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正月初四“接神日”,“扔窮日”,不能不告訴孩子這些習俗哦

正月初四,又稱“羊日”。
經(jīng)過了大年初一的相互拜年,大年初二、初三的回娘家、走親訪友,轉(zhuǎn)眼就來到了大年初四,漢族民間迎神的日子。
羊古意與“祥”相,故常說的“三羊(陽)開泰”乃是吉祥的象征。
這一天人們一般不出門,守在家中迎接吉祥,迎接神明再度下凡。
其實,對于我們每個準備開工的“社畜”來講,可以不在意這一年俗,但不妨讓自己在家里休整一天,把心靜下來,認認真真的盤算一下新一年的計劃,給自己定個小目標。

正月初四“迎羊日”
傳統(tǒng)的看法,正月初一為雞日,初二為狗日,初三為豬日,初四為羊日,初五為牛日,初六為馬日,初七為人日。
這與傳說中的女媧創(chuàng)造萬物生靈時,先造六畜后造人有關(guān)。所以,初一到初六的六畜之日,就是按照女媧造萬物的順序排列的。
正月初四為“羊日”。羊即“祥”,常常成為祭祀典禮的重物。
什么樣的羊最適合獻祭呢?壯碩的、毛皮光亮的,“大羊”組成了“美”。

正月初四“接神日”
還記得年前的“祭灶”嗎?當時送走了灶神去天宮“復命”,如今正月初四,則要迎接神明再度下凡來到人間。因此,正月初四也為“接神日”。
自古有“送神早,接神遲”之說,所謂送神要一大清早就開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不遲。
正月初四子夜,備好祭牲、糕果、香燭等物,并鳴鑼擊鼓焚香禮拜,虔誠恭恭敬財神。
因為正月初五是傳說中的財神誕辰,為爭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搶路頭”,又稱“接財神”。凡接財神須供羊頭與鯉魚,供羊頭有“吉祥”之意,供鯉魚是圖“魚”與“余”諧音,討個吉利。
古人過年,是不是格外有意思?

正月初四“接五路”
接五路,本指接五路行神,后來演變成接五路財神。
古時,商家春節(jié)休假后,一般都在初四晚上接請五路財神,初五開市,以圖吉利。
接五路須主人帶上香燭分別到東、西、南、北、中五個方向的財神堂去請接。大家滿懷發(fā)財?shù)南M,但愿財神爺能把金銀財寶帶來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發(fā)大富。

正月初四“扔窮日”
在傳統(tǒng)習俗中,大年初一初二,不動掃把不掃地,也不倒垃圾。到了初三掃把日,為了屋里干凈,一般是把室內(nèi)垃圾掃到一起,多數(shù)都沒有把垃圾倒掉。
到了初四,就要徹底清理一遍了。把家里室內(nèi)室外仔細清掃一遍,打掃的干干凈凈。并要把垃圾統(tǒng)統(tǒng)清理到外面,這就是民間傳統(tǒng)習俗“扔窮”。
“扔窮”,就是把家里陳舊的、破爛的、貧窮的東西全部扔掉,迎接富裕美滿的一年。寓意除舊迎新,去窮迎富,生活幸福美滿。

“年”是國人心中的一份情懷;“過年”如今越來越成為一種傳承。過年過的是團圓,過年過的是祝愿,過年過的是沉淀與總結(jié),過年過的是忙碌與啟航。
最后,有感于今天看到的一段話。
發(fā)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