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耀義 一位敦實厚重的畫家
韓建鳴
任耀義,1956年生于上海,畢業(yè)于華東師范大學美術系,現(xiàn)任上海市美協(xié)海墨畫會副會長、上海市教師書畫篆刻協(xié)會理事、楊浦畫院院務委員。
中國畫有很多理論,歷史名家留下過很多經(jīng)典畫論與千古名句,至今讓人咀嚼不止,回味無窮。但真正要用這些畫論與名句來評價現(xiàn)代人的畫作,就覺得都套得上,不過,正因為都套得上,所以即便套上了,也不一定能幫你鑒賞出個高下來。
因為如此,所以我個人欣賞的經(jīng)驗,就是多看,多看之下高下自現(xiàn),深厚與淺顯就會明明白白呈現(xiàn)在你的眼前,時間長了,評價作品就會心知肚明,要出手購畫也會胸中有數(shù),不會亂買一氣,到頭來懊悔不已。當然花點小錢無所謂,花大了就會心痛。
我不是畫畫的,但喜歡國畫,也會買些當代畫家的畫。我喜歡的國畫有這樣幾條個人的“標準”,不妨說出來與大家交流:一是畫面意境布局要好,讓我有欣賞的心情。一個畫家要把自己作品的布局弄好,可不是一年二年的事,有的畫家一輩子都沒有搞好過(或許其他技法不錯)。二是線條要有骨力韌勁,幾千年的中國軟毛筆,講到最后就是要有這種內涵,外形軟的筆,要畫出內里的骨力韌勁,就是中國繪畫傳神的地方,幾千年的線條魅力就在這里。臃腫、乏力、斷氣、虛弱的線條是傳達不出這種人文信息的。三是色彩元素的充分表達,將自然界、生活中的美麗色彩高度提煉,藝術展現(xiàn)。
在這樣的標準之下,畫家任耀義的作品是我非常喜歡的,他的國畫布局、線條和色彩,我認為是他的“三絕”。而且因為喜歡他的畫,前幾年開始我就買他的畫,他的畫在我手里價值步步遞進,因為他的畫每年都在漲價。后來又通過朋友的介紹,我有幸認識了這位實力派的中年畫家,也漸漸了解了他。
任耀義是位敦實厚重的人,為人謙和低調,但在藝術的探求上卻威猛不羈,表現(xiàn)在畫作上的張力又與內蓄渾然一體,處處蘊含,處處恰到好處。這是他三十多年積累的內功使然。任耀義十幾歲開始學畫,先學西畫,積累了扎實的素描功底,后轉學國畫,師從錢行鍵等大家,又得到浙派大師方增先的指點。他在藝術上的求索從不拘于一隅,花鳥畫、山水畫、人物畫,凡國畫所涉領域他都孜孜以求,狠下苦功,不肯偏廢,又都有建樹,令人感佩。
繪畫評論家盧金德在《美術報》上這樣評論他的作品:
“幾十年的功力下來,任耀義的筆力特見勢——作山水很爽,大筆上去一去南派山水的膩味,風爽高潔,見骨見勢——使山水與金石之勢合在一起,充分解構了骨法的古趣與現(xiàn)代出新。”
他評論道:“任耀義的山水色彩非常簡明、厚樸,走出了南派山水的小家子氣。一面承接浙人的情采,一面張揚北人的勢骨,任耀義畫意生大趣。趣就是勢,勢就是韻,韻就是文人畫味,任耀義的畫兼而有之!
“以色彩的氣韻生動,任耀義的畫風真是揚眉吐氣。色彩的厚重使畫面頓生氣勢,使任耀義的畫風跌宕生風!
張智明在《新民晚報》上評論:“過去的中國畫太靜,杏花枝頭春意鬧,任耀義的中國畫貴一‘鬧’字,將國畫的筆力修養(yǎng)與色彩的生姿和生活之趣結合!
我看這些評論,是對應著任耀義的作品來看的,覺得提綱挈領,拿捏住了他作品的成功之處。最后我還要說一點,就是他的國畫在布局、線條和色彩之中,讓我感受到一種強烈的、明朗的精神氣質。
發(fā)表評論 評論 (7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