉底用以下的驚人之語結束了發(fā)言:
“現(xiàn)在分手的時候到了,我去死,你們活著;究竟誰過得更幸福,只有神知道!
這句話濃縮了古典哲學對待死亡的態(tài)度:死,完全不值得恐懼;相反,死還是生之所依。蘇格拉底謎一般的遺言——“克里同,我們應該向阿斯克勒庇俄斯(Asclepius)獻一只雞”,表達了死是生之良藥的觀點。阿斯克勒庇俄斯是醫(yī)藥之神,遭受疾病之苦的人們在睡前向他敬獻犧牲,希望他能夠喚醒患病之人。 所以,死亡,只是一場治療性的沉睡。
第歐根尼
第歐根尼,古希臘哲學家,犬儒主義者
當被問及他想怎樣被埋葬時,第歐根尼說“臉朝下”。色尼亞德斯問他為何要這么做,結果得到了一個謎一般的答復:
“因為用不了多久,朝下的臉就會翻過來轉而朝上!
伊壁鳩魯
伊壁鳩魯,古希臘哲學家,無神論者
在遭受了兩周腎結石引起的折磨之后,伊壁鳩魯死于腎臟衰竭的極端痛苦。但是,在臨終之時,朋友和學生圍在他身邊,他走得很是欣慰。在寫給赫爾馬庫斯的最后一封信中,伊壁鳩魯寫道:
“在我生命中最幸福也是最后的一天中,我正在遭受著膀胱與腸子疾病的折磨,這些疾病的情況到了最嚴重的程度。”
但是,令人吃驚的是,他繼續(xù)寫道:
“但是,只要想起了我的理性和研究成果,想起它們所帶來的靈魂滿足感,就足以抵消所有的病痛。”
孔子
孔子,中國思想家,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
傳說中,當孔子知道自己大限將至時,在夢中出現(xiàn)了如下的絕望場景:
“天下無道久矣,莫能宗予。昨暮予夢坐莫兩柱之間。(這個世界失序已經很久了,沒有人能理解如何實現(xiàn)的理想。昨晚,我夢到我坐在兩柱之間的祭品之中,棺槨置于其中。)”
莊子
莊子,中國思想家
當莊子將要去世的時候,他的學生們想要為他籌備一場儒家式的豪華葬禮。但是他拒絕了,說:“太陽和大地將是我的棺槨。”學生們表示反對,說道:“我們擔心您的身子會被烏鴉和老鷹啄食!鼻f子給出了很有名的回答:
“放在地上是被烏鴉、老鷹吃掉,埋到地下是被螻蟻吃掉。所以,你們是在奪烏鴉、老鷹之食而喂螻蟻,何必這樣偏心呢!(在上為烏鳶食,在下為螻蟻食,奪彼與此,何其偏也!)”
對莊子來說,存在即合理,沒有什么東西是不好的。死亡只是從一種存在形式向另一種形式的轉變而已。如果我們能在此存在中找到幸福,那為何不能也在新的存在形式如螻蟻之食、烏鴉之食和老鷹之食中找到幸福呢?存在就是由從一種形式向另一種形式的轉化而限定的,所有的形式都得按照他們的本來面目被接受下來。所以,莊子寫道:
“生與死從未停止過轉化。它們是尚未結束的開始。一旦我們理解了這個原理,我們就能在生與死之間獲得平衡了。(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奧古斯丁
奧古斯丁,古羅馬天主教思想家
《奧古斯丁傳》是在奧古斯丁去世三十年后由波西迪烏斯主教撰寫的。在希波城受到“汪達爾人與阿蘭人以及一些哥特人部落和其他部族人組成的蠻族軍隊”長達十四個月的圍攻時,奧古斯丁病倒了,嚴重發(fā)燒。霍諾拉特(Honoratus)問他,主教和神父們在面對敵人時是否應該辭掉教會的職位,奧古斯丁寫了一篇極為雄辯的長文譴責這種做法。他認為,神職人員的義務就是與信眾們站在一起,而不是把他們交給異教的“惡狼”。奧古斯丁在76歲時去世了,那時他已經在位于今天阿爾及利亞的希波城擔任了四十年的神父和主教?煲赖臅r候,他要求獨處。奧古斯丁讓人抄寫了大衛(wèi)的詩篇,朗讀著它們,“淚水漣漣不絕”。 奧古斯丁沒有留下遺囑,因為作為一個窮人,他沒有任何可以留下來的東西。
馬基雅維利
