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他是徐志摩唯一的血脈,只能通過書籍了解父親,如今101歲仍健在
提起徐志摩,人們的第一反應往往是他的文學作品以及與陸小曼的愛情糾葛。但是在徐志摩因為一次意外離世后,世人們便很少將目光聚焦在他的家人身上。
鮮少有人知道,徐志摩曾與前妻張幼儀育有一子——徐積鍇。他是父親徐志摩的唯一血脈,然而,他只能通過書本來了解父親,F(xiàn)如今,他早已101歲高齡,但依然健在。
徐積鍇:由于包辦婚姻所造成的悲哀童年
徐志摩的文學才華在其離世近九十年后至今仍然為人所稱贊,他的文學作品《再別康橋》、《翡冷翠的一夜》至今仍然家喻戶曉。而他與各個女子之間的風流韻事也常常成為人們的飯后閑談。然而,卻鮮少有人去了解徐志摩唯一的獨子——徐積鍇。他是徐志摩與張幼儀唯一的兒子,也是徐志摩在世界上留下的唯一血脈。

徐積鍇出生于1918年,到如今已經(jīng)101歲高齡了,身體素質(zhì)依然不輸給年輕人。然而由于某些政治原因和個人緣由,徐積鍇并不希望過多地談論自己的過去。直到《世界周刊》記者張惠媛再三請求下,徐積鍇才將自己的童年往事娓娓道出。
由于母親張幼儀與父親徐志摩兩人的婚姻為純粹的包辦婚姻,理所當然,父親徐志摩對這位傳統(tǒng)的大家閨秀、連讀書寫字都不曾學會的妻子毫無興趣。兩人婚后甚至沒有過多的交流,在父母的強迫下,徐志摩才勉強陪伴了張幼儀幾天。
直到張幼儀懷孕后,她本以為丈夫會因此回心轉(zhuǎn)意,誰知,此時的徐志摩一心追求當時舉世聞名的才女——林徽因。為了贏得林徽因的芳心,徐志摩常常徹夜不歸,甚至將懷孕的妻子拋擲腦后。

在張幼儀生下來兩人的兒子——徐積鍇后,徐志摩并未為了這條新生命的降生而表現(xiàn)出過多的喜悅,他甚至沒有多看剛出生的兒子一眼。甚至在兒子出生還未滿一個月的時候,徐志摩便為了拓寬自己的視野和豐富自己的文學知識決心到外國留學,將孤兒寡母的他們拋在國內(nèi)。
“泥人也有三分性!睆堄變x對丈夫的冷漠實在忍無可忍,兩人終于離婚,這段婚姻最終走到了盡頭。
在徐積鍇的童年中,父親這個位置一直空缺。在徐積鍇記事以來,只有母親陪伴在自己的身邊,徐積鍇對這位父親毫無印象。但是從母親的口中得知,父親徐志摩盡管文學才華遠超常人,但是性格格外風流,與好幾位女子糾纏不清,他的風流韻事一直是他人口中津津樂道的談資。這讓徐積鍇對這位花心風流的父親的印象格外糟糕。

他甚至在心中默默地發(fā)誓,自己絕對不能成為父親這樣的人。另外,由于從小沒有父親陪伴在身邊,這使得徐積鍇常常被其他伙伴嘲笑,稱他為“沒有父親的野孩子!边@讓徐積鍇心中委屈萬分,同樣這也促使徐積鍇養(yǎng)成了一副倔強不屈的性格,讓他天生不喜依靠他人。
徐積鍇對于父親的印象大多只能來源于書本,盡管徐積鍇并不喜歡父親的個性,甚至對此嗤之以鼻。但他不得不發(fā)自肺腑地承認,父親的文學才華的確出眾,是常人難以匹敵的,自己恐怕一輩子都不能寫出如此才華橫溢的文章來,徐積鍇心想。盡管祖父徐申如對自己唯一的孫子委以重任,希望徐積鍇能和父親徐志摩一樣,才高八斗,提筆寫詩。
但是徐積鍇自認自己沒有高超的文學天賦。哪怕在自己的抓周會上,自己抓到了一支毛筆,這也不能代表什么,只不過是萬里挑一的巧合罷了。在徐積鍇十三歲的時候,從報紙上了解到父親因空難逝世。徐積鍇本以為這只是媒體的故意炒作,誰知,他從母親的口中得知這一切都是事實。

父親居然真的去世了,這讓徐積鍇心中思緒萬千。盡管對這位素未謀面的父親沒有什么印象甚至毫無感情,但是血濃于水,徐積鍇還是為了父親的猝然離世感到一絲悲傷。
不愛文學愛理科,如今已是101歲高齡
徐積鍇自父親離世后,便奮發(fā)學習起來。在上個世紀四十年代,徐積鍇以格外優(yōu)異的成績被哥倫比亞大學錄取,不同于對文學頗有天賦的父親,徐積鍇選擇了土木工程專業(yè)。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比起手握筆桿,他更喜歡計算數(shù)據(jù)。
在哥倫比亞留學的這幾年時光中,徐積鍇結(jié)識了父親的好友胡適、顧維鈞等人。這也使得徐積鍇對父親徐志摩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也對父親的形象稍有改觀,父親的印象漸漸豐滿了起來。徐積鍇對其不再是深惡痛絕,而是更加客觀的了解父親。
在愛情方面,徐積鍇與父親徐志摩可以說是天壤之別。不同于徐志摩的風流浪漫,徐積鍇對待愛情可以說是格外的專一。在將女友帶回中國,介紹給母親后,徐積鍇便與她飛快結(jié)婚。婚后,徐積鍇也沒有拈花惹草,四處留情,反而一心一意愛著妻子,一生一世一雙人,對待孩子們也是悉心照顧。

徐積鍇這一切的所作所為,仿佛是在彌補自己的童年缺憾。正是因為在童年缺少了來自父親的關愛,徐積鍇才會格外希望成為一名認真負責的好父親。在外他是功成名就、身家百萬的富商,在家他是關愛妻子、疼愛孩子的好丈夫、好父親。在如今,徐積鍇已經(jīng)整整101歲了,但是在采訪中看來,他依然身體健康,談吐清晰,面色紅潤,全然不似上百歲的老人。
徐積鍇對父親徐志摩一直懷有復雜的情感,盡管對父親拋家棄子,對自己毫無關心而感到憤憤不平。但是他同時也對父親的才高八斗、出眾的文學天賦感到深深的敬佩。如今101歲的他在回想起父親時依舊是感慨萬分。
發(fā)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