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霜降

晨讀美文
氣肅而凝,露結(jié)為霜
今日霜降
今日
2025年10月23日11點50分39秒
乙巳蛇年九月初三
迎來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十八個節(jié)氣
——霜降

從今天起,氣肅而凝,露結(jié)為霜,秋天漸漸遠去,冬天也悄悄來臨。
霜降后,草木褪盡蕪雜,帶來了山明水凈的清歡;谷物經(jīng)歷風(fēng)霜,交出了碩果累累的答卷。
伴隨著寒冷,秋走到了盡頭,但這沒什么好可惜的。
正如天地失去了喧鬧,卻得到了最沉靜的時光;我們告別了一季的秋,卻迎來了生命最成熟的時光。
正如人生一樣,一程有一程的失去,一程有一程的所得。

- 霜降由來 -
關(guān)于霜降,古時有一個動人的傳說:
這一天,掌管霜雪的青女會下凡,在青要山中部頂峰上手撫七弦琴,清音徐出,霜花也隨琴音飄然而下,灑在大地上,滌蕩世間的一切不潔。

- 霜降三侯 -
一候:豺乃祭獸
霜降一到,豺狗會將捕獲到的獵物先陳列祭天再食用,以示回報。

二候:草木黃落
時臨深秋,草木黃落露成霜,是凋零的季節(jié)了。

三候:蜇蟲咸俯。
連蜇蟲也準備進入冬眠,潛藏起來。

- 霜降習(xí)俗 -
賞芙蓉
霜降,是木芙蓉怒放的時候,因為是從冰霜中生發(fā)的花,人們便把它稱為“拒霜花”。
木芙蓉的生命只有一日,可它卻能一天三變色。早晨粉白,中午艷紅,傍晚紫紅,猶如美人醉酒。
正如人生,雖然短暫,但只要在有限的時間里努力綻放,開盡自己的色彩,其實也沒什么可遺憾的了。

吃柿子
俗話說:“霜降吃燈柿,不會流鼻涕!
民間認為霜降吃柿子,冬天就不會感冒、流鼻涕,所以在南方,很多地區(qū)都有霜降吃柿子的習(xí)俗。

宜進補
霜降時節(jié),天氣越發(fā)寒冷,民間食俗也非常有特色,有“煲羊肉”、“煲羊頭”、“迎霜兔肉”的食俗。
俗話說吃啥補啥,醫(yī)書上也有加“四珍”、“八珍”的補藥煲羊肉。在寒冷的天氣,喝上一碗熱氣騰騰的進補湯,人間絕味也不過如此了。

- 霜降養(yǎng)生-
民間諺語講:“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可見霜降這天的食補跟預(yù)防,有多么重要。
此時養(yǎng)生,要配合飲食,謹防三秋。

第一防:防秋燥
霜降的氣候,早晚較涼,中午較熱,晝夜溫差大,秋燥也更為明顯。
此時容易出現(xiàn)口干、唇干、咽干以及皮膚干燥等現(xiàn)象,要做好保濕,多喝熱水。
飲食方面可以多食用滋陰潤燥的食物,如蘋果、銀耳、青菜、芝麻等。

第二防:防秋郁
俗話說“霜降殺百草”,霜降過后,不僅樹葉枯黃敗落,其他的植物也漸漸失去生機,陷入沉睡,大地一片蕭索。
觸景生情,人也難免產(chǎn)生悵然若失的感覺,此時應(yīng)保持情緒平和積極,做一些有益身心的運動。
飲食方面加一些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雞蛋、羊肉和豆類等。

第三防:防秋寒
霜降是秋冬氣候的轉(zhuǎn)折點,也是陽氣從收到藏的過度。
此時天氣不如冬天般寒冷,但也比尋常秋日更有涼意。
早晚增添衣物,尤其上了年紀的人,為防止老寒腿、骨骼病,此時更應(yīng)該御寒保暖。

- 霜降詩詞 -
《山行》
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霜打紅葉后的秋色之美,表現(xiàn)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一種英爽峻拔之氣拂過筆端。這是一首秋色的贊歌,展現(xiàn)的是一幅動人的山林秋色圖。

《商去早行》
唐•溫庭筠
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xiāng)。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這首詩之所以為人們所傳誦,是因為它通過鮮明的藝術(shù)形象,真切地反映了封建社會里一般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