馬基雅維利,意大利政治思想家,歷史學家
馬基雅維利在失意中死去,留下了陷入極端貧困的家人。在生命的最后幾年,他被趕下了他所渴望的政府職位,因為他過去與美第奇王室關系密切,而美第奇王室此時已經失去了在佛羅倫薩的統(tǒng)治權力。
自打死后,馬基雅維利就擁有了舉世無雙的惡名,莎士比亞在《亨利六世》中說他是“沒人性的馬基雅維利”。我更傾向于盧梭對馬基雅維利的評價:“一位誠實的人,一位好公民!痹谌ナ狼皟蓚月所寫的一封信中,馬基雅維利這樣寫佛羅倫薩:
“我熱愛我的故鄉(xiāng)勝過熱愛我的靈魂!绷钊藗械氖牵@無法阻止該城的公民們忘恩負義、變幻無常、撒謊騙人。
托馬斯 · 莫爾
托馬斯·莫爾,英國政治家,人文主義者
由于涉嫌忤逆教皇的權威,莫爾拒絕祝福亨利八世與第二任妻子安妮·波琳(Anne Boleyn)的婚姻,就被當作叛國者而被判死刑。這意味著莫爾要遭受可怕的絞刑,并且尸體被大卸八塊,盡管亨利八世后來頗為大度地將絞刑改為斬首。在倫敦塔監(jiān)獄中,莫爾寫了一篇很美的對話,名為“快樂對苦難對話錄”。對話結尾,莫爾對慘死的前景進行了深刻的思考。在結論中,莫爾頗有英雄氣概地表示,只要想到基督的慘死,就足以使我們滿足于為了他而慘死。莫爾寫道:
“記住,如果可能僅僅由你我承受世間全部的痛苦,卻能夠讓我們永遠享有所向往的歡樂,這點痛苦就不算什么。因此,我請求你不要忘記那種歡樂,將所有世俗痛苦從心中驅逐!
在登上行刑臺的時候,莫爾對行刑官說道:
“你保證我安全上去,至于怎么下來,我自己都安排好了!
作為對傳統(tǒng)行刑儀式的顯著改變,莫爾蒙住了雙眼,平靜地等待執(zhí)行。
霍布斯
霍布斯,英國政治家,哲學家
在著作《利維坦》(Leviathan)中,霍布斯對處于自然狀態(tài)下人類生活的著名描述(famously)是這樣的:“孤獨、貧困、卑污、粗鄙并且短壽”。盡管霍布斯的生活不乏戲劇性——當年他的母親因受到西班牙無敵艦隊的驚嚇而誕下了他,此外他與國王和國會之間的關系也存在問題,但至少對他而言,上述幾個詞語中似乎沒有一個適用。他一直活過了90歲,始終筆耕不輟、著述頗豐。這在17世紀動亂頻頻的英格蘭無異于奇跡。
關于死亡,他寫道:
“我們不該為一個人的離世長久地哀悼,不然我們就沒多少時間哀悼其他人了!
霍布斯患上了“痛性尿淋瀝”,即在排尿時劇烈疼痛,很可能是膀胱潰爛所致。據說,他曾經對一個醫(yī)生講過,如果能找到一個洞,爬進去逃離這個世界,他會感到愉快些。在一次中風后他右半邊身子癱瘓,之后便離開了人世。
笛卡兒
笛卡兒,法國哲學家
在斯德哥爾摩,笛卡兒只有一個朋友:法國大使夏努(Chanut)。不幸的是,導致笛卡兒死亡的病毒就是他傳染的。然而夏努放了放血就痊愈了,但笛卡兒認為那種治療方法是荒唐的,他希望能自然病愈。他持續(xù)發(fā)燒,十天后惡化。據說,在喪失意識之前,笛卡兒以蘇格拉底或普羅提諾的方式說了以下的話:
“我的靈魂啊,你被囚禁了那么久,到了擺脫肉體重負,離開這囚籠的時候了。你一定要鼓起勇氣,快樂地接受這靈肉分離之痛!
伏爾泰
伏爾泰,法國思想家,文學家
有關伏爾泰以84歲高齡在巴黎去世存在很多傳聞。孔多賽的《伏爾泰傳》一書中記載,一位修道院長接到了伏爾泰臨死前完成的宗教懺悔書。伏爾泰在文中宣稱自己“在天主教中誕生也要在天主教中離世”。得知這一消息,圣穌爾比斯教區(qū)的教士勃然大怒,提出要與這位懷疑論的啟蒙哲學家就神學進行一場更為詳盡的討論。教區(qū)牧師知道伏爾泰已在他不知疲倦的反對天主教會的演說中否定了基督的神圣,于是不斷在伏爾泰耳邊大喊:“你是否相信基督的神圣?”伏爾泰對此回答說:
以上帝的名義,先生,不要再同我多提這個人了,讓我平靜地死去吧!
