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六,六六大順!老人說:“初六六件事,順利一整年”,有哪六件?
農歷正月初六又稱“馬日”“送窮日”,是中國最為傳統(tǒng)的節(jié)日之一,尤其在唐朝最為盛行。也是我國民間比較有特色的歲時風俗。傳說,女媧娘娘在創(chuàng)造萬物生靈的時候,首先創(chuàng)造了“六畜”,然后再造人類。
初一為雞日,初二為狗日,初三為豬日,初四為羊日,初五為牛日,初六為馬日,初七為人日。
大年初六到了,老人說:“ 初六六件事,順利一整年”,這天需要做哪些事情呢?

第一件事:開業(yè)
商人開市,正月初六,寓意六六大順,正是開市的好日子。在這一天,開市的商家,都要貼上“萬事亨通,開業(yè)大吉”之類的吉祥語,然后點燈籠、放鞭炮、擺禮花,寓意在新的一年,生意會更加的紅紅火火。而在開市當天,如果有顧客要扯皮,大家一定不要和顧客發(fā)生矛盾,盡量按照顧客的要求去做,因為開業(yè)當天扯皮是大忌,會導致在新的一年里,生意越來越差。
農民下田備春耕,正月初六是馬日,宜下田備春耕,把窮氣送出門。在正月初六,城里人會忙著開業(yè),而鄉(xiāng)里人會忙著開始耕田。因為此時起,把田耕出來,然后經過太陽的暴曬,在春天種植各種農作物時,不僅不會有蟲害,而且還能使農作物長得更茂盛,從而使收成更好。
第二件事:吃桔子
在初六這天,大家一定要吃一個桔子,因為桔子的諧音是“吉子”,在這一天吃桔子,寓意我們開業(yè)大吉,在新的一年里,不僅生意更紅火,而且家人也會大吉大利。
第三件事:要節(jié)儉、 忌浪費。
勤儉持家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正月初六,如果要招待客人,請不要浪費,初六因為要送窮神,所以忌浪費,如果新的一年開頭就浪費,那么寓意一年也不會有好的收成。
第四件事:吃面條。
一般初一到初五不吃面條,初六是一年中第一次吃面條,寓意新的一年順順利利。古時候人們會在初六這一天做一碗有肉的寬面,寓意新的一年有湯有水,富足有余,不受窮,不挨餓。同時,吃面條寓意以后的日子過得長長久久,順順溜溜。
第五件事:啃豬蹄或驢打滾。
正月初六有些地方有啃豬蹄的習俗,寓意發(fā)財?shù)男∈,吃豬蹄新年會發(fā)財走好運。
驢打滾,是中國東北地區(qū)、老北京和天津市傳統(tǒng)小吃之一。驢打滾 代表財源滾滾,寓意把窮鬼踢走。

第六件事:大掃除。
有的地方在初五大掃除,初五如果沒有顧得上,初六仍然可以做一下房間清理。過年的垃圾扔出去,寓意扔掉窮苦,扔掉過去的包袱和不好的物件,希望新的一年里不受窮苦,幸福美滿。初六這天要把家里里里外外打掃干凈,因為本身初七或者初八也要恢復工作,所以初六這天除舊迎新。讓家里煥然一新,新年大吉大利,百事亨通。
結語:我國地大物博,自古就有“ 三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的說法,春節(jié)期間,可能各地的風俗習慣不太一樣。但是,歸納起來,都是表達了人們對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都有吉祥如意,順利平安的寓意。
發(fā)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