《歲晚》
唐·白居易
霜降水返壑,風(fēng)落木歸山。
冉冉歲將宴,物皆復(fù)本源。
何此南遷客,五年獨未還。
命屯分已定,日久心彌安。
亦嘗心與口,靜念私自言。
去國固非樂,歸鄉(xiāng)未必歡。
何須自生苦,舍易求其難。
秋天萬物肅殺的景象本來就容易使人悲傷,而霜降時節(jié)天氣又更是驟冷,對于去國懷鄉(xiāng)的人來說本來就傷感,更何況像詩人白居易這樣有過起伏沉落的人生閱歷的人。在這首詩里,詩人的心境似和這霜降的節(jié)令一樣到了暮年,覺得命運已定、無需多言,與寒冷的天氣相對應(yīng)的,是作者心灰意冷的人生態(tài)度。

《泊舟盱眙》
唐·韋建
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
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
平沙依雁宿,候館聽雞鳴。
鄉(xiāng)國云霄外,誰堪羈旅情。
深秋冷清而蕭瑟,潮水在河岸上蔓延,月光如雪,籠罩著平沙落雁、旅館雞鳴。而產(chǎn)生這種冷清蕭瑟之情的原因,正是這濃厚的思鄉(xiāng)之情。

《列岫亭》
宋·江定齋
倚檻窮雙目,疏林出遠村。
秋深山有骨,霜降水無痕。
天地供吟思,煙霞入醉魂。
回頭云破處,新月報黃昏。
霜降時節(jié)的深秋山景。倚欄遠眺,可以看到村外的疏林,秋氣漸深,使秋天的山也多了一份蒼健之氣,江上水淺。詩人感覺到天地?zé)熛寂c其融為一體,,驀然回首,時間卻已是新月黃昏。

《霜降前四日頗寒》
宋·陸游
草木初黃落,風(fēng)云屢闔開。
兒童鋤麥罷,鄰里賽神回。
鷹擊喜霜近,鸛鳴知雨來。
盛衰君勿嘆,已有復(fù)燃灰。
霜降前后,氣溫驟降,雖未到隆冬,但已經(jīng)是寒氣逼人了,所以詩人才有了“頗寒”的感嘆。此時,草木凋零,風(fēng)云變幻,天地之間一派蕭索。但詩人卻并不悲觀,盛衰是自然規(guī)律,有衰敗自然會有“復(fù)燃”的時候。

《水調(diào)歌頭·霜降碧天靜》
宋·葉夢得
霜降碧天靜,秋事促西風(fēng)。
寒聲隱地,初聽中夜入梧桐。
起瞰高城回望,寥落關(guān)河千里,
一醉與君同。
疊鼓鬧清曉,飛騎引雕弓。
歲將晚,客爭笑,問衰翁。
平生豪氣安在,沈領(lǐng)為誰雄。
何似當(dāng)筵虎士,揮手弦聲響處,
雙雁落遙空。
老矣真堪愧,回首望云中。
深秋的寒夜,一位六七十歲的老人,帶病登城巡視,回望中原那一大片被金人奪去的土地,不能收復(fù),南宋小朝廷也岌岌可危,他的心情沉重而且惆悵。

《八聲甘州》
宋•柳永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
漸霜風(fēng)凄緊,關(guān)河冷落,殘照當(dāng)樓。
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
唯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xiāng)渺邈,歸思難收。
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妝樓颙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
爭知我,倚欄桿處,正恁凝愁!
在秋風(fēng)凄緊的霜降時節(jié)登高臨遠,滿目山河零落,萬物蕭疏,不由得勾起思鄉(xiāng)懷人的愁情。這種愁情卻無人可與訴知,更令人傷感悲戚。全詞意境舒闊高遠,氣魄沉雄清勁;寫景層次清晰有序,抒情淋漓盡致,語言凝練,氣韻精妙。

- 霜降寄語 -
霜降是秋的盡頭,回望來時的路,秋,著實熱熱烈烈了一番,紅紅火火了一季。
如今,樹葉辭了高枝,山野別了林紅,一切醞釀著冬的寧靜,不免令人感懷,季節(jié)變換時,時光逝去,秋日短暫。

隨著最后一片落葉歸根,隨著最后一枚碩果收藏,一歲榮辱,到此終結(jié)。
讓我們平靜地送走昨天,欣喜地迎接明天,心懷暖意,從容前行。
生命終有所得,終會迎來一生中最曼妙的風(fēng)景,就如秋葉一般,短暫生長亦有滋有味,泛黃凋零也滋養(yǎng)萬物。

日漸肅殺苦寒,故有幾愿:
一愿諸君且珍重,早晚清寒勤添衣;
二愿諸君且舒懷,敬往事一杯酒,悲歡如塵不回頭;
三愿諸君且寬心,人生處處有美景,活在當(dāng)下,不留遺憾。
今日霜降,風(fēng)冷霜重,愿你優(yōu)雅向晚,愿你從容向寒!







發(fā)表評論 評論 (3 個評論)