另一個版本是這樣的:伏爾泰眼看就要咽氣了,突然床頭燈閃了一下,讓他大呼:
“什么聲音?是地獄之火已備好了?”
而他的《哲學辭典》里分明寫道:
“地獄之說是用來愚弄貧民和無知者的傻話!
休謨
休謨,英國哲學家
在簡短的自傳中,休謨提到1775年他被“自己腸子中的失調擊垮了”,而且“足以致命,無法治愈。我如今希望速死”。
令人驚嘆的是休謨面對死亡時的平靜和接受命運時的滿足。在亞當·斯密與休謨私人醫(yī)生的往來信件中,反復出現(xiàn)的一個詞是“高興”。斯密提到,休謨在離世前幾天還在高興地閱讀琉善的《死人對話錄》一書。因此,休謨這個無神論者是高高興興地面對死亡的,并無半點憂愁。由此,斯密說:
“無論是他生前還是身后,我總是這樣理解他,也許只有接受了人類意志薄弱的本性,才會距離有智慧和德行的人越來越近。”
狄德羅
狄德羅,法國思想家,哲學家
狄德羅臨死前最后一句話是說給女兒安琪莉可·德·旺德爾夫人的:
“通往哲學的第一步就是懷疑!
盡管對狄德羅死亡的事實還存在一些疑點,例如死亡的確切日期、地點,以及是否有牧師來過,但他女兒的證詞還是非常感人的。
他臨終前是充滿尊嚴的。他的保護人、俄國的葉卡捷琳娜女皇邀請他到圣彼得堡,這次精疲力竭的旅行結束后,狄德羅就病倒了,臥床不起,并且打算不再開口說話。他的病情有過短暫好轉,能和妻子相守于飯桌前。他喝湯,吃白煮羊肉和菊苣,然后嘗了顆杏子(有的地方說是草莓)。安琪莉可敘述如下:
“媽媽想攔住他,不讓他吃那個水果。但他卻說,你以為我吃這么個東西就會死嗎?他把杏吃了,然后雙肘支在桌上吃了一盤子櫻桃,輕輕咳嗽了一聲。媽媽問了他一句,他卻沒有回話。抬頭一看,他已經死了!
邊沁
邊沁,英國哲學家,經濟學家
坐落在高爾街(Gower Street)的倫敦大學學院,在其主建筑物南端的北部回廊處,杰里米·邊沁的遺體放置于此,他筆直地坐在一個鑲著玻璃窗的木制櫥柜里,那櫥柜有點兒像古老的電話亭。
在《自我偶像,或死者繼續(xù)為活人所用》一文中,邊沁準備了詳細的死后遺體處理以及遺體展示的說明。如果宗教禮制將塑像作為一個虔誠的物品,那么邊沁的“自我偶像”則體現(xiàn)了一種反宗教的戲謔精神。這種“自我偶像”,是無神論人士為了子孫后代的小小益處而將自己的模樣保存下來。邊沁提到他弄“自我偶像”的意圖是:
“希望人類可以從我的死亡中獲得些許利益,迄今為止在活著時我鮮有機會做出貢獻。”
就其本身而言,邊沁的遺體對宗教的死亡禁忌來說是一種死后的反抗,是倫敦大學學院創(chuàng)辦精神的具體體現(xiàn)。該學院建立于1828年,是英國首個擺脫了國教禁錮的高等學校。
海涅
海涅,德國詩人
海涅的文筆和智慧,比起同一時代的德意志同胞們來說,更接近狄德羅或勞倫斯·斯特恩(Laurence Sterne)。他曾經這樣說過:“如果問一條水中游曳的魚感受如何,它會這樣回答:‘如同海涅在巴黎!倍∏∫苍谀抢镛o世,大約是死于梅毒。
他的臨終話語是:
“神會寬恕我,這是他的職責!
胡塞爾
胡塞爾,德國哲學家
盡管青年時期就接受了路德新教,但胡塞爾的猶太血統(tǒng),導致1933年希特勒掌權之后他就被弗賴堡大學驅逐了。胡塞爾過去的學生海德格爾接過了胡塞爾在大學的哲學講席。海德格爾甚至禁止這位自己過去的導師進入圖書館。
在1935年到1936年間,隨著黑暗傳遍歐洲大陸,年邁的胡塞爾前往維也納和布拉格做講演,講演內容最終都進入了他最后一部未完成的著作《歐洲科學的危機與先驗現(xiàn)象學》。在胡塞爾看來,哲學是絕對自我責任的免除,哲學家是“人類的公務員”。他總結道,哲學家的責任就是直面“靈魂中的野蠻仇恨”,并運用“理性的英雄主義”來復興哲學。在如今這樣的危機時代,“優(yōu)秀的歐洲人”面對的最大危險是倦怠,拒絕承擔運用理性反對野蠻的哲學斗爭。
據他的前助手、忠實的門徒路德維!だ实赂窭撞↙udwig Landgrebe)所說,在被最后奪去他生命的疾病折磨的時候,胡塞爾唯一的愿望就是:能像個哲學家一樣死去。胡塞爾拒絕了教堂的勸告調解,他說:
“我已經像個哲學家一樣來到這世上,如今我希望能像個哲學家一樣離開!
薩特
薩特,法國哲學家,作家
在去世的前些年,薩特說:
“死亡?我從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在我的生命中沒有死亡的一席之地,它總是被排除在外的。某一天,我的生命將會終止,但我不想讓生命受死亡之累。我希望我的死永遠不會進入到我的生活中,不要限制住我的生活,我始終希望自己是生命的主宰。”
眼瞎了,牙掉了,幾乎喪失了工作能力;酗酒、吸煙以及毒品腐蝕了他的身體,摧毀了他的健康,薩特生命最后一年的境況真是讓人不忍細看。但他似乎有不可思議的能力——比情欲更真實——使得一群美麗柔弱的女子環(huán)繞在他身邊,她們在經濟上依賴他。薩特總是稱為“海貍”(Beaver)的西蒙娜·德·波伏瓦,終生都對他保持了忠誠和熱情。他生命的最后十年中多次進行醫(yī)療急救,最后一次,薩特回光返照,憂心忡忡地問波伏瓦:“我們該怎么處理葬禮的費用?”在咽氣前,薩特閉上眼睛,握著波伏瓦的手腕說:
“我非常愛你,我親愛的海貍!
盡管無神論是理解他人生與哲學的途徑,但1974年和西蒙娜·德·波伏瓦共同接受采訪時,薩特說了些令人費解的話:
“我不覺得自己是偶然的產物,更不是宇宙中的一粒塵埃,而是有計劃、有準備、有指望的造物。簡單來說,就是一種只有造物主才能創(chuàng)造出來的存在;這種創(chuàng)造之手的思想指的就是上帝!
不過呢,正如有一次上課我正在講黑格爾時,一位學生曾對我說過的:人們喝醉了就會胡說八道。
鮑德里亞
鮑德里亞,法國哲學家,社會學家
作為向社會學專業(yè)創(chuàng)始人之一的埃米爾·杜爾凱姆(教授轉變專業(yè)的一種致意,鮑德里亞寫道:
“哲學導致死亡,社會學則導致自殺!
他的最后一本書《冷記憶5》中提到,當被診斷出最終使他致命的癌癥時,鮑德里亞表示他從未想象過死亡。對他來說,這是最好的態(tài)度,因為它意味著死亡仍然是一件令人吃驚的事,一件偶然的事情,充滿魔力,是在同生活決斗中的一個陌生對手。他精辟地寫道:
“死亡把事情安排得很好,因為正是你缺席的事實,使這個世界明顯更不值得生活于其中了!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 藝術與哲學
那特藝術學院現(xiàn)有美術學、設計學、建筑學、影視學、藝術學理論、藝術商學 六大門類 600節(jié)藝術類課程,從規(guī)矩到天賦,從技術到情懷, 中、美、法、英、意、荷蘭等國教授專家通過視頻課程,提供給觀眾不一樣的視角、維度和研究方法。 中英字幕,讓你足不出戶即可親近和了解藝術。點擊👇
那特藝術學院全球藝課
- 全 球 在 線 藝 術 課-
Art Course Online
那 特藝術學院
LOVE ︳ACADEMY ︳RESEARCH ︳THOUGHT
微博:@那特藝術學院
網站:www.lart.org
聯(lián)系我們(特派員微信號):nate_hz
藝術愛好者入群請加(特派員微信號):nate_hz
發(fā)表評論 評論 (5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